第48节:第二次改革(4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4)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再就业的需求不适应。近年来,尽管国家和各地区加强了对公共就业的支持力度,但进展缓慢,从数量和质量上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截止2008年,技工学校仅3075个,就业训练中心3019个,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1万个,比上年都有所减少。根据零点公司2006年对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的调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48.5%)认为,在他们所在的地区找不到能为他们介绍工作或提供就业信息的机构;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所在地区的培训太少;约25%的被调查者对他们接受的就业培训不满意。零点调查:《公众满意度低敲响就业服务警钟》,《职业》,2007年第4期。

  就业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大。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培训机构接受就业培训人员人均财政补助经费最多,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零点调查公司的调查,超过2/3的被调查农民指出,他们所在的地区没有任何就业服务机构;接近2/3的被调查农民认为,农村的就业培训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零点调查:《公众满意度低敲响就业服务警钟》,《职业》,2007年第4期。

  3.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加快推进就业体制改革

  (1)构建发展型的劳动就业体制。立足于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建立发展型的劳动就业体制。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相结合,形成有助于扩展就业机会的经济结构和体制机制。解决就业压力问题,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机会的扩展密切结合起来,形成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有助于发挥我国人口资源优势的经济结构。

  ——适应发展方式转型,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目前的就业压力一定程度上是结构性问题,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需要结合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对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需求,增加投入力度,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其就业能力。同时,注重形成灵活多样的就业和创业促进机制,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平等的就业体制。城乡二元的劳动就业体制不利于形成有助于充分就业的格局,也有违社会公平公正。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人力资本战略,必须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作为重要内容。逐步实现城乡就业体制一体化,包括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平台、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管理制度、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体系,等等。尤其是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的制度覆盖范围,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保障,推进农民工的产业工人化。清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限制,全面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

  ——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角度,对劳动者进行赋权,保护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根据有关法规,加强劳动者参与集体协商谈判的相关制度建设,增强其行动能力。通过积极发挥工会作用,规范劳资关系,在微观上调整初次分配结构,形成有助于增加劳动者收入的体制机制。

  (2)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充分就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保障。鉴于就业压力的持续存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应当作为下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需要发挥政府在就业服务中的主导性作用,加大公共就业服务投入力度,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主要内容包括: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提供体制保障,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平台,等等。

  二、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刺激和扩大13亿人的消费需求,形成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增长结构,需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不仅要注重微观上劳资关系调节等,更重要的是宏观上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入手,对初次分配中的国家、企业、居民收入份额做实质性改变,扭转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趋势,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和财富存量,为扩大内需奠定制度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8902.html

更多阅读

第72节:第二次改革(72)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3)在采取各种措施保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体制改革。稳定和扩大就业,重要的是在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更加适合创造就业机会的体制机制,改善就业环境。  四、加强改革的综合协

第71节:第二次改革(71)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相结合  财政支出政策调整要与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相结合,增量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要与税收体制改

第70节:第二次改革(70)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1)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体制的内在矛盾。过去几年,针对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但由于宏观体制尚未理顺,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财政体制、货币政策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

第69节:第二次改革(69)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当中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

第68节:第二次改革(68)

系列专题:《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第二次改革》  (2)强化行政问责制。建立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问责办法,制定具体规则,规范问责程序,确保各级政府和官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可问责。加

声明:《第48节:第二次改革(48)》为网友愿时光待你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