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症 2014“大电影时代”警惕资本躁动症



     尽管大导演冯小刚的贺岁剧《私人订制》上映以来恶评不少,但华谊兄弟(300027.SZ)似乎并不担心。其股价依然坚挺,市场对影片的票房预期仍在10亿级别。在2013年并购手游、电视剧公司之后,华谊“王氏兄弟”逢高减持的消息不断,资金净流出达到4.45亿元,然而,机构和个人资本仍在华谊的资本市场加码,华谊兄弟股价依然稳步上扬。

  “并购”不仅仅是华谊兄弟2013年的关键词,同样是影视传媒行业的重点词。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影视传媒业共发生并购事件超过30起,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广告、游戏等子行业,累计资金超过400亿元。私募、银行、地产商、PE各路资本疯狂涌入电视电影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新丽传媒、小马奔腾、乐视影业等都公布过估值,部分还经历过IPO受阻。尽管如此,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空前,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并购还将呈上扬势头,而资本将持续躁动。

  电影“疯狂”

 躁动症 2014“大电影时代”警惕资本躁动症
  用赌博比喻电影投资一点儿都不过分,而用“疯狂”来形容2013年电影投资的热度一点儿也不夸张。银行、信托、PE、政府、上市公司、民营资本投资、电影项目股权融资、众筹融资等都纷纷投身到电影投资洪流中。恒大集团投资的《天台爱情》一举打破歌舞电影国内最高票房,而万达院线也会继续向制作方面转型。

  在2013年,《小时代》在制作、发行链条上的投资融资方都出现了银行的身影。业内人士称南京银行总计向乐视影业投放封闭式项目贷款6995万元。而除了南京银行,不少城市商业银行也已经盯上并介入电影融资。资本青睐该行业的原因之一是票房喜人。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就已超过百亿大关。而像《天机·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以及《小时代》等影片票房不仅轻松过亿,还让投资方赚个盆满钵满。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影视行业资本并购重组频发,但几乎都是民营资本在活跃。2013年年底,影视行业出现新趋势,国有资本首次注入影视行业。曾投资拍摄并成功运作《画皮》《锦衣卫》《叶问1》系列等多部大片的原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更名仪式,正式宣布由北京市国资公司注资,在原有基础上组建了国盛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正式宣告国有资本进军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格局开始形成。

  “事实上,现在已经没有‘好片’‘烂片’之分,只有‘卖座’与‘不卖座’之分。说实话《小时代》也不是我的菜,但它是15~2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的菜,我们只要找准市场精准营销,自然就有票房。”乐视影业CEO张昭表示。他认为,“好”这个概念变得非常个性化,这就是互联网模式带来的一种生机。线上是“类长尾”市场,影院是一个“快消品”市场,大片上映三个星期就下线了,所以互联网上生命周期将被拉长。

  并购“躁动”

  在2013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以及乐视网都并购了以内容输出为主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沪深两市共发生55起并购事件,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广告、游戏等子行业,累计资金超过400亿元。中南传媒、中文传媒、凤凰传媒等计划并购电影、游戏、互联网公司,打造更完整的传媒产业链。而华谊兄弟、蓝色光标、华策影视等公司在继续并购国内优质标的的同时,也有意“走出去”,收购海外传媒公司。

  相较于游戏、影视等热门行业,传媒行业尽管并不抢眼,但有上海解放、文新两大报业集团重组,中南传媒、大地传媒、博瑞传媒等全产业链布局等重大事件,十起案例涉及109.91亿元。

  事实上,影视传媒行业的大并购将是2014年的趋势。与西方国家的发展类似,综合的文化娱乐集团将日益增多,文化产业的横向和纵向整合也会日益多样化。业内人士预测:至少在未来五年里,传媒公司之间的并购还将处于高潮期。

  而影视行业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华谊兄弟,华谊兄弟在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三次并购,虽然加入网络游戏板块,但在业内看来,其并购板块还未能和影视文化资源形成战略协同,属于“贴金”效应。而其他影视公司的布局也还仅仅停留在争抢资源的缠斗中。

  “要看并购是为了什么,为了加强内容还是渠道建设?不少公司持续并购的思路在于拉抬股价。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未来6个月内并购越多,股价越会涨。这样企业就可以用股民的钱再去并购其他企业。”深创投华北大区总经理刘纲表示。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中小板股价呈现下跌趋势说明市场对其预期有分歧。值得注意的是类似PPTV、新丽传媒、小马奔腾、长城影视都递交过上市申请,然而由于此前IPO之路受阻,众多拟上市公司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一是借壳上市,二是被已上市公司收购,变相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如今,IPO开闸在即,新政对借壳上市的条件进行了重新规定,从与IPO标准“趋同”变成“等同”,这就意味着证监会对借壳上市有着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但业内人士指出,这并不会影响国内影视传媒企业的并购热潮,开放整个资本市场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优势还会转头向上。

  二三线“掘金”

  是否还记得2013年贺岁档,吴彦祖一人横扫多个城市宣传《控制》,张家辉带着《扫毒》席卷杭州,刘德华穿“军大衣”款式羽绒服走上《风暴》沈阳首映红地毯,引领时尚潮流。 以前“北上广”是电影贺岁档宣传的阵地,但如今,大片宣传纷纷跳出大城市而“沉入”二三线城市。

  如今二三线城市的庞大票房优势正逐渐凸显。在2013年,二三线城市就为中国电影票房贡献了近七成,企业转移宣传阵地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宣传向二三线城市倾斜后,影片的排片和票房占比也在悄悄改变,一线城市独领风骚的局面已是过去时。以《控制》为例,该片排片集中于二三线城市,43.9%的排片比远超一线37%的排片比。

  在细分市场上,不同地方的观众对于影片的口味偏好愈发不同。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进口片更有市场,而广州对港产片需求明显超过北京、上海,二三线城市居民则更爱看接地气的国产片。

  事实上,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日趋火热,再加上一线城市租金暴涨,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二三线城市建设影院。据悉,2012年国内新增的3832块银幕中,其中就有六成约2000多块银幕建在二三线和县级城市,到了2013年底,全国银幕数突破18000块,其中仍以二三线城市增长最快。

  在题材和故事上,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电影公司将打造更接近于内地文化的环境,更适合“小城青年”观看的电影。以2013年几部话题之作为例,《小时代》在二三线城市中平均每日总票房比例高达70%~80%;《天机·富春山居图》上映后一线城市排片量下滑得厉害,二三线城市却依然坚挺,最终二三线贡献了70%的票房。

  而从院线角度,万达院线一直稳居票房排行老大的位置,万达表示将继续布局二三线重点城市,以省会城市、沿海等发达城市为主逐渐向中小城市渗透;而大地院线则选择从珠三角、长三角的二三线中小城市和发达乡镇着手,一步步激活二级市场。博纳旗下影院表示未来的扩张也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如今二三线的“掘金”之旅还在继续,比如保利院线、万达院线、橙天嘉禾院线、星美院线这四大院线在二三线城市新建的影院数量合计将超过100家。而华谊兄弟也频频掘金二三线城市,其旗下影院将覆盖合肥、哈尔滨、咸宁等二三线城市。

  未来五年电影行业的战略机遇在哪里?电影本身是生活的环节,我们这么多年把电影的娱乐价值从生活内容中剥离出来,现在要做的事情是通过互联网把电影还给生活。国产电影的真正商机是社交化。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未来6个月内会出现并购越多股价越涨的现象。

  未来在电影内容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门槛,郭敬明的成功已经说明了一切:一个天才作家,一个导演,一个剧本就可以拍出一部电影。

  再过十年,资本的要求会让电影从一个行业变成另一个产业,到那个时候电影产业将完全颠覆你的世界观。

  电影行业就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一部分,预计未来热点在于整个院线产业会有大的并购动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33.html

更多阅读

#《龟兔再跑》大电影# 龟兔再跑 电影

#《龟兔再跑》大电影#2014年最瞩目的比赛盛事——《龟兔再跑》,将于今年9月6日中秋佳节在全国院线上映,你又怎能错过这场延续数千年的经典赛事呢?我们的口号——“中秋萌动画,一起萌萌哒!”http://t.cn/RP0dEee

喜洋洋与灰太狼大电影3 喜洋洋与灰太狼歌词

有一天,我和妈妈,爸爸出去散步,我们回来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张喜洋洋与灰太狼大电影3的碟子,我高兴的跑回了家,没有换鞋就进了卧室,马上打开EVD看了起来,里面讲的是兔年顶呱呱的故事,我看的津津有味,边看边笑。当我看了还不到一半的时候,

大数据时代pdf下载 大数据时代txt下载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本书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拥有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的经历,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布了

声明:《躁动症 2014“大电影时代”警惕资本躁动症》为网友清尊素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