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15)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人质危机

  假如你是某国总统。

  一群暴徒挟持了一所学校的600名师生,向你提出了一系列无理要求,如果不答应就杀害全部人质。

  你当然不会答应恐怖分子的要求,因为这可能会招来无尽的要挟。你只能出奇制胜了。

  现在有两个备选方案来化解这场危机:

  A方案:会有200人获救。

  B方案:会有33%概率所有人都获救,67%概率所有人都被害。

  试问,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在这个实验中,更多的被试者选择了A方案。这两个方案的“数学期望值”其实是一样的。

 第18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15)
  框架效应

  接着,让我们再看另外两个人质解救方案。

  C方案:600人中会有400人死去。

  D方案:33%的概率没有人死亡,67%的概率所有人都会死亡。

  这个实验中,更多的被试者选择了D方案。

  这其实只是个文字游戏,把相同的方案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

  A方案和B方案属于积极描述,C方案和D方案属于消极描述。

  不同语境下,人们的风险偏好发生了逆转。

  当用存活的人数来描述计划时,对于大家来说能救活师生是“收益”,生命如此重要,能存活多少是多少,会因风险厌恶而选择A方案。

  当用死亡来描述同样的事件时,大家就感觉到这是“损失”,谁也不希望眼睁睁地看着400人牺牲,这时人们倾向于风险喜好,从而会接受赌一把的计划。

  对此,特韦斯基和卡尼曼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框架”是由提问题的形式(语意),以及社会风俗、决策者的性格所决定的。不同的提问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辞令表达,固然属于“术”的范畴,但它带给听者的心理冲击是明显不同的。

  粗略而言,框架效应可称为语意效应,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语意效应十分明显。

  延伸阅读

  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117.html

更多阅读

第51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8)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沃伦?巴菲特  口说笔写的哀痛文字,最令人伤心断肠的,莫过于“早知如此”!  ——约翰?惠特曼  每一天,张三都走同一条路回家。  某

第50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7)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这种学术风气,促使雅各布开始留意概率问题。雅各布和牛顿生活在同一时代,他有着贝努利家族传统的自负心态,他认为自己和牛顿不相上下。1703年,雅各布?贝努利率先提出了如何从样本中发现

第49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6)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许多将军都劝狄青不要这样做,狄青坚持。当他把100枚铜钱扔到地上时,众将士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奇迹发生了,100枚铜钱全正面朝上。于是,士气大振。  狄青令人将100枚铜钱钉在地上,派重兵

第48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5)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尼古拉斯:假设硬币是绝对公平的。连续抛出99次,每次都得到正面。我下一次得到反面的概率有多大?  约翰博士:“超简单!当然是50%,因为你假设硬币是绝对公平的。”  尼古拉斯:“汤尼,你认

第47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4)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如果一个人的账户买了一只涨的股票,他对股神阿猫就会更加信赖,甚至还会追加投资。  假如碰到一个大牛市,大部分时间里,大部分股票上涨概率大大超过下跌。因此,股神大哥的这种模式是非

声明:《第18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15)》为网友扶摇直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