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谁承担了道德风险?



在经济学当中,保险业经常被用来作为讲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之类的问题的例子。“道德风险”通常指“经济活动者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有意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简言之就是一种主观故意的“损人利己”。

经济学原本是认同道德风险是无处不在而且是双向的,然而经济学书本上举出的例子在不否认其广泛存在的同时,基本上是默认厂商一方承担了源自居民道德缺失而形成的道德风险。例如参加人寿保险的投保人隐瞒自己的健康实情、投保人放任事件发生的不作为、投保人隐瞒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贷款人逃废银行债务、刻意制造交通肇事来骗保等等。几乎所有的案例都是谈论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买方”的道德风险,你很难看到来自于厂商一方的道德风险的案例。

为了规避道德风险,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措施,例如加强对居民户的法制教育;例如提高金融保险行业的风险意识和增强其防范机制;例如由银行系统对全民采取信用评价建立信用档案等等。显然这种措施的提出是在默认这种道德风险主要是来自居民一方从而危害厂商一方的前提下提出的,目标在于为厂商规避道德风险而出主意想办法。

当前保险业方兴未艾,但是在保险业的兴旺发达过程中,究竟谁被保了险?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究竟谁承担了更多的道德风险?居民一方真的是道德风险的制造者而厂商一方是风险的承担者吗?

其实,保险业只是保了自己的险。现实当中,保险业的合同条款的“精心”设计,不仅仅使得保险业不会面临丝毫的道德风险,恰恰相反,是参保的人如今面临着来自保险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参保不仅仅没有被保险反而要冒很多金钱损失的风险。极其复杂的保险合同条款让参保人如坠雨雾,复杂晦涩的合同条文把参保变成了上当受骗,甚至根本就无意让参保人得知完全信息,在保险推销员巧舌如簧地蛊惑之下,稀里糊涂地购买了感觉似乎不错的险种,其实这些险种的设计都是对保险公司非常“保险”的,而风险更多地是留给了参保人。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谁承担了道德风险?

原来听说过地方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勾结瓜分汽车交强险的事情。最近大大小小的保险公司以及航空售票机构随机票出售假的航空人身保险的事情被不断揭露出来,让人触目惊心。

正因为保险业对自身发展保了很好的险,所以才会有保险业的兴旺发达和长足进步,是广大的参保者用钱养肥了口口声声遭遇着道德风险的保险公司。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认同居民承受了来自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反而会认为这不过是居民偷鸡不着蚀把米。

其实大家都知道,“保险”只是金融业募集资金的一个手法。保费并不是放在保险公司的金库里或者被转存在银行里等着支付赔付的,而是被用以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用保费做投资资本谋求更大的利益。保险公司劝说居民参保和银行鼓励居民储蓄的性质是一模一样毫无二致,都是募集资本用于投资获利,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居民支付利息和理赔。

除了保险公司、基金等金融行业,一般的厂商同样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经常性地做出对居民不利的事情,例如对产品的缺点和副作用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而片面夸大其效用和功能,从而诱使居民入市交易。这种来自厂商危害居民的道德风险几乎是时时处处广泛持久存在的。

 

最近的一则新闻披露,社保基金去年入市一来,亏损了450亿,但是经营社保基金的机构的管理费收入却同期增长了40%。这可以看作是金融企业内部的、来自职业经理人的一种道德风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1866.html

更多阅读

到底是谁杀死了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

文/杨泽林康熙皇帝一生有五十多个子女,雍正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小的时候,康熙并不是很看好这个老四,说他性情不定,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比较的叛逆,冲动,这个断语令年幼的雍正非常的郁闷,因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在当时的大清朝,是绝对的权威,这个断

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

20.水浒传之谜:是谁出卖了杨志?在小说《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着“十万贯”金珠宝贝的生辰纲,半路上被晁盖一伙人抢了。那么,晁盖一伙人,共七个,并没有一个是专业从事情报工作的,他们又怎么会准确无误的认出杨志来呢?他们事先只知道大体的路线

谁杀死了晁盖? 晁盖被谁射死

林冲发动政变,推翻了王伦的腐朽统治,初上梁山的晁盖成了梁山泊第二代领导人。但是好景不长,军权逐渐被宋江把持,曾头市战役是晁盖同志在宋江上山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掌军,却不幸在此战中中箭身亡,凶手是谁?1、当然不是史文恭施耐庵先生

声明:《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谁承担了道德风险?》为网友走过光年的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