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学 社会、组织与人——读《管理大师德鲁克》兼一份管理学宣言



用一本十多万字的书去解读一位写下过三十余本著作的大师,可想而知,这本书里四处充塞着大师睿智、才华横溢乃至惊世骇俗的观点与见解。

——这一切在翻开《管理大师德鲁克》时,我早已有所准备。但直至我阅读完此书的最后一页,我依然惊叹不已:如果仅仅从管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德鲁克,那我们就犯盲人摸象式的错误。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一样,德鲁克所探索的问题早已回归到人类思想所思索的根源——社会、组织与人。然而正如我在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一般,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有效处理这三者之间关系的方式。而社会与组织又是由个体所构成的,于是研究人自然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此看来,管理学与哲学有着殊途同归的意味,或者说管理学原本就是社会哲学的一个支流?

大师的成长历程几乎都是枯燥无味的,无非是出生于某地、受教于某人,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等等。德鲁克也不例外,尽管奇特但也没有什么比其他思想家童年生活更为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他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朱利叶8226;斯塔尔的文章,文章从保守党和爱国者的角度将斯塔尔推崇为20世纪30年代动荡中应该追随的楷模和导师,因此得罪了希特勒法西斯分子,面临被驱逐出境或关押起来的命运。

如果说有什么事件对德鲁克的一生都形成了影响,我认为应该是在英国。那时他在一家小型银行任职,当然,他那颗不甘寂寞的心最终促使他离开了那里。但正是在那个阶段,他几乎每周都要到剑桥大学参加梅纳德8226;8226;凯恩斯的经济研讨会。在参加这些研讨会时,他突然领悟:那些经济学学生感兴趣的是商品的行为,而他感兴趣的则是人的行为。

——正是这一领悟,使这个世界多了一门学问:管理学。

有野心的人总是将眼光放在未来,他们旨在打破旧体制创造新制度,因而我们总是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乌托邦主义。毫无疑问,德鲁克也是一位乌托邦主义者,尽管他在后来否认这一点。正如此书作者所言,德鲁克的杰出之处在于他的社会想象,而这种想象又总是充满了道德和希望。与乌托邦主义空想唯一不同的是他寻求那种既是全新又在情理之中的社会构想,他似乎更希望成为马克思8226;8226;韦伯,或是索尔斯坦8226;8226;凡勃伦。他总是面向未来,而这种未来又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作为一位管理学者,我很想直接进入“德鲁克是如何创就管理学的?”这一问题。但是,耐心是一种美德,想从本质上理解德鲁克,我就不能跳过作为政治学者的他。也许脱离了政治学研究,德鲁克将很难成为现今的德鲁克。

《经济人的末日》、《工业人的未来》这两部著作为德鲁克在政治学领域树立了声望。在这两本著作中,他思考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经济人的末日是否就是工业人的未来?

德鲁克善于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总是带有强烈的现实性,而他的解决方案则具有超乎寻常的想像性空间。身处二战期间的他焦虑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身处一个什么也不是的世界,没有一个符合我们新现实的概念。——经济人已经寿终正寝,工业人正在挣扎着降临人世。——但是工业化的大公司能否给社会带来新的转机?又是否能够建立起新的平等和自由?这些问题才是困扰德鲁克的本质性问题。他从社会的根本构成——个人开始阐述他的观点:地位、功能和合法性。这三者是作为个体的人所必须拥有的,地位代表归属感,功能代表个人角色,合法性则暗示着个体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与年轻时代的马克思一样,德鲁克认识到了以大型工业化企业构成的工业社会依然充满了可恶:工人在社会中不是一个人,而是毫无人情味的高效机器中可以任意替换的一个齿轮。如此看来,地位、功能、合法性这三者都被工业化的繁荣所淹没了。

但是,德鲁克在战争中找到了一丝光明:战争提供了工人应有的社会功能和地位,因为他们感觉到他们在为拯救祖国的命运而付出,这给工人们带来了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是否意味着当工人的工作与崇高的社会目标相结合时,没有人性的装配线就不再那么令人生畏了?无疑,这是德鲁克最具见解的地方。——这也发展到现今管理学所追求的最高境地:信仰驱动,用某个激发人心的目标去驱动员工勇往直前。

可是真正的冲突才刚刚开始,因为战争很快就已经结束。在和平年代里,工业化企业如何处理工人与冷冰冰的流水线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引发了德鲁克的极大兴趣。于是,他觉得“我们正生活在一个由许多组织所构成的社会之中,我必须对它们有所了解。”这个念头使他放弃了在政治学上的声名,与此同时,他跨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上帝总是很公平,在为他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公司概念》是一本纯粹的管理学著作,但它研究的仍然是组织和人,因为管理学根本就离不开这两者。众所周知,这本著作是在通用汽车传奇领导者斯隆的支持下完成的,尽管书中对通用汽车的管理提出了许多反对意见,但通用汽车还是给予德鲁克极大的宽容。无论如何,德鲁克还是对通用汽车公司充满感激和怀念的。这从他后来在著作中多次提到通用汽车公司和斯隆可窥一斑。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两个概念成就了管理学的基点:一是斯隆在通用汽车推行的分权概念;一是人是资源而不是成本。前者已经成为全球企业所共同遵循的经营法则之一。后者则成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复苏的根本原因。但对我更具触动的是他给通用汽车的一项建议:公司应该受到公共利益的影响,应该表现出鲜明的社会责任心。——在一本1945年出版的书籍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不得不令人钦佩。——《公司概念》成了德鲁克最具乌托邦倾向的作品。

接下来,德鲁克开始好好的担任全球最为杰出的管理学大师。我们会发现他不仅从人性的根本上对管理这门学问形成见解,还将从一些具体而细微的角度对管理提出改进。——成为管理学者,天生就注定他只能是个改良主义者。——这是符合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的,在经济逐渐替代政治成为世界的统治者时,改良似乎比革命更具备力量。

“工人要做的是以经理的姿态看待工厂。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从他的职责看到整个企业。”这是德鲁克1950年在《崭新的社会》中写下的一段话。半个世纪后,我们依然将这一观点运用在企业经营中,而且我相信只要企业这种组织存在一天,它们就会继续使用下去。对于工人来说,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离开了组织就无法生产,与此同时,他们就失去地位、功能和尊严。——失业成了最令人担忧的事,成为现实中的一种恐怖。企业用少额的工资维持了稳定。由此看来,企业似乎占据了上风,但这种时光能够维持多久?任何打破平等的状况都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哪怕他是事实也好。

德鲁克的目的似乎要从工业化企业处夺回工人的应得权利,当然,他没有忘记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他认为公司要提升效率就必须灌输给工人一种主人翁责任感,也就是给予工人“管理者”心态,唯有如此,工人们将有更大的耐心去承受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机械式工作。我们都知道这是德鲁克的一厢情愿,市场可以成为管控者,但那控制的是企业,控制的是企业主。一旦工人们获得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再为失业而担忧时,他们将不会继续忍受那些没有一丝人情味的机械式工业。——很快德鲁克将在知识型社会中遭遇这样的问题。

在这时,工人付出的其实是交换,牺牲自身美好的愿望或是愉快的时光,换取了工资和就业的机会。德鲁克强调了责任,他认为每个人都成为管理者时,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责任,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工人都想避免不合适的工作”,——这才是人性的根本。

当问题出现模糊时,或是令人费解时,德鲁克选择了一种聪明的避利法,“我们生活在一个过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应该是模棱两可的。当然,针对企业,他还是提出了一些我认为近乎细致入微的具体方法,如他教导企业主如何确定公司“生病”了:1、当工人觉得提升比工作更重要时;2、更关心如何避免出错,而不是关心如何更大胆地做事;3、关心他人的缺点,而不是发挥别人的优点;4、人际关系比业绩更重要;等等。这些可谓企业经营的起码法则,现在依然散发着光芒。

难道企业经营最终要向宗教转变?——在面对德鲁克提出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时,我隐隐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而这也正是德鲁克后来也拥有的感觉:“个人需要回归到精神价值上来。”看来强调自我价值和责任并不能改变人们固有的对差别的敌意,唯有统一的信仰才是企业管理最好的办法,在同一个信仰下,人与人之间不再存在差异,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这是否又构成了一个新的乌托邦?当超越具体对象进行谈论时,我们总是习惯用构想代替现实,而这些构想也无法真正对人们的生活或是精神构成影响,那么,依靠这些构想,我们只能是一些空想主义者,因此,我们必须回归现实。

德鲁克似乎也发现了自己在构想上走得太远。于是,大约在1954年11月,德鲁克写出了真正奠定其管理学大师地位的《管理实践》,任何对管理学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本伟大的书籍,它影响了以后几乎所有的管理学者。就连德鲁克本人也不时从这本书中吸取营养。正是因为这本书,管理学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此,人们有可能去专门学习管理。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问被创立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人在付出努力和心血。同样,在德鲁克成就管理学之前,也有人在致力于管理学的研究。但任何一门学问的产生又必须需要一位对古今往来融会贯通的大学问家,德鲁克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他肯定的说管理学大部分是他发明的,但他同时也承认“假如因为你不了解某一事物而无法使之再现,那么它实际上还没有被发明,它只是曾经被做过而已。”——事实上,我们知道德鲁克吹了一点小牛,因为他曾经在霍普夫的图书馆里阅读到三本关于管理的书。

在《管理实践》中,他给管理做了一个准确的定义:创造顾客。在这本书里,他不再纠缠于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处理,而是追求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者如何管理。要深入了解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就必须首先明白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与一些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对企业组织的不同看法。知识分子将企业视作一座监狱,而德鲁克认为企业是一个社区;知识分子将企业看作为对人类精神的扼杀,德鲁克却认为是精神的解放。——这两种本质上的认同差异使得德鲁克对未来有着远远超过知识分子的乐观和积极。德鲁克追求的是如何在道德的基础上寻求企业的稳定,而不是拒绝企业的产生。任何过分的自由最终只能以更为束缚的结果收场,因此,我们应该感谢企业的存在。其实,我们知道知识分子只不过是在标新立异而已,他们即便是不在企业内寻求生存,他们也会在别的组织中求发展。——因为,他们不可能满足自身的一切需求。

如果仅仅是辩论组织的价值和意义,《管理实践》是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目标管理和自我管控是他为企业提供的最好解决方案,至今许多人依然认为目标管理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具影响和最重要的概念。当然,最大化的追求目标会导致过程控制的缺失,这一点另一位管理大师戴明曾经不留情面的指出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目标管控系统正是结合了两位大师的见解,从目标和过程进行双重管控。这本书处处都表现了德鲁克想为众多的管理者提供一本教学读本的愿望,结果他也如愿以偿。例如他教导经理们别要以为员工总是不愿意工作的,反之,大多数人如果不工作则会产生精神崩溃。

继《管理实践》之后,德鲁克的写作方向得到了最大化的聚焦,几乎不再从事其他方面的写作,直到晚年他感觉到不再需要管理学方面的研究了,他才开始尝试一些关于未来学的写作,那也是作为他浩瀚的管理学的支点而已。

在《管理实践》中,他曾经承诺他将授予经理们一切有助于提高成效的秘诀,他用《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一书不折不扣的履行了诺言。这是德鲁克的充满自信的巅峰之作,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德鲁克集大成的一部著作。八百多页,几乎每页都充满了真知灼见,我想除了德鲁克再没有别人可以做到了。在书中,他认为是管理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并使社会趋向平等化,“管理的发明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大的事件”。与其他著作一样,德鲁克在这本著作中强调道德感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德鲁克定位成道德型经济学家,这样的定位并不过分。因为,追求组织结构的合法性以及员工的同等性始终是他著作中的核心思想。他不反对追求利益,却反对从不正当的手段中获取利益。他认为经理们要获得高效率就必须唤醒员工的责任心,没有自我责任的员工,企业是不会取得卓越发展的。

在以后的写作中,德鲁克始终将传授知识作为重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可以对照实施的管理者手册。《为成果而管理》则发展成结果定义,成为许多企业所信奉的宗旨。但无论如何,德鲁克总是将企业视作为组织的一种,探索的都是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以及如何创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界。他的管理思想直接影响着社会乃至国家经济的稳定,美国因为采用了他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的策略,避免了孔德拉基夫浪潮的低谷。孔德拉基夫认为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力量是50年的科技创新浪潮,随后将进入长期的经济休眠期。的确,冷战时期的美国出现了多个行业的萎缩,工作机会逐渐开始减少。但是,由于德鲁克主张社会创新,将管理输入中小型企业,兴起了一股令人意外的创业高潮,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使美国经济走除了低谷。

 德鲁克管理学 社会、组织与人——读《管理大师德鲁克》兼一份管理学宣言

这一现象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经济增长阶段,但这种增长是有尽头的。而且已经不会太远,一旦经济增长停滞,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想鼓励创业应该成为我国经济下一个主要主体之一。一旦我国进入了一个创业型社会,我们或许能够应对经济的萎缩周期。

德鲁克的一生似乎都在与自己做斗争,他一面提出问题,一面自己给予答复。在这一问一答中,他解决了管理学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包括一些新时代的问题。当然,他并没有忘记给我们布置一份作业:在未来的知识社会里,当人们不再需要为生存而思考时,企业如何去吸引员工?或者可以说,当人性成了最基本的要求,谁还会去从事冰冷的机械式工作?

德鲁克用他的一生在寻求人、组织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样,我们必须将这一束火把继续点燃下去,管理学其实并非简单的商业管理,或是企业内部的运营问题,只不过通过企业更容易展示管理观念的用途。

作为管理学者,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从事的是如何在组织中创造绝对的平等和相对的自由,这才是我们终身值得追求的目标。在此书的最后,作者回顾了德鲁克年轻时与父亲拜访熊彼得时,这位经济学大师对德鲁克的父亲说了一段话,令他终身难忘。“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伟大的经济学家在八天后辞世而去。德鲁克信奉着这句话,他已经做到了,现在,火炬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上,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在整本传记中,德鲁克似乎总是以一位先知身份出现的,先知总是承受着太多的压力,稍有不慎将引来杀身之祸。然而德鲁克是幸运的,他的预测总是得到事实的呼应。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又只能是一位痛苦的先知,往往许多他并不愿意见到的未来总是会在他眼前出现,难怪一些先知在知晓未来后宁愿选择死亡。当然,德鲁克担任的绝不仅仅是先知,先知只能知晓而无法改变,德鲁克却用他的思想在改变未来的世界,尽管世界依然没有想像中美好,但也不至于像原本应该的那样坏,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

邵雨

2007-9-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2774.html

更多阅读

黄帝、炎帝与蚩尤 蚩尤是炎帝的孙子

黄帝、炎帝与蚩尤《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长于姬水,故有“姬”姓之称。黄帝其父为古有熊国国王少典,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

与人乐队——《新十字军军歌》 十字军之王2新手开局

这首歌有必要说一说。与人还是什么都敢写啊,枪头一转,又涉足国际政治领域,关心起美国霸权和阿拉伯兄弟的民族复兴起来。要说一般的摇滚客嘛,总体上激情与真诚不缺,但能否有犀利的观察和批判则真正体验内功。这首《新十字军军歌》既然

声明:《德鲁克管理学 社会、组织与人——读《管理大师德鲁克》兼一份管理学宣言》为网友自尊自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