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迷津 近义词 《成败巨人》第二章为史玉柱东山再起指点迷津(2)



巨人的问题绝不是"资金短缺"那么简单。所有破产的企业在破产时都是因为"资金短缺"。每一个赌输了的人也都是因为"资金短缺",如果他有更多的资金作赌注,他也能把输了的钱再赢回来。"资金短缺"仅仅是一种表象,如果只看到资金的短缺,看不到资金短缺背后隐藏着的深刻根源,无异于赌红了眼的赌徒,即使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迟早还会走向失败。

这里我们不妨引述一段奇谈怪论。前 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在著书中讲了这么一件事 某"企业研究专家","

加了几个大企业的企业解剖和战略再定位","多部

 指点迷津 近义词 《成败巨人》第二章为史玉柱东山再起指点迷津(2)
至今仍担任著名的海尔集团、三九集团的策划顾问"并著有"企业研究专著"的企业研究专家 (何等厉害!),在一次喝酒时问这位前副总裁 "用一句话概括 人失败的原因?"(专家风范,果然不凡!)这位副总裁在"喝了很多酒",又"思考了半个小时后",语出惊人 " 人的债务结构不合理!"专家闻言,"如获至宝,他以夸张的表情表达他的惊讶,说只听说产业结构、股本结构,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债务结构‘的术语。"(他更厉害!)他说 " 人不是欠债太多了,而是欠债太少了,如果当初大胆向银行举贷, 人不会有如此局面。"(银行的钱搞丢了是要掉脑袋的!)这种债务结构的不合理才是史玉柱的"致命错误",前副总裁最后总结说。听了他的这些话,"又惊讶了不是?)这位专家

喝一杯酒报在口里久久不咽下。" ("讲了两句话 其一,他在一些书中引用过 人作反面例子,用得不妥;其

二,他非常敬佩史玉柱,他渴望能见到史玉柱。"这段自弹自唱的奇谈怪论

|www.aihuau.com|33

到最后,专家变 了学生,向他这位老师真诚道歉,并还要向他的师爷负荆

请罪!

这样的高级智囊!这样的专家!伴史玉柱左右,难怪史玉柱要在黑暗中摸索了。史玉柱悲乎哉?可悲也!

机制弊端论

这种论调与上一种论调一脉相承。为什么 人会融不到资呢?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史玉柱"对融资的隔膜",但在"更深层次"上则又要归咎于民营企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过窄,中国资本市场又不发达,民企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和在银行贷款。"我就差 1000万元, 人集

团资产规模 5亿元,区区 1000万元的小数目根本不算什么,可眼下这一关就是过不去。"而这要怪民营企业的政策环境。

众所周知,民营企业的机制几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今天你融不到资就说民营企业的政策环境不好,你昨又说正是民营企业机制的优越性成就了你的宏伟大业呢?难道好的东西就不能有一点瑕疵?况且,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早已客观存在,你没有考虑到也是你的错。

抽血过多论

人大厦向生物工程抽调资金过多,导致这一新兴产业过度贫血,生物工程出现萎缩。"1992年下半年,一位领导来我们公司参观,建议把楼盖高一点,于是,我们就把设计改到了 54层。 1994年初,又有一位领导来珠海视察,要参观 人,我们又把设计改到了 70层。"言外之意,似乎 人大厦不盖那么高,他就不会有此一劫。

这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具体操作上的失误,就事论事,仍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失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这样的失误?这种论调没有告诉我们这一点。

多元化陷阱论

史玉柱承认,在保健品领域他付出了上亿元的学费。 人大厦则更是把他推向了深渊。

这已经是比较深刻的观点了。但是,为什么恰恰是在此时而不是彼时进行了多元化?为什么选择房地产和保健品行业?多元化背后的决策动因又是什么呢?不克服其中的动因,即使没有多元化,那也会以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说了,多元化有"同心多元化"和"多心多元化"之分, "同心多元化"即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的多元化,是规避风险、做大利润的正确经营模式,即使是"多心多元化",世界上也不乏成功的案例,近的就有华人首富李嘉诚。焉能用一旬"多头陷阱"一言以蔽之?

时运不济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303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指点迷津 近义词 《成败巨人》第二章为史玉柱东山再起指点迷津(2)》为网友爱笑的萌汉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