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管理的演进(四)



从知识层面来说,“免费”通常发生在隐性知识领域,而并非显性知识领域。譬如,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巨大成本、历尽千辛万苦的一项发明,他并不会允许你免费的无偿使用,相反,商业模式、创意或点子等等隐性知识领域,几乎都可以无须支付任何费用的免费获得,否则,就不会有电视上公开的创业大赛了。当下,我们已经进入了隐性知识为主的知识时代(一个显著的证明,就是:商业模式比重大科学技术发明更重要),这就为管理层面的“免费时代”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

 

譬如,一个创业成功的创业家,事后坦然道:正是在网友们的穷追猛打下,他才逐渐的发现了商业模式的不足和缺陷,而这些质疑、批评或建议都是免费获得的,没有为此支付一分钱。

 

由于传统管理学把公司定义为“老板与雇员”之间的金钱关系,也奠定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原则,即:花最贵的钱,请最优秀的人才。而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则不仅认为最优秀的人才可能存在于组织的外部,更重要的是,它将质疑、批评、甚至反对,都看作了一种(无偿的)贡献。

 

“免费”获得的唯一好处,就是个体梦寐以求的“成就感”。我们常常说,成就感是高于金钱等等物质层面需求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它常常被压在各种需求的最底层。网络时代的出现,给予了个体充分表现或表达的机会,任何的人/任何的才华或技能,都不会被浪费(假如你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你问一个网友:你为什么会给一个毫不相识的人出主意?答复通常是:我对那个问题有兴趣。假如你继续追问:你免费出主意获得了什么?答复通常是:我获得了成就感。

 

l         从分包到众包

 

从分包(外包)到众包,不仅仅意味着管理者的眼光从组织内部转向组织外部,更为重要的是,“众包”改变了传统管理“雇佣”观念。

 

实际上,无论是分包还是外包,依旧是发生在组织与组织的关系层面上,并且没有改变传统的“雇佣”关系;可是,众包却是发生在组织与个人的关系层面上,并且是以合作、而不是雇佣的态度,来对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众包”中国古已有之,譬如,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其实这是非常荒唐的。由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统治社会(而非管理社会),所谓的“集思广益”,最多仅仅代表着屈尊向下的某种亲和,并不代表着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有任何的改善,相反,由于没有制度的制约,建议或意见常常是“说了白说”。

 

事实上,“众包”的真实意义,是从社会层面上,把人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解决者”,一类是“寻求者”。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这两类人之间往往是互相都找不到;在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两类人之间才不再陌生,发现了彼此。一般来说,“寻求者”常常是组织(因为组织有目标,有目标就有障碍),“解决者”常常是个体(解决问题需要智慧,而智慧只存在于个体),因此,“众包”总是出现在个体与组织之间。这就为个人的全部智慧中,一部分因找不到恰当问题而隐藏起来的智慧找到了出路。

 

与分包或外包强调高度专业化不同的是,众包强调的是“跨专业的创新”所蕴含着的巨大的潜力,并且演绎出了一幕幕的“外行成为高手”、“击溃专业精英”的精彩情景。

 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管理的演进(四)

 

譬如,威客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把人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互联网新模式。威客模式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问题有许多种:有科学的,有技术的,有生活的,有学习的。一个问题和需求通常是由特定领域的企业提出来,而解决方案却未必是来自专业人士,更多的是来自非专业知识领域的非专业人士。

 

事实上,“众包”真正的力量源泉,在于“解决者”们多元化的知识背景。一般来说,“解决者”们来自世界四面八方,背景也是五花八门,在车库里做实验的大有人在,还有的是在校学生。由多元化的个体用户积极参与而获得成功的商业案例不胜枚举。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分布式计算项目,成功调动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个人电脑的闲置计算能力,同样地,轰轰烈烈的软件开源运动证明,由网民协作网络写出的程序,质量并不低于微软、Sun等大公司的程序员开发的产品。如果脱离了用户的参与将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众包”在管理层面上,其实是发生在“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而并非是组织目标以及绩效考核的组织管理层面上。

 

虽然我一直对管理大师德鲁克尊重有加,但在互联网时代,我不得不抱歉的说:德鲁克,你过时了。我们常常说,创造力时代就是发挥全社会的全部智慧,但在苛刻的组织“目标管理”原则下却难以实现。至少,“众包”为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全部的智慧,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尝试。虽然许多的创造(无论是理论上的创造,还是实践上的创造),可能只是暂时的、甚至是昙花一现的,但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动,就是在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前仆后继”中在停歇的持续生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751.html

更多阅读

论大中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将普遍存在并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由此对企业经营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日益凸现。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不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降低

信用风险管理办法 新资本协议和信用风险管理

 文/本刊记者 丁山丁  在第12期金融家大讲堂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陈颖博士就新资本协议对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影响作出了多方面的阐释。  新资本协议下,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分为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分为内部评级

海尔副总裁周云杰老婆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四)

  这就是奔跑着的杨绵绵。  (四)我们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团队,我们这个团队都认同我们共同的事业,我们这个团队是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队伍。  我最大的幸运还在于,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都愿意和我一起奋斗,他们对我们企业大的目标

声明:《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 管理的演进(四)》为网友養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