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帝国(上)》第二章深陷泥潭:高盛贸易公司的失败(5)

 《高盛帝国(上)》第二章深陷泥潭:高盛贸易公司的失败(5)


在西德尼8226;温伯格的运作指挥之下,高盛交易公司稳步退市,最后被弗洛伊德8226;欧德伦(Floyd Odlum)掌控下的阿特拉斯公司(Atlas Corporation)收购,这家公司专门以低于被收购方净值很多的股价收购其股权。截至1932年,阿特拉斯共收购了18家信托投资公司,其自身的每股账面价值逆市攀升,而且在市场上的交易价还高于其账面价值,而同时期的其他股票都在折价抛售。这次事件让高盛花天价学费买了一次教训。祸不单行,在这次事件中,高盛不仅没有赚到原来预期的财富,反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多年积累的资金一夜回到了30年前的水平,整整一代人努力得来的成果化为泡影。建立高盛交易公司之后,高盛从未出售过其所持的原始股,因此在清算之后亏掉了1 200多万美元。由于意识到这次失败给新进的合伙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萨克斯家族宣布将用家族资产弥补合伙人的损失。随着大萧条的深入,公司逐一调查了员工用于生计必需的工资额—之后他们领到的就是正好的工资,一分多余的都没有。

沃尔特8226;萨克斯接任了高盛交易公司的总裁一职,毋庸置疑,他不得不面对一群又一群愤怒的股东,还得伤精费神地在法庭上应对股东的起诉。卡钦斯得到了一笔25万美元的买断费,他的资金账户亏空由其他所有合伙人一起填平。他移居加州,又撰写了一本书—《经济学家真懂商业吗?》(Do Economists Understand Business?),而且还经常上广播节目。沃尔特8226;萨克斯评价卡钦斯时这样说:“多数人都能经受厄运的考验,只有极少数人能经得起成功的考验。很可惜他并不是后者中的一员。他……曾经一贫如洗,但他突然觉得自己身价倍增。他曾是账面上的富翁。就在他暴富的那一年—一切都发生在短短12个月时间里—他又回到了一文不名的境况。或许我们当年没有足够的才智应对危机—或许可能是我们太贪婪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能及时收手。”

1931年,高盛交易公司一家亏损的资金超过了其他所有信托投资公司损失的总额。华尔街排名前14位的信托公司累计亏损1.725亿美元,高盛交易公司一家就亏了1.214亿美元,占70%,亏损远远高于排在损失榜单第二位的雷曼公司,雷曼当时损失了800万美元。

由于其70%的资产与谢南多厄和美国信托公司捆绑在一起,且这两家公司都无力分红,所以高盛交易公司的收入由1930年的500万美元减少到1932年的50万美元。它根本无法支付600万美元的红利,甚至连100万美元的债券利息都拿不出来。

对骄傲的萨克斯家族来说,高盛交易公司的失败简直是奇耻大辱。1932年,艾迪8226;坎特(Eddie Cantor)作为4.2万名高盛交易公司的个人投资者之一将高盛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判决1亿美元的赔偿金。艾迪8226;坎特是一位知名的喜剧演员,他经常在嬉笑怒骂的幽默剧中讥讽高盛。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他们说为了我以后养老一定得买他们的股票……这计划简直太完美了……买了股票才6个月,我就感觉自己半截身子已经埋进土里了!”

萨克斯家族承受的压力以及苦恼越来越深,随后信托公司的第三大投资项目—制造业企业信托公司,一家主要为犹太人的制衣厂贷款的银行—终止了分红并且引发了挤兑。最好的出路就是让银行加入纽约清算中心(New York Clearing House),因为其会员能相互提供存款保证。但是加入的代价很大:该银行必须从高盛交易公司分离出来并且只能任用非犹太裔的CEO。这条残酷的消息清晰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反犹太偏见,这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高盛的问题。

对于萨克斯家族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他们家族企业名声的伤害,他们一家为高盛的成长倾注了无法计数的时间和精力。在塞缪尔8226;萨克斯人生中的最后几年里,每次他儿子去看他时,这位亲自见证了公司由名不见经传的小不点儿成长为业内知名企业的老人家“只对一个方面的问题感兴趣:公司的名声怎么样”。塞缪尔8226;萨克斯于1934年去世,享年84岁。

高盛交易公司在1933年4月底取消了其与高盛的管理合约,并更名为东太平洋公司(Pacific Eastern Corporation)。同年9月,弗洛伊德8226;欧德伦再次购买了501 000股,由此获得了对该信托公司控制下的许多小规模股票超过50%的控股权,然而这些小股票在日后市场回升的过程中也并未见有好的表现。

因为对沃迪尔8226;卡钦斯之前供职的公司都有了解,温伯格被选定为他的继任,这些公司包括西尔斯、大陆罐装公司、全国乳制品公司、B8226;F8226;百路驰以及通用食品等。同时,温伯格领导公司走上了重塑华尔街一流公司形象的艰难道路。

事情其实可能更糟,因为高盛差点就失去了注定是其领袖的人物。在亨利8226; 戈德曼因为支持独裁者而被迫辞职10年之后,西德尼8226;温伯格亲自上门请他出山。温伯格说他认为萨克斯家的人不具备足够的商业头脑。他的原话是:“我给您打下手,因为您才是真正有商业谋略的人。”亨利8226;戈德曼拒绝了他的邀请:“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不出什么来了,还是你留在高盛继续干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019.html

更多阅读

王晴川:《御天鉴·玄门卷》第二章:怪祠堂

第二章:怪祠堂绛红色的斜阳有气无力的,四野乌沉冷寂,似被一层薄烟笼罩着。夕阳残照下,祠堂的大院门居然敞开着。“难道里面有人?”望着祠堂后崔巍的峰影,李泠莫名地升起一股惧意。黎瑛不语,俏脸在暮色中也有些模糊了。走到院内正中

宝洁大学 《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向宝洁学什么》第二章宝洁关键品牌理念背后的故事第一节 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舒服宝洁经典案例在宝洁品牌经营的历史上,最耀眼的品牌是“象牙香皂”,这个品牌从诞生至今,已经存在了整整132年。1878年,公司创始人詹姆

供应链战争读后感 《供应链战争》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供应链战争》第二章供应链组织设置中的“推”、“拉”布局柳传志为新联想集团重新规划组织蓝图2009年柳传志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后,几次重组联想集团的全球架构。调整前,联想全球由美洲区、EMEA(包括欧洲、中东和非洲)

汽车就该这样卖 《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家具就该这样卖》第二章   跟实战情景12:我问顾客买什么家具,顾客都说“随便看看”了,我再跟着顾客会不会让他/她觉得反感错误应对(1)任凭顾客瞎转,做自己的事情去。(2)顾客自己看到合适的产品自然会喊我的。问题分析“

生化危机启示录第二章 《增长与危机管理》第二章(一)

系列专题:《增长与危机管理》第二章   需要改变什么,为什么企业家:我也需要改变吗?回答:是的,这是进步的代价。导言问题:我们在扮演什么?企业家:谁在乎这个?继续演下去吧!当第一次变革危机没有预警地袭来之时,对于任何企业家和他的员工

声明:《《高盛帝国(上)》第二章深陷泥潭:高盛贸易公司的失败(5)》为网友荒芜国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