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巴菲特眼中的媒体价值——读《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一路听天下传媒董事长朱国勇

我做新媒体运作,喜欢看些各类别书。对我所做的事业,这些书到底有多少价值,起初并不大知道。就像我读《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财经记者,想能了解点原汁原味的沃伦-巴菲特。读完以后,坐在办公室里,细细一体会,才有点悟出他的“价值投资”了。

“时光机”

沃伦-巴菲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股市投资者(没有之一),他以“价值投资”著称于世,深刻但易于理解的投资哲学被奉为投资者的“圣经”。

从小,巴菲特就开始关注那些藏在生意里的“价值”。但直到在哥仑比亚大学遇见自己的终生导师,巴菲特才开始确立“价值投资”的思想体系。格兰厄姆教授告诫巴菲特说:“短期来看市场是个投票机,但长期来看则是个秤重器。” 在这台机器上,时间会让任何价值都显露出来。

在对价值和市场价格的评估中,巴菲特买进卖出了成千上万支股票。但有两家公司的普通股在1970年代被巴菲特买入后,就被他列入永久持股名单,可口可乐公司和《华盛顿邮报》公司,其中后者成为巴菲特持有时间最长的普通股票。

1974年,曾经的报童巴菲特成为《邮报》董事,这一度引起当时《邮报》大股东格雷厄姆家族的警觉。巴菲特很清楚这一点,他暗示自己不仅仅是个投资者,还是一个合伙人;他甚至破天荒地签署了一份委托书,宣布希望“永远”持有他在《邮报》的股票。 30年后,巴菲特依然持有《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即使它已经为他攒取了16.87亿美元的利润,投资收益率高达128倍。 

“价值”或者“价值感”是存在的,它在被市场反复评估之后,总会浮现出来。这是我深信的商业原则,只能真正为用户创造了价值,才能拥有长久的价值;因此我们相信:真实且忠实的用户是媒体得以存在的理由。

文章开头,我提到过新媒体;其实早在2005年,我们发现了有车一族对畅销书有声读物的需求;因此推出了针对中高端车主的“一路听天下”,为高端人群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容,而不是广告垃圾。在广告的分众时代,太多的新媒体在打“无聊经济牌”,通过占领电梯、超市、车站和机场,强迫人们“接收”。但重要的是,人们未必“接受”,新奇之后是漠视。而一张小小的“一路听天下”光碟,放进去畅销的财经书和小说,这些是高端车主们平时想读但没有时间读的书,使它成为新的在路上的生活方式。

时间是价值的秤重器。切尔西主教练安切洛蒂回忆说,以前帮父亲干农活,教会他一件事情,那就是等待。“那些制造奶酪的农民,至少得等上一年才能备足原料;你今日作出计划,或能一两年后才收获成果。别为比赛结果太紧张,只要你做了正确的事情,成绩迟早会来的。”为此,我们努力,忍耐,然后坚持。

 

“收费站”

除了忍耐,巴菲特最擅长的就是发现,发现那些还藏在水位以下、没有长大的价值。在所有的投资组合中,巴菲特对媒体情有独钟。

1968年,巴菲特公司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年增长59%。当股市高歌猛进的时候,巴菲特却意外的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一年后,股市直下演变成了股灾,此后的5年美国股市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因为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其中,最让巴菲特兴奋的就是《华盛顿邮报》,价值4亿美元的资产总市值只有8000万美元。当时《邮报》公司除《邮报》外,还拥有《新闻周刊》和4家电视台。于是巴菲特果断投资了1100万美元。10年后,这笔钱升值为2亿。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巴菲特眼中的媒体价值——读《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巴菲特看好传媒业,是因为它不需要追加投资就能获得持续的增长。在收购《布法罗新闻晚报》后,巴菲特为占领星期天市场而惹上了反垄断官司。他在面对法庭质询时坦诚相告“也许我说过,在一个小范围内,拥有一家垄断的或主导市场的媒体,在缺少竞争的情况下会是一个大生意。你就像是拥有一座收费桥梁,这是个非常好的商业机会。” 

因为媒体的商业模式就是“二次贩卖”,先把内容卖给用户,再把用户卖给广告主。如果一家媒体在局部市场占领了发行渠道,并取得了主导权,那么争取广告的业务就顺理成章。凡是由巴菲特主导过的媒体,收购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起“战争”,比如《华盛顿邮报》对《华盛顿之星》,《新闻晚报》对《信使快报》,结果都是让对手破产或退出市场。

因此,新媒体的关键词也是“先发优势”和“占领”。我们正在运作的“一路听天下”传媒就是力争取得市场主导权。一方面,与拥有中国最大有声书版权库的音像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另一方面,与中石油、中石化建立了长期排它性合作关系,拥有全国2万多家加油站的发行资源。占领了出版资源,就有了优质的产品和作品;占领了发行渠道,就有了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才能占领消费市场,拥有50多万有效高端车主数据库,2万长期订阅用户。同时,占领了消费市场,才有了真实的广告价值,才得以顺利争取到雷克萨斯、宝马、联想、三星、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东方家园、爱家收藏等高端产品和服务的广告主。

巴菲特认为,传媒产业的高盈利来自能取得市场垄断地位的经济特许权,这种经济特许权赋予了公司的广告定价权,使得传媒企业一直能保持优异的成长性。根据巴菲特的理论,如果能找到具备真实媒体价值的传媒公司,已经获得局部市场的主导权,应该是很好的长期投资对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5711.html

更多阅读

CCTV2《理财教室》学习巴菲特系列之一心中无股

中央电视台 CCTV2 《理财教室》 视频心中无股学习巴菲特系列之一刘建位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投资者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

巴菲特:美国资本主义的摇滚明星

从以下事实来看,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摇滚明星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粉丝”来到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Omaha),来倾听巴菲特在伯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股东大会上的演讲。巴菲特将这个活

李桂莲 聚焦李桂莲 巴菲特新闻后的创业故事

从9月11日开始,围绕李桂莲、大杨创世、巴菲特成为财经类媒体不能忽略的一个主题,对此有更高关注度的无疑是大杨创世的投资者。   关注度是综合因素的集中体现,而在此之前的基石,则是一个漫长的创业故事。   65台缝纫机   李桂莲,1946

华盛顿夜话:巴菲特的忧患意识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大会被认为是资本家的摇滚音乐会。在不久前的这场“音乐会”上,“股神”巴菲特依然语锋甚健,其中的睿智和坦诚,让人刮目相看。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无疑是他对这次危机的总结。   巴菲特说,当时所有人都

声明:《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巴菲特眼中的媒体价值——读《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为网友旧楼天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