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二、智慧妈妈:我帮儿子击败死神



龙健,女,某银行负责人。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一场博弈。与挫折博弈,与困难博弈,甚至与生命博弈。赢了,不见得是功夫了得,输了,不见得是功夫差劲。但是,有一点却不容置疑,那就是:信念。输赢皆在于此。

13年前,龙健女士一岁多的儿子不幸被诊断出白血病,她很快从惊慌中镇定下来,积极寻找办法,最终凭借“信念”顽强地从死神那里夺回儿子。

如今,儿子成成(化名)已经14岁,健康、品学兼优。对于自己幼年罹患白血病的不幸遭遇,几乎没有记忆。

而龙健也因儿子,几乎成为百科全书和教育专家。

1“我不会轻易放弃”

|www.aihuau.com|42

灾难来临没有一点迹象。

像许许多多婴儿一样,过了半岁后,母体赋予的免疫力慢慢减退,而自身的免疫力尚不够抵御病毒的侵袭。因此,婴儿阶段需要母亲付出额外的关怀和照顾。尽管如此,一些孩子仍难挡病毒偷袭。一天,一岁半的成成感冒了,妈妈龙健像往常一样,及时带他去看了医生,吃了药,还打了针。可是奇怪的是,这次感冒有点诡异,时间长不说,还始终不退烧。

医生觉得情况不大好,就让成成做血液化验。拿到检验报告,医生也吃惊不小。成成的血液里多了一种名叫“幼质”的细胞,正是这个细胞导致成成长时间高烧不退。望着焦急的龙健夫妇,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们:“孩子得了白血病。”

“不可能!这种事怎么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龙健的反应是如此的强烈。

但是很快,痛不欲生的她和丈夫就镇定了下来。她知道,只有在镇静的状态下,才能想出好办法。于是,她极力稳定自己的情绪,并鼓励自己:龙健,你要冷静。绝望和惊慌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耽误治疗。

就这样,这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高材生以惊人的意志强迫自己很快冷静下来,和丈夫共同商量对策。

龙健说非常感谢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由于擅长计算机技术,他们得以毫不费力地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白血病治疗资讯。这为他们以后在治疗时间和效果上都争取到了很大的主动性。

经过资料分析,他们选择去北京为儿子治疗白血病。可是,本以为医疗设施或医生水平都比较先进的北京某著名医院,在对成成检查之后,却劝他们把孩子带回家,不要再治了,因为“病到这个份上,已经没什么治疗价值了”。

医生的话,并没有让龙健退缩。“我不会轻易放弃。”她坚定地告诉丈夫,丈夫也坚定地点了点头。

正当他们准备离京去别处求医时,他们突然在北京青年报上看到介绍北京儿童医院治疗白血病的报道。他们立刻带着成成辗转来到了这家医院。经过细致的诊断,医生告诉龙健:成成的病有很大的治愈可能性。

幸运的是,经过3年艰苦而漫长的治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和忍受的煎熬痛苦以及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成成真的彻底战胜了恶魔白血病。

2“儿子把我变成百科全书了”

龙健至今认为,是绝不认输的信念拯救了儿子。所以,“无论情况多么糟糕,都不能先乱了自己的方寸。”

龙健现在想来有点后怕,假如当时他们一味悲伤和绝望,恐怕就不会有心情留意报纸上的信息。那么,成成也就不可能有今天。

虽然很幸运,找对了医院,看到了希望,并最终治愈了绝症,但治疗过程无论对孩子还是孩子家人都是个煎熬。龙健回忆说,那时,她租住的地方离儿子的医院很远,婆婆白天在医院里守着儿子,自己就每天骑着自行车在两个地方不停地往返,不是送饭就是值夜,每天要骑30公里的路。3个月不到,原本就瘦弱的龙健的裤腰就多出了一两寸。十几年后的今天,龙健回忆当初,仍难掩沉重。好在乐观的她始终认为这些都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对此,龙健的体会是,当疾病(困难)来临时,要保持头脑清醒。这样就有能力认识疾病(困难),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白血病孩子的护理和治疗同样重要。因为白血病孩子在治疗期间免疫力非常弱,特别容易得感冒,而一旦患上感冒,就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可惜的是,许多家长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龙健笑说,通过给儿子治病,她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明白许多道理,几乎成了半个白血病医生。这些知识和道理通用于生活中任何问题的解决,收效最显著的就是儿子后来遇到的教育问题。

成成病愈后,如愿以偿地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幼儿园,读小学。因为智商高,老师都非常喜欢他。但他写作业的速度很慢。每天几乎都要写到晚上11点,而别的孩子8点就写完了。这使得龙健和丈夫非常着急。虽然他们认为孩子尽力就好,可每天看着孩子埋头赶写作业,龙健有些怀疑自己之前的认识了。

孩子智力和体力都没有问题,学习态度既端正也认真,为什么作业就写不快、写不好呢?

一定是孩子身上出了什么问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龙健发现儿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经专家确认,果然证实了她的猜测。专家认为,运动可促进孩子的动作协调发育。而成成写作业慢的直接原因,就是与他小时候爬得少,常年患病、缺乏运动有关。

找到问题所在,龙健感到轻松了许多,也充满了信心。“‘失调’总不会比白血病还难治吧!”

经过多方打听,龙健发现上海有一家专门研究“感觉统合失调”的机构,于是她和丈夫立刻出发去上海接受训练并买回相关的器械。经过1个月的训练,成成疗效非常显著。以至有一天,老师看到成成的作业吃惊之余居然怀疑是爸爸妈妈代做的。

龙健感慨道:“孩子成长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身体上的就是心理上的。无论是什么问题,父母首先不要怕。只要有决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有段时间,成成的手指甲一层层地脱落了,医生看了也没办法。龙健再次求助于互联网,发现成成的情况和缺锌症状很像,就给他补锌。很快,成成的手指甲又恢复了正常形状。

龙健自嘲说:“你看,儿子都快把我变成百科全书了。”

3“智慧女人只想一件事:做好自己”

岂止是百科全书,在我看来,龙健还是教育专家。对于家庭教育,龙健认为首先是父母自身的教育。“如果一个人想要做好父母,那么他(她)必须先做好人,然后是男人(女人),最后才是父亲(母亲)。如果连基本的人都做不好,遑论其他。”至于孩子的问题,她认为十有八九其源头都在父母。“我喜欢研究中医。甚至觉得中医的理论很适合家庭教育。比如,当一个人的脸上有斑,很多人就想到用化妆品来进行修复,中医的观点是可能脾胃出了问题,反映在脸上。同样,当孩子的情绪或行为突然发生了问题,可能是孩子生活的环境或者是身体本身出现了问题。如果父母不懂得这个道理,只对孩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由于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龙健特别了解职业女性。她说,职业妇女最难跨越的障碍不是智力、性别和年龄,而是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线。有些女性工作的时候想着家里,回到家里又惦记着工作,结果,什么都没做好。“要做智慧的女人,而不是聪明的女人。智慧女人和聪明女人的区别是,前者用心和头脑工作、生活,后者用肢体工作和生活。”又说:“智慧女人任何时候只想一件事:做好我自己。聪明女人则每天都在猜测:领导会要什么呢?”

作为一名高级管理者,龙健深谙交流和沟通的真谛。她说,一些亲子关系紧张的父母,最大的弊端是:没有摆正自己和孩子的位置。“你为什么总是喜欢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不是和孩子平行站立?和孩子平行站立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原则,那只是一种态度:我尊重你,但不表明我的观点和你一致。”龙健说,其实没有孩子天生愿意与父母作对。孩子都想做好孩子。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别急着发脾气,最好找找自己身上的问题。自己有没有带着成见看孩子?有没有真心地帮助过他?真正地理解他?鼓励他?相信他?

我问龙健:除了工作,每天必做的事是什么。她答:读书。“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父母。要想合格,就得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和孩子成长的脚步。”

龙健心得

当家里有人得了重大疾病怎么办?

一、不要慌。让自己冷静下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二、搞明白。首先要明白所患疾病的性质,是否确诊。很多渠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网络、书籍或向专家请教等。要清楚疾病的症状、确诊的指标、目前可能的治疗方案,治疗的机构有哪些等。千万不要以为这都是医生才需知道的事。

三、做正确的事。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二、智慧妈妈:我帮儿子击败死神
1进哪家医院?要考虑医疗水平和离家远近等因素。

2如何治疗?中医还是西医?是手术、化疗还是药物治疗?

3如何进行护理?是自己护理还是请人护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

4如何处理自己的工作?除非家里有非常雄厚的资金,一般不要辞职照顾亲人。

5经济问题。重大疾病疗程长,花费也大,如对治疗过程和原理有所了解,可少花很多钱。可把在外地化疗的其中一些治疗方案拿到本地进行治疗,既可减少开销,又可减少由于奔波给患者带来感染的可能性。

6保持信心,保持乐观心态,才能积极地寻找治疗办法。

精彩回顾

★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都不能先乱了自己的方寸。

★ 孩子成长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身体上的就是心理上的。无论是什么问题,父母首先不要怕。只要有决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 职业妇女最难跨越的障碍不是智力、性别和年龄,而是分不清工作和生活的界线。

★ 智慧女人和聪明女人的区别是,前者用心和头脑工作和生活,后者用肢体工作和生活。

★ 智慧女人任何时候只想一件事:做好我自己。聪明女人则每天都在猜测:领导会要什么呢?

★ 没有孩子天生愿意与父母作对。

★ 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父母。要想合格,就得不断学习,跟上时代和孩子成长的脚步。

延伸阅读

动什么别动武

我童年时的朋友小许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她勤奋、认真、负责,是个积极向上的女孩。但是,前不久她被学校处分了。原因是,家长向校长投诉,她经常打骂侮辱学生。

家长说,如果不是问了孩子班上其他几个同学,她都不敢相信自己孩子说的,因为年轻漂亮的小许老师看起来根本不像有暴力倾向的人。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上课时,几个爱说小话的同学在几次警告仍我行我素后,小许老师随手将手中的课本扔向了其中一个说小话的同学,不料,课本的书脊部位砸在了该同学的颧骨上,颧骨上很快就出现了一块淤青。

由于之前曾有家长向学校反映,小许老师经常讽刺挖苦辱骂学生,加之该事情,小许老师被记警告处分一次。

小许沮丧了很久,一直无法从这个打击的阴影中走出来。她告诉我,她不是小气的人,这件事的确是她错了,无论如何,老师不能打骂学生,所以,对学校的处分她心服口服。只是,她很恨她的父亲,如果不是他小时候经常打骂她,她现在也不会沾染上这么恶劣的暴力毛病。

她的话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她父亲动辄揪住她的头发使劲往墙上撞;要不就是劈头盖脸给她一顿耳光;还有一次,她父亲居然一脚将她揣飞出了院门外。如此令人恐怖的暴力行径数不胜数。

“暴力的种子一早就种下了,今天发芽、结果都在预料中,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我的宿命。逃不掉!”虽然如此,她还是听从了校长的建议,积极接受学校心理老师的治疗。

当她终于能理智看待自己的问题时,一次家长会,她对全班同学的家长,讲述了自己的童年遭遇。最后她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若想让孩子成为正直的人,你就不能教给他圆滑的处世哲学;你若想让孩子成为善良的人,你就得让他远离凶残。说白了,你不想他将来有的,现在最好不要给。特别希望你们,对孩子动什么一定不要动武。”

是的,家庭教育,动什么都比动武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078.html

更多阅读

《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二章之七、邬晓莉:做最好的自己

邬晓莉,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1990年参与筹建深圳外国语学校,成为该校第一位英语教师。2002年,出任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校长。参与编写了全国外语学校精读教材《新综合英语教程》;独立编写了65万字的《演短剧学英语

声明:《《好家庭就是好学校》第一章之二、智慧妈妈:我帮儿子击败死神》为网友轻雾山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