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还是“营消”:通用汽车走向衰亡的深层思考



今年六月一日,通用汽车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至此,一个雄踞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巨无霸地位长达77年而走向衰亡的丧钟正式敲响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这样断语的作出,还因为与其同时,作为美国汽车城底特律三巨头的另外两家——克莱斯勒、福特亦正处于每况愈下,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一带有历史、时代标志和经济、地理标志事件之整个演化过程,虽说与此次金融危机分不开,但其根本底线缘由在于:全球市场经济正在向新形态、新格局演进——由公司主导的市场经济向客户主导的市场经济嬗变。眼下,只要人们拨开种种迷雾,就不难看清真相:通用以至整个底特律的汽车大佬们的衰微乃至最终败亡,是有其特定的客观演化轨迹的。从根本上讲,并不特因个别领导班子的优劣而肇致今日之惨局。但如从另一视角看问题:为什么同处危机之下,丰田等并没有垮下去,有的还由此崛起了,这就不能不深入探究其走向衰亡的特定缘由了;这一特定的根本缘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客户经济和企业“(经)营消(费)”模式到来的今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视客户、无视汽车消费者的价值主张;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证明自己比顾客更高明:一而再,再而三地同顾客生态圈较量,大搞公司利益至上的“(经)营销(售)”而非顾客利益至上的“营消”,最终只能被顾客所抛弃、所打败。

造汽车,必须体现用车人的价值主张

市场经济发育的万千事实表明,市场经济亦不是铁板一块。大致说来,自有市场经济至今天已展现出了三个发展阶段的分野,大体情况是:在1935年大危机之前是资本主导阶段;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公司主导阶段;尔后,到1995年,学者们认定,由此已开始了向客户经济阶段的飞跃。客户经济的市场经济之最根本特征在于:市场经济在长期、全面、彻底强化了卖方市场,加上信息化的到来使顾客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市场交易真正的主人;企(业)客(户)之间的供求关系彻底翻了个个儿,卖货人求买货人的新时尚取代了“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的旧章法。

现实摆在汽车厂商面前的首要课题是:造汽车到底为了谁,以谁的价值主张为主导:公司,还是顾客?对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和践历表现为贯串在通用77年,底特律百年产业发展史和理念发展史上的二种理念,二种思路,二大集团之间的对立和论争。交易关系到底是公司主导顾客,还是顾客主导公司,成为二者之间一再相互博弈的根本命题;而它也正昭示着通用们今日为社会大众所病诟的致命疾患。

(1)最早造出EVI为什么又自我毁掉?

早在加州1990年代中期出台“零排放法案”之际,通用汽车公司便迅即制造出了节能省油不污染的EV1这样一种绝对NO.1的电动汽车,这一顺民心,合民意,大可开创消费新潮流之举,立即成为汽车业发展之引擎,立即为广大民众,尤其为环保主义者和汽配发烧友们顶礼膜拜,崇爱有加——成为具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然而,不知为什么,不几日中,通用的掌门人们,竟又将它们推向了劫难的深渊——不是别人,正是他们通用自己对这一标志伟大创举的EVI实施了最可怕的扼杀:1998年产出;2000年停产、出租;2002年再停止出租业务;2004年连这一业务也彻底完蛋,寿终正寝的EVI最终被当废品处理了。你看,这是何等雷人地例行逆施啊!

(2)通用为什么会来个180度大转弯?

为什么从怀胎十月生下了这样一个宝贝,刚一出生又在很短时间内将它杀死呢?显然,简单地归咎为人们“驾驶缺乏兴趣”,“电动汽车行有限”等“理由”是难以服人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合乎逻辑的回答只能是:为了制造商利益最大化:为了石油巨头利益最大化;为了汽车制造商利益最大化;为了渠道供应商利益最大化——这等等,等等的利益最大化——都是供方的利益最大化,至于求方,那么消费者呢?那就只有“对不起”了。必须说明,尽管自1995年的美国已进入了客户经济阶段,然而理论并不等于现实,消费者乃至立法者,事实上仍囿于传统的以波特为代表的管理理论束缚,仍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人”地位,因而,也就很容易地被这班汽车大佬们哄骗了过去。当然,对于这班底特律大佬们来讲,乃自掘坟墓。

对于广大消费者,广大顾客,我们只能说上帝也允许青年人犯错误,对刚刚进入客户经济门槛的人们是可以理解的;顾客、消费者也并非天生就是“圣人”,消费者自己亦有一个逐步成长、成熟的过程。他们还未真正认识到今天的“市场”:到底什么叫市场?今天市场的主体——是谁,他(她)作为主体的主导性内涵、定义是什么等等,都未真正弄明白。最后上当、受骗的被动命运也就难以摆脱。

(3)为什么最先开发电动车的通用最终被丰田取代。

张瑞敏曾说过,在福特流水线刚登上产业舞台的工业化初起阶段,谁生产的快卖得多谁兴旺;而到70年代日本质量革命起来后谁卖得好(质量优越)谁发达;而至上世纪末以来,在市场越来越个性化、电子商务起来之后,则是谁“卖得对”——符合用户个异性要求,谁兴旺。而底特律的大佬,他们做得完全不对了;由于观念十分陈旧,一时做对了的产品又自毁而开了倒车。不仅如此,在这一大事变中与此相反的通用大动作是:他们甚至大大地向另一方向倾斜了,在这EV1被扼杀的同时,他们更倒行逆施,又把有史以来对环境危害最大的“悍马”全力推广了;同时,为环保意识日强之民众追捧的“谁杀死了电动汽车”这部电影也因通用们坚决反对最终未能公映。而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期间,丰田开发的电与汽油混合动力车倍受广大消费者追捧,起来越火了,丰田汽车取代了通用汽车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营销”还是“营消”:通用汽车走向衰亡的深层思考

(4)为什么一时的蝇头小利使通用利令智昏。

脱离了客户,脱离了汽车消费者们的通用实在是仅为眼下蝇头小利而利令智昏。在蒸汽、电动和汽油三种车,发展那种车的路线选择上,由于他们已沦为一群金钱机会主义者,成了背叛耶稣的犹大,为了一碗红豆汤不惜牺牲自己的长子继承权。最终自己甘愿让汽油车成为此后一百年的统治者,使底特律车同丰田车的竞争下越来越处于下风。

作者简介:管益忻,中国决策科学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海尔研究》课题组组长、首席专家

 

注:本文原刊登于《新经济》杂志2009年7月号第82—85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7266.html

更多阅读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并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20多年来,吉利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取得

管理实践:通用汽车公司的衰落

企业案例:2009年6月1日,曾称雄世界的通用汽车公司(GE)申请了破产保护,以保护其投资人。 2008年,通用汽车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   阿尔弗雷德.斯隆长期担任通用汽车总裁和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通用汽车创建了现代组织理念,推出了众多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在能源短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一场围绕着“控制技术制高点、抢占核心技术资源”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拉开帷幕。回顾历史,每一次市场

莲花商城:中国商品走向俄罗斯的窗口

     7月,《董事会》杂志随环球市场集团(GMC)组织的中国记者团一行赴俄,深入走访俄罗斯商界,探究“中国制造”在俄罗斯的拓展之道。期间,在莫斯科莲花国际商品批发商城专访了莲花城管理团队。访谈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莲花商城是中国商品

声明:《“营销”还是“营消”:通用汽车走向衰亡的深层思考》为网友暴力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