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来货币政策趋势 未来货币政策有三个关键点



  2009年,围绕中国经济是V型走势、U型走势,还是W型走势,一直争论不休。此外,还有人提出了L型走势。到现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综合全年的数据,中国经济实现的还是V型的反转。从整个走势来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一个继续企稳回升、企稳向好的基本阶段。而且还要看到,回升向好的基础在进一步巩固。

  世界经济:回暖之中有凉意

  世界暴发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金融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注资、重组和并购等。2009年3月以来,随着各国稳定经济的举措逐步显效,特别是G20伦敦峰会和美国银行压力测试结果公布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出现企稳信号。

  一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产出及消费下滑放缓,信心回升。今年10月全球产出实现了5年来的最快增长。摩根大通全球采购经理综合指数从9月份的53上升至54.4,达到了自2004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二是主要国家房地产市场初显正面信号,运行接近底部。三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率先出现企稳迹象,资金流入增加。四是金融市场信贷紧缩局面有所缓解。五是全球股票市场大幅反弹,公司盈利预期回升。2009年10月,世界52个主要股市的总市值合计升至44.8万亿美元,比2月份的28.7万亿美元高出50%以上,逼近去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的46万亿美元。金融机构业绩状况逐步好转,美国10家大型银行已获准提前偿还财政部贷款。六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回暖。

  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之深和范围之广,使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薄弱。全球经济基本面仍不容乐观,世界银行3月31日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为-1.7%。主要经济体就业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经济复苏。美国的失业率在今年10月上升至10.2%,创下自1983年初以来的最高值。

  根据欧盟预测,2010年欧元区的失业率将由今年的9.5%提高到10.7%。在发展中国家,就业状况下滑也给经济带来很大危害,墨西哥的失业率在8月份创下13年来的新高后,继续攀升,9月份达到6.4%。

  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尚未结束。2009年111月,美国累计倒闭的银行达到115家,其中10月30日就倒闭了9家银行。许多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大幅膨胀,将制约政府未来救助能力。美国政府2009年财政赤字预计将占GDP的13%,远高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高位(1983年的6%)和国际公认警戒线(6%)。非常规政策实施后,许多国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已膨胀至历史高位,大量发债引起的币值不稳,长期债券利率攀升,潜在通货膨胀风险加大等问题都将对政府未来干预能力形成直接制约。

  中国经济:回升之中有风险

  随着我国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出台和逐步落实,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企稳向好局面逐步确立。2009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58.54万亿元,同比增长29.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04万亿元,同比增长34.16%。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17817亿元,同比增长7.7%。三季度国内投资仍然保持了快速上升势头。19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3177亿元,同比增长33.3%,较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

  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外需萎缩仍是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最突出的矛盾。尽管国家出台的稳定外需的政策取得积极成效,但下一步促进出口回升的难度仍然较大。由于许多国家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造成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居民未来消费增速受居民收入、就业、消费信心等因素影响,未来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投资明显加快,特别是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很高。一些地方有可能穿投资“金鞋”走低水平重复建设老路,从而加剧产能过剩的状况。一些专家认为,在充裕的流动性推动下,CPI和PPI连续同比双降现象难以持久。在国际国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明显上扬的推动下,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中国金融业如何走出脆弱性

  截至2009年9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75.3万亿元;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6%;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144.1%。到2009年7月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已达到38391.53亿元;17月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6786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长足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可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应看到,我国金融业还存在许多脆弱性,面临较多风险。经济金融全球化使金融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市场化程度不足,金融机构体系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金融机构改革还需深化,金融监管和稳定体制需要加强。

  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应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创新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完善调控机制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依法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未来货币政策有三个关键点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保持经济金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的形势。

  一是延续当前的货币信贷政策,主要是从总体上把握好宽松货币政策的“度”,采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回升。

 我国未来货币政策趋势 未来货币政策有三个关键点
  二是要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合理流动性。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物价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结构满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变化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灵活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的协调配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有效发挥再贷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

  三是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在坚持监管标准和信贷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信贷结构监测分析和评估,合理把握信贷资金投放的投向、节奏和进度,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加大对重大工程和民生工程建设、“三农”、中小企业、灾后重建、消费、就业、助学、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利用当前国际市场调整带来的压力,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和手段、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尽快促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对项目贷款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能力,完善对政府主导项目的评估模型和贷款程序,加强对地方投资项目资本金情况的监测和风险控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业绩考核机制,强化对增长质量、风险管控的考核,促进信贷均衡投放,提高贷款支持经济增长的质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007.html

更多阅读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_cxy2560 对中国外交形势的看法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作为基层干部了解一些外交政策、知道

林毅夫:中国未来产业投资有哪些机会?

【商机】林毅夫:中国未来产业投资有哪些机会?2015-05-06林毅夫在五·四青年节,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与朗润园里的经济学家——宋国青、黄益平、徐高共同就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展开研讨。这次“朗润·格政”系列活动中,林

关于电脑未来发展趋势的三个大胆预测 马云预测未来10年趋势

X-PC、云PU和个性化定制关于电脑未来发展趋势的三个大胆预测今年的夏天特别冷。西班牙0-1输给瑞士,法国0-2输给墨西哥,德国0-1输给塞尔维亚,世界杯接连传出“爆冷”的消息,使得这个夏天降温不少。不可能输球的欧洲列强输给了弱旅,“百

银行自助渠道发展趋势 未来渠道发展的三个趋势【渠道三篇】

渠道创新和渠道设计一样,既需要打破常规,才能诞生最有创意的设想,又因为破坏性建设的边界很难把握,反而容易陷入漫无边际地天马行空。就像现有的办公环境,领导和职员的办公区域泾渭分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这种无形的等级边界扼杀职员

声明:《我国未来货币政策趋势 未来货币政策有三个关键点》为网友帅哥在哪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