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 发迹的 《<货币战争>批判》第一章之罗斯柴尔德发迹的神话



12 罗斯柴尔德发迹的神话

《货币战争》大肆渲染说,罗斯柴尔德借滑铁卢之战而发财。网上已经有许多文字指责《货币战争》抄袭。《货币战争》是否抄袭可以存疑,关键是它不加批判地搬来了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一些传说,即罗斯柴尔德派人亲临现场观战,得到英军胜利的消息后通过特快把消息传回伦敦,比指挥英军的威灵顿勋爵的信使快了一天。当罗斯柴尔德得到确切的情报后,就在股市大抛政府的债券。一直把他视为有最牢靠权威的消息来源的投资人,由此产生了英军失败的错觉,立即陷入恐慌,导致债券大跌。等债券价值跌到惨不忍睹的地步时,他突然出手大规模购入。当这些债券低价到手时,威灵顿勋爵的信使也带回拿破仑覆灭的捷报,引起债券大涨。罗斯柴尔德就是靠这样的阴谋而一夜暴富。这绝对是非常不严肃地在戏说历史!

哈佛大学历史系和商学院的两栖教授尼尔8226;弗格森是目前西方身价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三十几岁就赢得了自己的国际声誉。《时代》周刊在2004年(也就是他40岁那年)把他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主要根据就是他的通俗历史写作。他在学术起家阶段,对几个具体题目都进行过扎实的研究,在学术界普遍受到称赞。他在1998年和1999年出版了《罗斯柴尔德家族》(The House of Rothschild)两卷,被称为是他最后一次从原始档案出发的原创性研究,也是他唯一在史学界广受赞誉并多次获奖的著作。众所周知,罗斯柴尔德是《货币战争》一书的主角,也是《金钱的崛起:世界金融史》其中一章的主要部分。作为罗斯柴尔德研究的权威,弗格森对相关金融史的叙述举重若轻、简要精当。弗格森指出,罗斯柴尔德靠操纵情报和股市而大发战争财的传说,一直神乎其神,但缺乏实际根据。特别是纳粹为了反犹,把这样的故事添枝加叶,把罗斯柴尔德塑造为一位利欲熏心的阴谋家。

《货币战争》则更进一步,称罗斯柴尔德利用其种种阴谋诡计和关系操纵着全球金融市场,甚至包括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事实上,罗斯柴尔德确实围绕着滑铁卢之战进行了一系列金融运作。

因为拿破仑战争的消耗,英国在1793—1815年间的国债增加了3倍,达到745亿英镑,是其年度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倍多。在伦敦的国债市场上,100英镑面值的国债,交易价格从96英镑一度跌到50英镑以下,在滑铁卢的前夜还不足60英镑。一旦战败,投资人将更加怀疑英国政府是否还有本钱偿还这么巨大的债务,其国债价格当然更是不堪设想。

|www.aihuau.com|3

纳坦8226;罗斯柴尔德在1799年才到达英格兰,并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高度工业化的英格兰北部购买纺织品运回德国销售。他到1811年才进入伦敦的金融市场。不过,作为后来者,他有着一般的金融家所没有的宝贵财富。他是一位国际商人,有丰富的经验和网络打破拿破仑的封锁,把英国的黄金偷运到欧洲大陆。另外,他和自古以来的犹太商人们一样,靠家族关系建立了广泛的国际银行网络。几个兄弟分别坐镇维也纳、巴黎、法兰克福、那不勒斯。

当时英军在威灵顿的指挥下转战欧陆,所有军需乃至支付给盟军的费用都需要用金银货币支付。因为战争胜负未决,传统的各种支票纸币早已失去信誉。是否能拿到金银,关系到英军及其盟友的给养和存亡。在这种危局之下,英国政府于1814年1月委托罗斯柴尔德操办金银货币的转运,预计的金额相当于60万英镑。到了5月,罗斯柴尔德给英国政府输送了价值将近120万英镑的金银,超出预计金额将近1倍,为英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007年6月17日,在距离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多公里的滑铁卢战场旧址,人们在模拟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的情景。当天,来自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000多名志愿者模拟重现了192年前拿破仑在滑铁卢与反法联军交战的情景,吸引了数万观众观看。(新华社记者徐金泉摄)

 黄光裕 发迹的 《<货币战争>批判》第一章之罗斯柴尔德发迹的神话
1814年4月,被击败的拿破仑宣布退位而被流放到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但在1815年5月1日,他躲过监视逃回法国,立即获得旧将们的拥戴,准备重整旗鼓,复兴他的帝国。欧洲重新陷入恐慌。对此,罗斯柴尔德的第一反应就是大量购入金银,以满足英军及其盟友的不时之需。1815年他转手给英政府的金银价值将近980万英镑,远远超出了他一年前筹集的金额。这些生意的佣金一般在2%—6%之间,利润丰厚。他如此不惜血本买断金银,算计的仍是和拿破仑的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他失算了。1815年6月18日,反法联军与拿破仑在比利时的滑铁卢进行大决战。谁胜谁负,虽然没有人有能力预知,但如果有人能比别人早一步知道结果,他就赚个盆满钵满。如果反法联军赢了,英国国债的行情就会看涨,做多就行;反之,做空就行。结果滑铁卢一战,拿破仑被决定性地击败,罗斯柴尔德则守着一大堆随着和平的到来而迅速贬值的金银。他准备用这些硬通货所支付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正是在这种危机中,他决定用手中的金银投资于英国政府的债券。如果考虑到当时英国的国债已经达到了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倍,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是一场豪赌,而不是胜券在握的“操纵”。而他算计的是:战争的结束将使英国政府减少借贷,从而导致债券价值的上扬。1815年6月20日晚,英国媒体报道罗斯柴尔德大量购入国债,引起了债券价值的上涨。当牛市形成时,包括他兄弟在内的投资人都纷纷抛售已兑现到手的利润,他则坚持不断地买进。到了1817年下半年,债券价值上涨了40%,他才出手,获得的利润相当于今日的6亿英镑。在这两年的时间内,他当然不可能操纵情报。他的竞争对手说出了实情:“我们谁也没有罗斯柴尔德在金融操作时那样强硬的神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9547.html

更多阅读

《<货币战争>批判》第二章之1863年:国民银行时代的开始

29 1863年:国民银行时代的开始1863年《国民银行法》的推出使得美国出现了统一的货币,联邦许可的银行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起初,国民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不过,这种迅速发展是以州银行体系的削弱为代价的,这种削弱主要源自于州银行发

声明:《黄光裕 发迹的 《<货币战争>批判》第一章之罗斯柴尔德发迹的神话》为网友心岛未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