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分析 第36节:第3章 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分析(11)



系列专题:《网络时代必懂的生存法则:公众风潮》

  如果你已经着手收集类似于弗雷斯特调查到的数据源,很棒——你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琢磨客户了。如果还没有,你也可以对客户群的社会化媒体活动做一个靠谱的估计。对贵企业的网站客户做一个例行调查——询问他们用过哪些风潮技术。为了帮助你做好调查,我们在本书的官方网站(groundswell?forrester?com)上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小工具。输入公司名称、客户群的年龄与性别,我们将为您展示这个人群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的使用情况。

  关键问题:人们缘何参与风潮

  当我们回顾所有对风潮网民参与水平的调查分析时,发现根本问题依然未得到解答,而这却是决定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要素之一。

  为什么人们一开始就会参与风潮呢?

  打动人们的原因是什么?他们能从中获得什么?

 社会化媒体分析 第36节:第3章 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分析(11)
  这问题有些棘手,因为答案太多了,而且每一种可能都是正确的。很明显,像埃里克·金斯利这样的狂热型乐高粉丝感兴趣的东西与琳达·倪这样的观看者感兴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同一个人也会因情景不同而怀有不一样的参与动机。某人,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变得很客观或者变得很烦躁。某种人之本性隐藏在社会行为中,它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那就是对沟通的渴望。

  为此,我们收集了一些商务人士以及普通风潮网民参与网络社交活动的原因。多数情况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但以下几种情况更为普遍。

  ? 维持友谊。Facebook是大家都已熟知的与人联络的社交网站。如果你关心闺蜜阿朱怎么安排生活,或者同事小王有没有通过考试,你可以上去查一下。阿朱和小王会在他们的个人主页上通知你,因为他们也知道你关心这个。

  ? 结识新朋友。我们曾经听说过一些网友沉迷于社交网站的故事。2008年,1/5的单身网民曾经浏览或参与过网上约会活动,而且这里面不仅仅是年轻人。6 Eons这样的单身网站就是专门迎合“五十知天命”的人,人气也很旺。

  ? 熟人介绍。就算你不是一位参与者,你的朋友、你的女儿,甚至一起喝酒的哥们儿,都有可能参与了。也许某人正在给你写E?mail,邀请你跟他一起加入风潮的行列,而你很快就会成为其中一员。

  ? 浮世因缘。遇到一个有趣的网站,人们就会在上面贡献点什么。如果你在一个网站上读到一篇评论帮你解决了某个问题,后来你又收到一封E?mail邀请你也写一段评论,你嘴上说“真见鬼”但还是心甘情愿地写了,特别是不管你要写一段评价还是点击一个按钮打上几颗星等功能都十分简单易用的时候。如果你希望未来的互联网能带来什么内容或服务的话,身体力行先,你的亲身示范会引导大家都跟着做。

  ? 公益心。人们奉献爱心,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他们在业余时间为社区服务,就像一名志愿救火队员。在本书后半部分你将读到一些令人惊异的传奇故事,一些人在社交网站里投入了数百甚或数千个小时,因为他们认定这是值得的。维基百科就是凭借着网民的这股热情成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在一个普通的网站里,就算只有1%的人贡献内容,也足以为其他访问者服务了。

  ? 好奇心。人性令人着迷。有些人性感,有些人有趣,有些人坦率真挚,有些人木讷愚钝。所有这些都会在互联网这个应有尽有的人性博物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网络里的人物远比电视里的那些角色更加异彩纷呈。

  ? 创造力。并非所有人都是摄影师、作家,但是对于那些有此天赋的人来说,Flickr、博客或是YouTube都是显摆的好地方。尽管你可能并不专业,但你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还有得到肯定以及建议的机会,从某种程度来说,给人们提供“作秀”的机会就是对创意最好的回报。

  ? 自我展示。在雅虎知识堂(Yahoo!Answers)以及Intuit?s tax网站的用户更愿意被人们视为知识型专家。自我展示推动了社交网站的发展,同时也促使大批博客的产生。人们在网上展示自己,并在社区里找到定位。

  ? 兴趣爱好。如果你的保龄球俱乐部、家长教师协会或者波士顿红袜队粉丝团已经在网上设立了根据地——无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总有些公司会把你作为目标客户——你可以参加社团并与臭味相投的人交往。你和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共同语言,加入他们的网上组织定将如鱼得水。

  有很多原因驱使人们参与风潮活动,关键不在于用心理学方法解读所有这些动机,而是鼓动用户和雇员跟你一起参加风潮运动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借力打力的招数,关键还是要理解风潮思维。企业在风潮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惹恼或轻视客户,而是企业能否完成一个有效的商业目标,熟练掌握方法,以及你应如何对待这一成果,并且证明风潮中的推广活动是值得的。

  第4章的内容就是为了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的。也许你决定加入风潮从而指导市场调研,也许你追求市场目标或销售业绩,或者你希望借助网络媒体节省开支,又或者想邀请客户为企业变革出谋划策。

  无论是哪种情况,开始行动吧。你需要的不仅仅是本章提供的这些数据,更需要一个清晰的风潮思维体系。这些我们将在第4章详细阐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0978.html

更多阅读

数码宝贝tri第四章 第29节:第 3 章 数 据 收 集(1)

系列专题:《麦肯锡三部曲2:麦肯锡意识》  第 3 章 数 据 收 集  在建立初始假设并确定证明该假设需要进行的分析之后,就该收集开展这些分析所需的数据了。这项任务很乏味,但却至关重要。坚持不懈地追求事实,是麦肯锡咨询顾问的

章鱼法则 第12节:第 3 章 二八法则(1)

系列专题:《麦肯锡三部曲1:麦肯锡方法》  第 3 章 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是管理咨询业甚至商业领域里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无处不在:销售额的80%来自20%的销售队伍;一个秘书20%的工作会占据他80%的时间;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

销售攻心术 第14节:第3 章 让他人畅所欲言的攻心术(1)

系列专题:《看穿你的对手:百发百中攻心术》    第3 章  让他人畅所欲言的攻心术    对方讲话时不要插嘴  假设一个人正讲得兴致勃勃时,你突然插嘴:“喂,这是你在昨天看到的事吧?”说话的那个人因为你打断他说话,绝对不会对你有

第36节:尽职尽责是你的使命(1)

系列专题:《职场宝典: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  第3章 品质习惯:优秀的职业精神造就成功  个人能力之外,工作中最关键的素质有这么几种:责任心、协作精神、专注态度等等。长远看,这些品质让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客户、为团队,更为自

声明:《社会化媒体分析 第36节:第3章 社会化媒体技术使用情况分析(11)》为网友夣毁三百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