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梦想 追逐铜炉梦



     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 陈巧生

  “既然答应了人家,再难也要把第一只铜炉做出来!”1972年,凭着对传统炉艺热爱的陈巧生,便立志发掘和传承中国铜炉匠人数百年积累起来的精湛工艺;

  “手中没有宣德炉是一种遗憾,为了给民族争光,我愿千锤百炼,让宣德炉重放光芒!”1982年,壮志凌云的陈巧生,恢复制作出第一台宣德炉;

  “传承与弘扬铜炉文化事业,必须后继有人,人才兴旺才行!”2012年,期盼铜炉文化“薪火相传”的陈巧生,收徒授艺,43名铜艺学子拜于门下。

  41年的铜炉生涯,陈巧生通过千锤百炼,吃尽万般苦头,钻研典籍著作,基本解开了宣德炉制作的秘密,用铸造宣德炉的失蜡法技艺,恢复了几百种经典宣德炉器型。“巧生炉”获得中国各大寺院主持、高僧和宗教界人士的认可以及民间炉友的喜爱。

  2010年上海世博会,16鼎“巧生炉”作为中国杰出传统文化艺术品的代表在世博会中国馆隆重展出。同时,“巧生炉”还作为世博国礼赠送给出席世博会开幕式的各国政商贵宾。

  2011年,陈巧生被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2013年,巧生炉博物馆在苏州相城区落成,作为中国首家铜炉文化主题博物馆,馆里陈列陈氏家族历代所藏古代铜炉珍品和近40年中陈巧生创作的近千鼎经典巧生炉作品。

  从第一只铜炉到1200多个款式铜炉

  作为铜炉世家的第三代传人,陈巧生8岁就跟着父亲陈如刚制作铜器。上世纪80年代,巧生家的铜器作坊在苏州齐门大街曾家角1号,也就是现在的平门府,大概是现在齐门大桥的位置。那时作坊规模很小,壮劳力就是陈如刚和陈巧生,做的铜器主要有铜火锅、铜盆、铜箱子等。因为人手少,所以各种活儿陈巧生都要做,既是学徒,也是工匠。

  巧生真正开始做第一只铜炉,是在上世纪1972年。有一天,陈巧生在苏州皮市街古玩市场闲逛时邂逅一位老友,老友问他能否做宣德炉,他毫不犹豫答应了。他自信地认为自家世代做铜器,虽尚未涉及宣德炉制作,但肯定能攻克。这一允,开启了他人生的艰辛历程,从此踏上了铜炉的痴迷之旅。

  虽然从小就喜爱铜炉的陈巧生,并不了解铜炉的制作技艺,从技术上讲基本上是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经过近600个春秋的断续,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国铜炉尤其是宣德炉制作的传统工艺基本失传,或无人问津。陈巧生由于小时候手中经过大量老炉,对老炉有感情、有感觉,便立志发掘和传承中国铜炉匠人数百年积累起来的精湛工艺。

  他第一次尝试做铜炉,远比当初想象的要困难几十倍。从开始构思到成炉耗费了近一年时间,这中间遇到了设计、铜料、打磨、雕刻等各种问题。由于温度吃不准,一部分铜水倒入模具便已冷却凝固,浇铸完只成形半个,反复试验都是同样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个难关,陈巧生一头钻研了化学知识与化学配方之中,经过近百次的失败,终于掌握了温度、铜料和化学元素的最佳配方,成功浇铸出了第一只铜炉。炉上有四只凤凰,寓意凤飞四方,光芒四射。当天晚上,全家人像过节一样,十分开心,做了8个菜,聚在一起喝了酒,祝贺陈家终于首次独自创意并铸成第一只传统铜炉。

  今年国庆前夕,记者走进位于苏州市相城大道666号中翔大厦18楼18006—18008室,陈巧生炉文化艺术馆让人眼睛连续“闪光”:这个艺术馆是陈巧生于2010年亲自创办,主要展示40余年来陈巧生所铸造的宣德炉、铜熏炉、铜手炉、印香炉、佛像、瑞兽、铜狮等铜炉和铜艺作品。至今,陈巧生已创作铜炉、铜器作品超过1200多个款式,展馆选取其中经典作品呈现出来,同时着重展示当年和当季的最高和最新作品,让今天的国人有幸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从宣德炉到巧生炉

  中国铜炉文化源远流长,到明代宣德年间达到巅峰。宣德皇帝亲自督造的铜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用黄铜铸炉的先河,又因其选材上乘,做工考究,款式大雅,而备受世人珍爱,其中铜香炉约3000件,史称“宣德炉”。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到庙宇寺院,宣德炉备受青睐。

  自宣德炉铸造成功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宣德炉”三字都是中国古代铜炉的通称。由于宣德三年所铸铜炉受到达官贵人的喜爱,在御制宣德炉停止铸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批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其中的仿制精品可与原批铜炉媲美,且价值不菲。

  陈巧生潜心研究宣德炉40多年来,经手的各类古炉超过千鼎,对古代官窑和民窑铜炉多有心得:“御制宣德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在中国青铜和铜器文化史上,更首次以作色工艺将铜胎外表赋予颜色皮壳。这一工艺开创了铜器作色的先河,令宣德炉可以历数百年依然宝光灿烂,将铜香炉制作到了中国历史的巅峰。”

  然而,宣德炉铸造技艺自明代起就已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更完全失传。直至上世纪70年代,陈巧生凭着对中国传统炉文化的一腔热情和家族三代铜器制作技艺,经过近千次试验,独自挖掘和恢复了数十道传统制炉工艺和原料配方。他的炉享誉藏界,又是名家亲做,对经济不够宽裕的藏家炉友,他常常以成本价相售。

  得知他的高仿宣德炉常常被当成真品在坊间买卖成交,他不再做老款宣德炉,一律改用自己的名款——“巧生炉”。有人劝他:“仿制宣德炉,你是高手,做得越多赚钱越多。”巧生回答:“制作铜炉,既要讲炉品,更要讲人品。我不赚没有良心的钱。”

  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尹占群介绍,在与巧生大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巧生与炉结缘,除了世家传承的因素外,还有两个情结:一是他对宣德炉的虔诚推崇。作为喜炉、爱炉、制炉的他,看得懂宣德炉,了解宣德炉在技术和文化层面达到的高度。巧生说,宣德炉是神品,后世也有仿得好的,但是只差一口气。为了这口气,他苦苦修炼、踽踽独行了40年。二是自找精神救赎。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亲眼看过成吨的铜炉、佛像、铜镜等珍贵古代铜制艺术品被熔毁,他也亲手熔化过许多罕见的稀世珍宝。至今他念念不忘,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松江县城,他应一大户人家之请,把一只双款宣德炉变成了主人家洗脸的铜盆和盛饭的铜铲。琢磨多年后他认定,那只炉是真正的宣德炉,款式规矩工整,炉身气度不凡,特别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宝色珠光,40年来再也没有见过。每念及此,他总是难以释怀,有一种深深的懊悔而自责。

  为了弥补这种憾事,陈巧生孜孜以求,将民国以来逐渐失传,在建国后完全失传的传统铜炉制作技艺全面恢复,并坚持用最佳的铜材、最传统的工艺和原料,制作当世最好的铜炉作品。人们都夸巧生制作的铜炉光泽漂亮、声音清脆,这是因为巧生制作铜炉有自己的特色:一是原料独特,除铜之外,还有银、镁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二是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炼4次,而巧生制炉炉料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同婴儿皮肤;三是闪金光,鎏金或嵌金宣德炉金光闪闪,给人一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直到如今,他都保持着这种习惯,力图以巧妙的构思、精细的雕刻、完美的作色,在精力旺盛的年纪创作出更多经典的作品,为后世留下更多文化珍品和文化记忆。

  从铜炉艺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铜炉技艺传承人

  陈巧生,字彦岐,号炉香居士,1957年生于苏州齐门下塘。世代以制作铜器为业,如果从光绪年间爷爷陈俊清算起,到陈巧生已是铸铜艺术的第三代传人了。巧生自幼就跟随父亲陈如刚学艺,到今天已经有56个春秋了。年轻时,因为酷爱绘画、制图、设计、雕刻等技艺,就对集铸铜艺术大成的“宣德炉”情有独钟。从16岁开始,父亲就同意他“单飞”,放心让他做铜匠手艺,一条小船,一副铜匠担,差不多走遍了江南的大小县城。今年87岁的陈如刚告诉记者,巧生最大的特点,是肯吃苦和善于动脑子。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陈巧生走进了铜炉事业的春天。国家重视考古与文物,博物馆也开放了。一次,他在博物馆里见到了久违的铜炉,才知道它叫“宣德炉”。与此同时,也看到了各种材质的博山炉,佛教的莲花香炉,乃至各种熏炉、印香炉(芸香炉)。但他对宣德炉最感兴趣,虽然对它的芳名是刚刚知晓,但对它独特的形貌、精致的内蕴、手感的体悟,岂止是似曾相识,而是早就烂熟于心了。

  陈巧生辞去在工厂上班的工作,一门心思扑在铜炉事业上。原以为制作宣德炉肯定有困难,但是,没想到在实际制作中却处处碰壁,步履维艰。十次试验有九次失败,难得有一次成功。他跑古玩市场,看大量书籍,终日冥思苦想,吃饭不香。夜晚卧床,干脆将铜炉模型放在床边,继续思考,如果灵感来了,就翻身下床,在模型上绣花般地刻啊、凿啊、雕啊、削啊,非弄得自己满意,方才罢手。

  凭着“吃饭不香、睡觉不甜”的韧劲,他每月创造两三个新品种。制作宣德炉的核心技术是失蜡法,共有17道铸造工序,道道都是“拦路虎”,其中2道工序最为复杂艰难,是他遇到的两只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制作母本(确定造型)和做皮壳(上色)。比如皮壳,书籍上没有具体记载,“做法”也早已失传。民间诸家仿制的宣德炉常在这一环节上“功亏一篑”。皇家的宣德炉体色多达47种,巧生经过千百次地试验、探索、总结,其中比较难以掌握的鳝鱼黄、藏金色、棠梨色、古铜色、青皮色、枣皮色、雪花金、黑漆古等十多种皮壳,巧生都已攻克。例如,调制大红袍色,他就用了雪蛤、朱砂、绿砂等十多种名贵中药材料。他不喜欢用化学原料进行配方,因为温度的不同,炉的体色色泽往往不一致,影响铜炉外观的魅力。在实践中,巧生还创造了其他好几种新颖别致的色彩。

  凭着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顽强毅力,他有8年时间没有出过家门,硬是用汗水、泪水、血水恢复制作了1200多个品种型号的宣德炉。他仿制的宣德炉,无论是整体造型、内在肌理,还是外部色泽、细枝末节,都透露出独特的魅力,被公认为一流的作品。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师、观复博物馆创办人、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见了巧生的铜炉,高兴地说:“这个炉做得相当好。历代仿制的宣德炉,很少能与巧生炉相比。”并赞叹道:“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

  在全国号称收藏重镇的北京、西安、天津、上海等地,巧生炉受到藏家们一致的追捧。在台湾,收藏家们更无不以收藏巧生炉为荣。

  为了让铜炉技艺后继有人,2012年6月,在苏州阳澄湖畔的圣堂寺,陈巧生将跟随他学艺多年的43位求艺者正式收为弟子,愿意把自己苦心钻研制作铜炉的独特秘籍传授给弟子们,让中国的铜炉文化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追逐梦想 追逐铜炉梦
  2012年11月,苏州元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陈巧生便决定入驻园内,将原来“养在深闺”中的铜香炉搬出来,创办巧生炉博物馆,让现代人了解传统铜炉文化和香道文化。

  现在,陈巧生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他除了创新铸造“巧生炉”外,还经常抽出时间待在博物馆里,向前来参观的观众讲述每个铜炉背后的一段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101.html

更多阅读

厦门游记2:鼓浪屿日光岩、菽庄花园和皓月园

告别了坑爹的导游,我终于自由啦!买了日光岩、菽庄花园等的联票共计100元,我首先兴冲冲地奔着日光岩而去。山脚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日光岩寺。这里香火旺盛,前有水后有山,不知是否是个风水宝地?门口设置的铜炉和喷泉另外我注意到,这间寺庙的

解读佛诗佛词: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11~24节 白落梅

第11节:请和我,在红尘相爱一场(1)请和我,在红尘相爱一场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佚名携着清秋的烟雨去了山中寺院,不是为了赶赴某场约定,只是想去。青石铺就的小径,长满了积岁的苔藓,细雨还有伶

青铜时代的铸造技术 青铜时代与铸造

1928 年开始发掘殷墟时,由于遗址中曾出土过孔雀石和坩埚片等遗物,有人认为遗址区内有冶铜遗存。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掘,诸如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陕西周原、洛阳北窑等地商周都城遗址中发现的青铜业作坊址,都是铸造作坊。因为这

声明:《追逐梦想 追逐铜炉梦》为网友扌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