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5)

 第40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5)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但是,大部分对立竿见影的技巧进行的研究都集中在两条原则:把脚插进门里,让门摔在脸上。

  在1960年代早期,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翰逊?弗里德曼和斯科特?弗雷萨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的关于劝诱的研究。⑨ 研究者先是随机地打电话给150多名妇女,假装自己是加利福尼亚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研究者询问妇女们是否愿意参加一种名叫“指南者”的家用产品使用状况的调查。由于这种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它需要彻底的调查,因此,研究者问道,是否愿意让一支由六个男人组成的检查队亲自登门,花几个小时对她们的橱柜进行彻底的检查?检查内容涉及每一个物品储存区,将能够摸到的所有肥皂、餐具洗涤剂、清洁剂和漂白剂进行分类放置。也许毫不奇怪,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妇女同意接受这种繁琐的检查。不过,这只是实验的一部分。研究者还给另一组妇女打去了同样的电话,但是这次,研究者并没有一口气提出所有的请求,而是先询问妇女们是否愿意参加一项家用产品使用状况的电话调查,几乎每个接到电话的妇女都同意了。但是,三天以后,研究者给妇女们打去了第二次电话,询问她们是否愿意让六个男人组成的检查队登门检查她们的橱柜,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妇女表示同意。

  在一项后续实验中,同样的研究团队又想看看他们是否能劝说人们在花园前面竖立一块大型告示牌,上面写着“小心驾驶”。尽管竖立这个告示牌显然是为了警示驾驶者在住宅区域内减速,但几乎没有住户接受这个请求。于是,研究者们劝说第二组住户竖立一块只有三平方英寸的小告示牌,几乎每个人都同意了。两周后,研究者回过头来询问这些住户是否愿意把小告示牌换成大告示牌,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76%的人表示没有异议而同意了。

  这些实验证明了“把脚插进门里”这个技巧的力量。人们在已经答应小请求的情况下更容易答应大请求。四十多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一技巧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都有效。⑩ 比如,先让人们适量地捐款给慈善机构,接着就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捐款额要求。先让员工同意工作条件做小幅度的改变,就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更大的改变。先让人们使用节能型灯泡,就更可能让他们接受全方位的节能生活方式。

  最后,研究者们有时并不急于把脚插进门里,而是先鼓励人们把门摔在他们脸上。把脚插进门里这个技巧旨在得寸进尺,把小请求逐渐升级为大请求。而让门摔在脸上这个技巧却是先提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请求,在得到人们坚定的拒绝之后,再转换成人们较能接受的更为温和的请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2314.html

更多阅读

第55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20)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那么,这是不是说所有的表扬都有害呢?到目前为止,我只描述了穆勒和德维克实验中三组孩子中两组的情况。实际上,还有一组孩子得到了真实的反馈“干得好,你答对了80%”之后,也得到了一句简

第54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9)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实验者表扬一组孩子说他们一定是非常聪明才能解答出这么多谜题,对第二组孩子则保持沉默。按照一些励志类书籍的说法,仅仅几秒钟的赞扬就会对孩子产生戏剧性的影响。实验结果也显示

第53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8)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参加音乐课程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聪明。但是,很难说清其中的因果关系。有可能音乐课程使孩子变得更聪明,也有可能聪明或有天赋的孩子更喜欢上音乐课。几年前,心理学

第52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7)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记者们迅速报道了这些发现。《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艾里克斯?罗斯提出(毫无疑问是语气坚定的)他们已经科学地证明了莫扎特是比贝多芬更为出色的作曲家。然而,一些作者很快开始夸张了

第51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16)

系列专题:《戳穿“心灵鸡汤”式的励志谎言:59秒》  最后,心理学家桑德拉?穆瑞和约翰?赫尔姆斯的研究表明,甚至只是一个词汇也可以使婚姻关系焕然一新。⑨ 研究者采访了很多人,请他们说出自己配偶的优点和缺点。接着,研究者跟踪调查了一

声明:《第40节:决策:对社会和谎言的判断力(5)》为网友心静自然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