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长期以来,中国以国内的廉价要素资源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来贴补外国投资者和消费者,以压制国内的通胀压力,事实上是为缓和全球的通胀压力作贡献,但甚至一度还被指责为向全球输出通缩。中国在获得一个超高速增长的同时,事实上也承担了全球经济调整的高昂成本。

 第37节: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2)
  中国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必然抬高全球的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最终还要提升整个中国制成品的价格。有人担心这会引起中国产业的外移,我以为是杞人忧天。中国近些年来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的大幅改善已经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出口贸易的交易成本,中国人口红利因素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消退,有效劳动成本(特别是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产业工人)还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加之中国经济庞大的纵深(广袤的中西部能够承担产业转移)等,都决定了中国的贸易条件不会随着中国商品价格上涨而恶化,反过来,这些因素又恰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谈判的筹码。

  中国要素资源以及制成品价格上涨可能导致美国贸易赤字恶化,必然倒逼着美联储做出利率调整,全球的需求以及中国外部的流动性都会自然减少,中国出口需求也将减弱,国际收支失衡得以改善,资产泡沫膨胀的压力也会反侧自消。这种调整完全有别于所谓名义汇率的机械升值,因为资源要素价格上升的利润不是在外资手中,主要是使中国企业受益,最终同样能够达到倒逼我们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并且还有利于启动国内消费。

  面对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一复杂的关键期,政策的制定者们必须要树立全局的观念、动态的思维和全球的视野,当前物价上涨、信贷投资扩张、内需不足、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激增等所有这些矛盾的因果乃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独立存在。制定政策时不能割裂和单立出其中某一个局部,必须动态地把握内外失衡之间的相互交织、相互转化。中国的确是到了应该抛弃简单地围绕投资和通胀而进行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调控模式了,如此不仅是继续为全球经济调整单方面"买单",自己也很可能被动地在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中慢慢地倒下。

  2007年9月5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8091.html

更多阅读

第37节:善读“无字之书”(2)

系列专题:《迁升宝典:优秀员工必备的10种能力》  你的实践能力如何?你在工作中有哪些实践心得?在一张白纸上按步骤写下以下内容:  在实践的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它们对你的工作有哪些帮助?请写下来;  你有没有因为恃才傲物而错失

第37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13)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对于地震模式,过去比较偏重于地壳板块运动的研究,但是近来开始注意天体运行是否对地壳活动产生影响。例如2008年9月11日,印度尼西亚地震与日本地震相继发生,只有20分钟间隔,国家地震局

第34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10)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第二节 地壳活动频繁  (1)2009年上半年,全球密集发生超过6级以上的大地震  包括(以下为不完全统计):  1月4日,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群岛北部发生7.7级地震。  1月4日,阿富汗兴都库什

第33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9)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c)“居安思危”可以说是面对2012时期最首要具备的心理建设,提醒自己,无常其实离我们很近。台湾《商业周刊》第1137期《失灵!看不见的5%》一文中提到:对于这些百年罕见的“异象”,有人选

第31节:如何积极应对变动的地球课题(7)

系列专题:《拯救你心灵的方舟地图:2012心灵重生》  (d)建立全中国、亚洲、全球的防灾救灾救难机制。台湾的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说:由于全球暖化,世界气候变得异常极端,不是大水灾便是大旱灾,不是大地震便是大海啸,不然便是人为危机(如金

声明:《第37节: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2)》为网友看大伟人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