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9)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我这个想法从何而来呢?曾经有一个时期,在欧洲各发达国家,开展了反对全球化的运动。每当召开国际会议时,就会有很多人举行游行示威。最初我不明白他们在抗议什么,后来才晓得,他们反对“在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人们身上强加美国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这就是全球化不好的一面。他们的诉求让我恍然大悟。

  在这以前,我一直相信美国这个国家非常了不起,“在全世界范围内行善,伸张正义”,但现在我有了疑问。我不清楚是我变了,还是美国变了。但从世界和平,从人类应该互助友好、共生共存这一角度看,我感到现今美国的许多做法是不对的,是不正常的。

  “自由”和“民主”不过是招牌

  梅原

  我比稻盛先生大七岁,战争结束时,稻盛初中一年级,而我已进了京都大学。当京大的入学仪式结束、回到爱知县多郡内海町的老家时,我的红纸(招兵令)到了。战争期间我已进入了青春期,战争结束时我在熊本的乡下。因为受了旧制高中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对日本军国主义、对战争抱着怀疑的态度。“为了这场战争,有多少日本人必须去死呢?”“我自己也会被迫当兵赴死。”我终日抱着痛苦度日。

  战争结束时,许多日本人都因战败感到沮丧,而我正相反,我对“战败救了我一命”这种感觉更强烈了,同时,对美国强加的民主主义我也充满了怀疑与抵触。战后一段时间,我对政治漠不关心,抱着虚无主义的态度。

  美国是近代欧洲思想的忠实继承者,而创造了近代文明的欧洲人,如今却在怀疑欧洲的基本思想。结果是,许多欧洲人热心地参与解决环境问题,而美国的大多数人直到现在还相信,近代的欧洲思想是绝对正确的。这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19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9)
  在第1章里已经提到,近代思想的特征,第一,是对科学的信仰,把自然当做人类的奴隶来驱使,进而无止境地追求人类生活的富裕。可以说,这就是美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实用主义思想发源于美国,这一思想也是出于对科学技术乐观的信仰。

  第二,就是刚才稻盛先生所谈到的“自由”和“民主主义”。人们认为,依据民主主义思想通过选举选出议员,由他们来管理国家是最妥当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8142.html

更多阅读

第33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3)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抑制浮躁、陶冶  精神的古典音乐  稻盛  我和妻子曾一起观看了《日本武尊》,确实很受感动。正如先生所言,这种宣扬“善”的节目,不仅让人们获得艺术的享受,而且作品的核心是

第32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2)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还有,近来的电视连续剧,表演憎恨、妒忌等丑恶感情的东西很多,看了心里就很不舒服。现在只好通过有线电视,看一些我喜爱的历史剧。因为坏人受到惩罚,看了心情就舒畅。历史剧之外的庸

第31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1)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然而,当自然主义文学兴起的时候,利欲熏心的主人翁一个个登场了,善的价值完全不提了。连漱石自己也渐渐受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后期的作品《道草》、《明暗》中,也不强调善的价值

第30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0)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动物在吃饱以后就不再涉猎,但是人类在懂得储藏的办法以后,即使东西吃不完,也想要的越多越好。这种欲望的膨胀,让象征母爱的“利他之心”变得淡薄。用教育的方法将“利他之心”呼唤

第29节:拯救人类的哲学(29)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利他之心”是生物的本能   梅原  道德心的源泉,按照孟子的说法,在于“恻隐之情”。看到小孩快要落井,人出于同情,很自然地伸手救助,这就是所谓“恻隐之情”,是道德心的根源。 

声明:《第19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9)》为网友风一吹就散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