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7)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欲望的无限解放”是近代文明的本质

  梅原

  怕中止经济增长,也要考虑人类永续的发展。”这种主张在当今世界是禁忌。然而,处于实业界第一线的稻盛先生勇敢地说出了实话,而且因为他置身于现实的经济活动之中,所以他的意见很有说服力。

  在文明的历史上,曾经号称“不灭的大帝国”的罗马帝国,不到400年就灭亡了。现在流行“狗寿”(Dog Year)的说法,指当今社会变化的速度是百年前的7倍,近代文明已有300年,所以,什么时候灭亡已不足为怪。

  近代文明的特征,是这种文明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历史上,古埃及文明灭亡后有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灭亡后有罗马文明,罗马文明灭亡后又出现了西欧文明及伊斯兰文明等,新的文明接二连三兴起。然而,现在这个文明扩展到了全球,关系到所有人类的存亡。

  近代人发明了科学技术,这一点非常伟大。那以前,虽然也有“科学”这个概念,却没有“技术”这个词汇。这个词汇源于“征服自然”,它的鼻祖是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在这里“我”是绝对的,自然不过作为“我”面前的对象物而存在,而自然依照数学和物理的法则形成,客观地认识这些法则,就产生了科学。这就是诞生在西洋的科学技术文明。

 第17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7)
  “征服自然是人类最大的幸福”——一种全新的价值观诞生了,而近代文明使这种价值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自然成了人类的奴隶,“加紧压榨奴隶就能增加财富”,进而依照这种思想创建了新的社会体制,并带来了繁荣。

  同时,没有及时引入近代文明的亚洲和非洲的多数国家则沦为了殖民地,被所谓“近代文明之父”的欧洲诸国所统治。因为科学技术既是经济力也是军事力的根源。

  与此相对照,明治时代的日本,及时引进了欧洲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同时在日本人中,也滋长了“征服自然就能增加财富”的观念。美国和日本从欧洲引入了对自然科学的信仰,促进了本国的发展,其发达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欧洲诸国。这个信仰最强烈的首推美国,其次是日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8144.html

更多阅读

第33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3)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抑制浮躁、陶冶  精神的古典音乐  稻盛  我和妻子曾一起观看了《日本武尊》,确实很受感动。正如先生所言,这种宣扬“善”的节目,不仅让人们获得艺术的享受,而且作品的核心是

第32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2)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还有,近来的电视连续剧,表演憎恨、妒忌等丑恶感情的东西很多,看了心里就很不舒服。现在只好通过有线电视,看一些我喜爱的历史剧。因为坏人受到惩罚,看了心情就舒畅。历史剧之外的庸

第31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1)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然而,当自然主义文学兴起的时候,利欲熏心的主人翁一个个登场了,善的价值完全不提了。连漱石自己也渐渐受了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后期的作品《道草》、《明暗》中,也不强调善的价值

第30节:拯救人类的哲学(30)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动物在吃饱以后就不再涉猎,但是人类在懂得储藏的办法以后,即使东西吃不完,也想要的越多越好。这种欲望的膨胀,让象征母爱的“利他之心”变得淡薄。用教育的方法将“利他之心”呼唤

第29节:拯救人类的哲学(29)

系列专题:《经营与哲学的智慧碰撞:拯救人类的哲学》  “利他之心”是生物的本能   梅原  道德心的源泉,按照孟子的说法,在于“恻隐之情”。看到小孩快要落井,人出于同情,很自然地伸手救助,这就是所谓“恻隐之情”,是道德心的根源。 

声明:《第17节:拯救人类的哲学(17)》为网友思憶漫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