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改变他人想法的十二个妙方(1)

 第40节:改变他人想法的十二个妙方(1)


系列专题:《顶级成功学大师的箴言:做最好的自己》

  美好的人生

  《美好的人生》是戴尔·卡耐基的重要著作之一。最早是1936年出版的《人性的弱点和美好的人生》一书的一部分,正是该书使卡耐基开始享誉世界。后来修订再版时将本书内容以《美好的人生》为名单独出版。本书自1936年出版以来深受欢迎,迄今为止,销量已突破1000万。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出版过这本书,影响了几代青年人的人生选择。

  第一章 改变他人想法的十二个妙方

  勿逞口舌之能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宴会,席间,坐在我身旁的来宾引用莎士比亚的一段话,讲了一个非常幽默有趣的故事。

  但那人却一口咬定那段话是引述自圣经,当时我一听到他这么说,立即有股表现自己重要性与优越感的冲动,并当场提出异议。

  "什么?那是莎士比亚说的?那怎么可能?太荒谬了!那段话明明是《圣经》里节录出来的,我再清楚不过了。"那位说故事的先生情绪很激动对我进行了反驳。我的左边坐着法兰克·贾蒙先生。他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对莎翁的著作颇有研究,所以我也就决定由贾蒙先生来裁定孰是孰非。结果贾蒙先生却在桌下偷偷踢我一脚,然后说道:"戴尔,你错了,这位先生说的没错,那是《圣经》里的话。"

  当晚回家途中,我问贾蒙先生:"法兰克,你怎么也会弄错,那句话明明是莎士比亚说的啊!"

  "当然是!"他毫不考虑地应道:"是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的句子。问题是咱们受邀作客,又何必要证明那个引证错误,叫他难堪呢?就算你指正他,他是否就会因而对你产生好感呢?他又没征求你的意见,你何必硬要浇人冷水?不管是什么场合,你都该切记一件事:要避开过度尖锐的冲突。"

  "永远避免跟人冲突。"当初说这话的贾蒙先生,如今早已作古,但这个教训,我却是至今仍深记心底。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个好辩好争的人,小时候跟哥哥争,进了大学之后,我还特别选读逻辑辩论学,并经常参加辩论比赛,后来还曾在纽约开过这门课程,招收学生讲授辩学,然而到头来我所得到的唯一结论却是:不论何种辩论,上上之策还是设法避开它,视之为毒蛇猛兽,能避多远,就避多远。

  不管何种辩论,十之八九结果都是没有结果,徒然使正反双方更坚持自己的看法。你绝不可能从辩论中得到真正的胜利,不论辩赢、辩输,到头来你都会失去某些其他东西?此话怎讲呢?如果你以压倒性的辩才,将对方驳斥得一无是处,你固然是洋洋自得,逞一时之快,但对方呢?你使他处于劣势,使他的自尊受创,他仍对你充满敌意。

  泛美人寿保险公司对其业务员,有着一项恒久不变的训练方针,那就是:"永不与客户争辩"。

  富兰克林曾说:"据理力争,偶然或许能让你得到一些胜利的快慰,但那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佛家常说:"化解仇恨的唯一力量,绝非仇恨本身,而是爱。"

  而误会的化解,也绝非争辩所能做到,必得经由谅解、安慰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才有可能化暴戾为祥和。

  当你遇到恶人挡道时,最聪明的方法,就是避开他,别跟他为争路而起冲突,如果被他咬伤了,就算你最后杀了他,你的伤口仍将存在。

  所以,要想改变他人的想法,千万记住:避开一切不必要的争论。

  说服他人的良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9866.html

更多阅读

第40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37)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赌场赢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赌客难免侥幸、贪婪、不服输,以致嗜赌成瘾。  如果你相信小赌怡情,请同时牢记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的箴言:“一个人如果不能平静地面对自己的损失,就会参与到

第27节:改变对方认知的三个步骤(3)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环境的影响力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认知,随之态度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心理学家曾对一所学院的女生进行过长期的追踪研究,最后证明,这些富裕和保守家庭出身的女大学生在大学里形

第25节:改变对方认知的三个步骤(1)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改变对方认知的三个步骤  我们已经知道,人既是认知的制造者,同时又被认知所支配。要改变他人的态度,前提是要改变他人对问题的看法和认识。那么怎么改变呢?  权威的运用在这里可能起到一

第24节:改变他人态度的DLARB法则(3)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他用抛硬币的方式,指派一些学生做狱卒,另外一些扮作犯人。前者分给他们制服、警棍、哨子等,后者穿上犯人的衣服,进入牢房。  在经过一天的扮演之后,他们都纷纷进入了角色。狱卒开始贬损犯人,

第23节:改变他人态度的DLARB法则(2)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可见,事实上人们并不能深刻觉察出影响自己行为的认知过程。所以,改变对方的认知过程,重新组织认知,改变他们的态度,也不是一件难事。  L=love,爱心  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

声明:《第40节:改变他人想法的十二个妙方(1)》为网友穿过世界去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