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一个中国梦的破灭?(一)



 如果没有发生今天的被拘查事件,黄光裕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最佳代言人

  本刊记者 默少克

  不论怎么样,还是有一些事情已经明确或者正在明确:黄光裕出问题了,事情有关二级市场操控、国美股票停牌、预计将会有报复性下挫,黄光裕的出事甚至会影响整个中国家电业的格局,有消息说已经有家电厂商停止向国美供货了,又有家电厂商出声明说永远和国美在一起,要相互支持共度难关……

  在此之前,黄光裕扮演的角色是中国梦的一个完美阐释者。他从广东汕头一个穷山村的农村孩子,一个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的跑单帮的“个体户”,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成为这个国度里最富有的人。

  今天,这美好的一切似乎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中国梦

  所有的故事都要回到邓小平的决策上去,当中国决心和世界接轨,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资源配置的机制问题时,黄光裕和他的同道们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1980年代中期,17岁的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哥哥黄俊钦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进入北京,在做了半年生意后,最终选择在珠市口经营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1987年1月1日,正式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在这段近似传奇的发家史中,没有人知道黄氏兄弟白手起家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当黄光裕戴上“首富”的桂冠接受人们朝拜时,各种传言随之兴起,很多人都说他是靠走私起家的,“原罪”的包袱始终和他相伴。

  黄光裕似乎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当然他也没有承认,他只是说自己在北京开店的钱来自在内蒙做生意的积累。至于为什么以及怎么样,没有人清楚。好在中国人有着英雄不问出处的雅量,以及对现实心照不宣的理解,大家充分理解了黄光裕发家的不易。

  国美在经营之初便开创了很多业内先河: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

  撰写过黄光裕传记《105亿传奇》的吴阿仑曾经用三个转折点总结黄光裕的国美帝国发展历程:

  1993年黄光裕与哥哥黄俊钦在共同经营了6年电器生意后,开始分家。房地产业务在内的资产归哥哥黄俊钦,日后他创办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恒基集团。黄光裕则固守电器零售业,并于这一年开了多家门店,统一命名为“国美”,他还招聘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后来为国美电器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核心成员张志铭、李俊涛、何炬、华天等人,即于这一段时间被黄光裕邀请到国美。

  1997年,国美电器实现全面的产品销售转型。从以前的进口电器为主,转变为以销售合资、国产品牌电器为主。这个转变抓住了中国家电制造业国有品牌崛起的潮流,以前是进口电器唱主角,且供不应求,1997年以后,外国家电品牌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工厂,而以长虹为首的国产家电品牌纷纷崛起,且拉开了价格战序幕,中国家电制造业开始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国美将以前自己的经营理念予以调整,迅速建立起一套“供过于求”时代的销售策略。取消中间代理商,缩短中间链条,直接向厂家进货,这为国美的低价建立了坚实基础,而低价又成为对抗传统销售业态、吸引消费者的根本因素。

  1999年,国美走出北京,进入天津和上海,进而又进军全国,将“国美模式”复制到一个个大中城市,所到之处掀起巨大波澜,引发一场场家电零售领域的革命。

  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004年挑选黄光裕成为首富的做法,让胡润颇为得意,在他看来,他找出了中国的山姆·沃尔顿(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

 黄光裕:一个中国梦的破灭?(一)

  至少山姆老先生和黄光裕这位后辈都发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且发扬光大——面对同样的商品,人们总是喜欢便宜货。

  国美以低价作为不二法门,迅速打开了每个地区的市场。国美每到一个城市,都将本地家电零售市场的平均价格拉低10%~15%,这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然是难以抵挡的诱惑。而对厂家来说,尽管传统商场及代理商纷纷要求厂商对国美断货,但国美越来越强大的分销能力,是大多数生产能力处于过剩状态的厂商无法拒绝的。

  “讨好两头,排挤其他渠道”成为国美这一新型业态势如破竹的天然优势。在生产过剩时代,国美已经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个在传统大商场之下寻找“掉在地上的饭粒”的小电器贩子了,它已经成为挑战传统渠道的新势力。

  正是在这样的狂飙突进下,黄光裕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他不但是财富英雄,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他让中国的大中城市居民把购买电器的第一选择更多地留给了他的国美,他也让曾经在中国商界呼风唤雨的生产厂商们成为自己的附庸。

  2004年2月24日,家电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峰会—“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由国美电器在京主办召开。中外巨头一呼百应、会聚京城,以至于仅主持人介绍来宾就用掉了整整20分钟。

  黄光裕在这样一个巨头云集的大会上,态度鲜明地说道:“假如大家永远处于互相利用、互相猜忌的状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国美不跟我做我跟大中做,大中不跟我做我找国美做,都不跟我做我跪下来求大家做,然后我再想办法报复,这就将是恶性竞争循环。在如今厂家、商家谁想把谁挤垮、谁想把谁控制在手心之中,可能性都是不大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加强互信和真诚度,减少排斥与不信任,为长远发展设计努力的方向,来整合咱们之间的关系。其实咱们谁也离不了谁,况且你若拿我黄光裕平衡我的对手,我就有办法去平衡你的对手。”一席话说得场上场下鸦雀无声。

  他甚至底气十足地这样说道:“很多人跟我谈,说‘我成本很高,没办法我不能给你这个利润或者不能卖这个价钱’,但为什么别人同样的产品甚至比你好也能做到这个价位?这就是你的问题,是你适应能力的问题,而不是我给你让位的问题。不是你水涨船高,我就应该不挣你钱,而是你的成本高于你的同行,你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此后,他的家电帝国版图扩张得越来越让人瞠目: 2006年11月1日国美电器宣布以52.68亿港元“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目前看来,这也是家电史上最大的一宗连锁企业并购案。永乐电器的董事长陈晓干脆就成为他的前对手黄光裕的CEO。

  2007年12月14日晚间,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将以36亿元的价格通过第三方曲线收购大中电器,并且全面接管大中电器的业务。

  2008年3月3日,三联商社公告称“山东龙脊岛公司已经成为其最大股东”,这意味着山东最大的本土家电连锁卖场被国美纳入旗下。

  拥有骄人战绩的黄光裕自然成为外界瞩目的焦点,外界给了他无数的奖项。2006年,美国《TIME》杂志评选他为“对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个人”,和他同时当选的还有中国总理温家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2494.html

更多阅读

其进锐者 其退速 黄光裕:其进锐者 其退速

一直以来,黄光裕的财富之路超乎寻常的畅达。36岁时就已蝉联中国首富,2008年10月7日,39岁的黄光裕以430亿元的财富总额第三次登顶《2008胡润百富榜》榜首。然而,就在坐上中国首富宝座40天以后,黄光裕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理由是涉嫌洗钱、

黄光裕:创建中国首家“连锁家电超市”

1985年,年仅16岁的黄光裕跟着比他年长三岁的大哥黄俊钦远走他乡,闯世界去了。   起初,黄光裕跟着大哥黄俊钦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虽然做成了几笔生意,也赚了一点钱。但他并不满足,为了寻求更大的   发展空间,他在内蒙古呆了不到一年便

国美董事长兼总裁黄光裕:一个偏执的进攻狂

2005年10大“首席偏执官”   撰文:吴阿仑   黄光裕 国美集团董事长、总裁   2005年,是中国首富黄光裕旗下的国美家电连锁帝国历史上空前狂飙突进的一年。这一个年份将被作为国美又一个关键点被记入其发展历史—不管国美的未来

2016年品牌价值评价 如何评价中国服装品牌的价值?(一)

      两年前,庄吉品牌在温州曾借品牌质押,先后获得6亿多元的贷款,完成品牌的迅速扩张;到了上海,恒源祥用同样的办法找到银行,却并未得到这样的贷款数目,原因是“恒源祥”品牌的价值难以被银行认定。那么,如何评价服装品牌的价值?如何

黄光裕:身陷囹圄,卖地求生?

2008年12月,在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安排下,黄光裕得以与黄秀虹以及王俊洲、魏秋立等国美电器高管进行了沟通。当时,黄光裕就交代了处理部分鹏润地产项目的决定,而国美商都是重中之重。”   黄光裕鹏润系资金面吃紧   黄光裕出事后,ST三

声明:《黄光裕:一个中国梦的破灭?(一)》为网友不必亏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