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做吞咽的动作、苦笑或舔舌头给人传达的信息是—对方目前正处于紧张状态。(干燥的嘴唇通常代表忧虑,但是一些药剂也能产生这种副作用。)然而,形体语言有时候是很难掌握的,因为它既可以传达真正的信息,也可能被一些人所利用,借以传达错误的信息。一方面,某人看起来好像生病了,这个信息或许是真的;焦急的人在说明情况时一般会很激动,因为他们的确对现实感到不安。另一方面,一个老练的骗子在说谎话时也可能使用一些形体语言,如直视对方的眼睛等,以便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话。所以,只有知道了真相,你才能辨别形体语言的真伪。

  微笑通常会传达出一种高兴的信息,然而,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的。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认为,微笑是了解人们思想的窗口。他还列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发自内心的笑代表真正的快乐;轻蔑的笑,嘴唇是闭着的,并向一边撇着,这也代表着厌恶;而忧虑的笑,则是嘴唇周围的肌肉水平朝向耳朵。笑对反映个人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第55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4)
  我们可以根据埃克曼列出的表举出更多的例子:苦笑是试图克制一下自己的紧张感觉,苦笑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很简单的露齿一笑。我们可以把个人的情绪通过微笑表达出来。听者的微笑给我们的感觉比通常用的“啊啊”的回应要好得多。我们可以通过假装微笑来掩饰自己的情感,以便继续和人交谈。

  在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

  (1)你是否在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不眨眼地深情地看着对方)?

  (2)你的身体是否正向对方倾斜?

  (3)你是否向对方展示出一种开放的姿态?这3种形体语言都表示你对对方产生了兴趣。

  形形色色的姿势,如点头、耸肩、眨眼、扳弄大拇指、打响指等等都属于非语言的表达。由于文化的差异,同一种姿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其不同的含义。在美国,低头表示惭愧或内疚,然而在日本,它却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在美国,在太阳穴附近旋转食指表示某事物或行为很疯狂,然而在丹麦,这种手势则表示对别人的表演不满意。因此,了解同一种姿势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知识有特殊的文化烙印,你所处的环境和对知识的要求是很重要的。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曾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赞许。他没有期望得到回应。在中国竖起大拇指就像在美国发出嘘声喝倒彩一样(giving“the bird”)①。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7年访问美国,当他讲到哈佛大学时,也竖起了大拇指。你可以确信他想用这个手势明确表示一种友好的姿态。

  在观察人们的姿势时,要留意说话者的手势是否与其讲话内容相协调。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确信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人们在无意中作出的手势常常表示特别的意思—信息的真正含义。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说“是”的同时点头,那么其真正的意思绝不可能是“不是”;如果一个人在讲话后点点头,那么其真正的意思是希望得到听的众赞同的表示。当一个人在用平静的语调讲话时却用手指着你,你可能会对这种言行不一致的行为感到疑惑。

  法国哲学家西蒙·威尔曾这样描述过沟通:“两个犯人通过敲击牢房的墙来进行沟通。虽然墙把他们隔离开,但是他们却把墙作为沟通的工具。”

  的确,“沟通”是一个很简单的词,但它却有丰富的含义和多种表达方式。

  在这篇像日记一样简短的描述中,我已经把这张“沟通范围”地图的最重要的部分呈现给大家,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已经远离了抱怨。我们看到了一条和以往不同的理解他人的途径,我们将继续走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5854.html

更多阅读

第55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做吞咽的动作、苦笑或舔舌头给人传达的信息是—对方目前正处于紧张状态。(干燥的嘴唇通常代表忧虑,但是一些药剂也能产生这种副作用。)然而,形体语言有时候是很难掌握的,因为它既可以传达

第54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当你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你就可能拥有最有效的沟通。有趣的是,多数人会把积极听讲、努力思考的人当做最好的沟通者或健谈的人—即使他们说得很少。  如何才能掌握这种积极的沟通方式呢?

第53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表达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情感状态。当我们感到自然、自信或高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给别人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但是,当我们感到疑惑或困惑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在别人面前尽显

第51节:不抱怨,拯救身边习惯(5)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无论你是黑色、白色、黄色还是棕色人种,无论你是天主教徒、新教徒还是穆斯林信徒,无论你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无论你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无论你

第50节:不抱怨,拯救身边习惯(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实际上,任何团体都可能成为轻浮的方式所攻击的对象:金发碧眼的女郎、律师或心理学家、婆媳之间的关系等等,它们都可能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这些嘲笑是以偏见和推理性的抱怨形式为基础的,

声明:《第55节:不抱怨,学会与人沟通(4)》为网友渐无倾城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