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1)

 第50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1)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安全透视:猎杀“中国龙”》

  肆 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两个力量,任何一个力量都强大无比,如果两个力量的结合,当然会所向披靡。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发展越是深入,对信用的要求就越高。为减少投资风险,增加市场透明度,信用评级应运而生。信用评级是指专业机构对债务人就某一特定债务能否准时还本付息的能力及意愿加以评估,分为资本市场、商业市场及消费者等三类评级,其中资本市场评级处于核心地位。长期以来,穆迪(Moody?s,美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美资)和惠誉国际(Fitch Rating,原为美资,现为法资控股)位列国际资本市场评级“三甲”,但是惠誉在市场份额、赢利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方面远逊于穆迪与标普,因此国际资本市场评级的话语权实际是“两强垄断”。“两强”在部分减少投资风险、增加市场透明度的同时,推行美国价值观,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成为美国强权的一个新工具。近年来,三大评级机构在中国异常活跃,明里攻城暗中掠地,中国信用评级业正陷入被外资评级机构掌控、垄断之中,其活动往往超越一般经营性领域,直接威胁中国的安全。

  三大评级公司受到广泛质疑

  美国信用评级制度运作已近一个世纪。美国商法规定,评级公司属于一般股份公司,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监管,为保证评级的公正与客观,“向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情报”,评级公司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主要是独立于政府机构之外;同时,评级公司虽对股东负责,但当股东与大众利益冲突时,必须优先考虑大众利益。因此,独立、公正、客观与科学是信用评级公司存在的前提与基础。但是,三大评级公司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早就受到广泛质疑。

  三大评级公司并不独立 第一,政府给予特权。SEC奉行“评级公司的地位应由投资者予以确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并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限制”。1975年SEC认可穆迪、标普、惠誉三家公司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NRSRO),并规定,外国筹资者在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时,必须接受拥有NRSRO资格的评级公司的评估,由此确立了三大评级公司的垄断地位。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理查德?谢尔比指出,穆迪和标普几乎遇不到什么竞争,主要因为这两家公司得益于“受控特许”。第二,政府极力庇护。为防止那些“缺乏道德”的评级公司肆意出售AAA评级,SEC限制其他公司进入资本评级市场。在安然、世通等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发生后,SEC在诸多压力下,也只增加了多美年(Dominion Bond Rating Service Ltd.)一家评级公司为NRSRO。名义上信用评级受SEC监管,但事实上三大公司极少向SEC报送相关资料,SEC的例行检查平均每五年才有一次。因此,长期以来,三大公司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监督。

  三大评级公司缺乏公正 首先是以美国的标准为标准。评级公司一个重要评估标的是主权国家的信誉,而评价主权国家信誉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市场自由化,这是一个典型的“华盛顿共识”,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不断努力用各种手段推行的美国价值观。经济学界已越来越倾向认为,一度被滥用的“自由化”药方应当慎用,充分的自由化需要必要的条件与环境,并不适用于每个经济体。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为了稳定经济,采取关闭外汇市场的断然措施,虽受美国评级公司的口诛笔伐,然而事后证明马来西亚的管制政策是成功的。而世纪金融大危机已经将美国的“自由化”标准击得粉碎。

  其次是长期奉行双重标准。一方面,三大评级公司在美国本土评级时,主要依据被评估公司自身或经美国会计公司发布的报告,但对于美国以外的企业,除少数进行“自愿评估”(需要付费)外,大多数则是所谓的“独立评估”。另一方面,对美国本土市场存在的问题经常视而不见,而对他国尤其是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金融市场动态往往“明察秋毫”。在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的同时,美国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不良投资高达23万亿美元,但三大评级公司都不曾降低美国银行的信誉等级。从“9?11”袭击,到安然等巨型企业财务丑闻,到众多华尔街股票分析师不法行为,到2003年11月摩根大通等知名银行金融欺诈,再到伊拉克战争与持续恐怖袭击威胁,以及美国巨额的已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双赤字”等等,美国金融市场遭遇一次又一次冲击与持续威胁,国际资本一度纷纷逃离美国,但是三大评级公司都不曾也不打算降低美国主权评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782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学院 为中国资本市场立此存照

  文/刘云浦  谁能用一本书的篇幅说清楚中国资本市场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吗?也许有,那大概是比砖头还厚的年鉴式的大部头。或者是用素描的手法,勾画出大致轮廓,反映出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脉络。郑磊博士的新著《聚变:中国资本市场

第50节:多说不如巧说--超限效应(1)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齐景公喜欢射鸟,让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烛邹。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  景公说:"可以"。于是招来烛邹,晏子在烛邹面前指

第50节:短线铁律(50)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 实例三,也可以根据行情的不同,以每个阶梯逐次递进或递退组合使用资金。A、第一阶梯为3单位,即占总资金的1/2;B、第二阶梯占两个单位,即占总资金的1/3;C、第三阶梯为1单位既占总资金的1/6。  

第28节: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1)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第十五章 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第一节 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  美国在国家博弈中,国家利益至上。美国不是一个从“普世价值”出发的国家,任何价值都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为

声明:《第50节:外国评级机构为中国资本市场“看门”(1)》为网友抛物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