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一步——建构人生秩序管理系统(15)



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古人都是遨游在山水之间的,看到竹子会想到“昂扬直立而不曲,敞此虚怀纳雅言”,竹子代表翩翩君子。从这句诗和竹子的形象中,我们会学到什么?学习最重要的境界是体悟。如果在学习中不能体悟,那只是孔子讲的“记问之学”,就好像人吃了东西没有消化,对身体当然就没有帮助,甚至还有害处。

  2.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第15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一步——建构人生秩序管理系统(15)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像学习就必定充满艰辛和苦涩。中国人也习惯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真的是件苦差事吗?被古人称为学习楷模的苏秦,“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到现在还被人们所颂扬。苏秦为什么这样呢?说到底是“学而优则仕”对中国人的影响太深了。一提起学习,便是“十年寒窗苦读”。这样的学习能不沉重吗?像范进、孔乙己,不沉重才怪。因为这样的学习容不得失败。若学习果真是如此难,又怎能要求人们爱学习呢?学习的确不是一件轻松得只要抬手就能做好的事,但也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苦不堪言。回过头来再想,苏秦都困得不行了,还要学习,这样的学习有效率吗?更深一层想,这样的学习有用吗?

  也许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学习就误入歧途了。不过,这样就又产生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学而优则仕”本来是儒家圣人孔子所创,但是他却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论语》里师徒间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间,从学生们充满个性的表述间,从师徒相从游学野外的情绪中,我们可以感到那种洋溢着个性、贯穿着积极向上的情感的学习。而我们今天呢?可以做个调查:在校的学生中有多少是因为兴趣而学习,又有多少是因为信念(父母的期望,出人头地的愿望)而迫使自己学习?再做个调查:有多少孩子第一天踏入校门时是兴高采烈的、充满渴求的?而走出校门时依然如此的又有多少?那么,到底是孔子在千百年以前就错了呢?还是如今的我们错了?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西兰作家戈登?德莱顿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任何人都可以更快地学习几乎一切东西——通常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加快5~20倍……那些学习方法简单、充满娱乐、常识的,并且确实有效。”其实,学习本身是件很愉快、很幸福的事情。只要像婴儿一样,以愉快、兴奋的心情充分调动你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来学习,你就会发现学习是多么得顺其自然。学习应该是人的天性所需求的。应该伴随着发现的快乐,贯穿着探索的兴致,更应该常有创造的喜悦。要学会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大脑就像是一个被点燃的火把。想想吧,当头脑这个火把被点燃,其火焰该有多么灿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0566.html

更多阅读

第63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33)

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你最好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来进行涂鸦式写作。腾出给涂鸦式写作最起码的时间来。你可能需要至少5分钟来让你的直觉心灵流动起来。每次涂鸦式写作以后,要休息10分钟。然后拿起你的笔记本朗

第62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32)

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药方二:寻找回来“自己的世界” 组合偏方  偏方1:如果你有记日记的习惯,就去翻阅一下那发黄的日记,日记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那里记载了你更早的思考和梦想。活了这么多年,你都不知道你变成

第61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31)

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对于人类而言,死亡都一样,虽然死后的结果大不相同,有的名垂千古,有的三天腐朽,有的火葬,有的棺葬,有的海葬、天葬。但死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再活着了。  对于人类而言,活着也都一样,就

第60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30)

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当人们面临疾病、死亡的威胁时,就会珍惜活着的意义。而当人们活着的时候,就会无视死亡的事实,趾高气扬肆无忌惮地活着。一旦能活着,就会去珍惜人的意义。当我们活着时,我们就无视死亡的存在

第59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29)

系列专题:《天线法则: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  其中,“信”是这七个阶段的中间阶段,是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最大的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信”在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统摄性作用,是前面三个阶段的集中汇总和体现,又是后面三个阶段的真

声明:《第15节:树起人生天线第一步——建构人生秩序管理系统(15)》为网友倔强的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