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2)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在经济学教科书上,通货膨胀的定义一般是 "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不是某些商品的价格上升。也就是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上涨,并且还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认定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最主要的标志是"消费者价格指数",简称。CPI是由一个国家的统计部门,选择若干种(通常是几百种)城市居民有代表性的消费品(比如可以用五粮液代表所有白酒,用诺基亚手机代表所有手机),跟踪记录这些商品的价格变动,并且选取有代表性的家庭,跟踪他们的购买行为后计算出来的。如果CPI上升超过了一定程度,就说明经济中出现了通货膨胀。

  显然,民众并不欢迎通货膨胀,猪肉涨价、白菜涨价,都直接影响自己的生活。那么,到底是谁造成了物价不断上涨呢?

 第49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2)
  根据价值规律,供求决定价格,涨价的商品应该是供不应求的。所以一种解释就是,社会的"总体需求"提高了,人们的购买欲增强了。

  如果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比如,猪肉涨价了,原因可能是粮食涨价带动饲料涨价。工业品涨价了,原因可能是石油、钢铁、煤炭等等的涨价。

  再有,就是因为工人的工资提高了,比如因为工会的作用,在与企业的谈判机制中形成较高的工资,增加了企业了工资成本,造成商品价格上升。

  这几种情况,就是经济学家所归纳的三种通货膨胀的类型:需求拉动通胀(demand-pull inflation)、成本推动通胀(cost-push inflation)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这也是凯恩斯主义者们的观点。

  不过,还有一位经济学,却提出不同的观点。他创造了"货币幻觉"的概念,告诉人们,通货膨胀效应如何导致了人们的心理错觉。

  费雪.jpg

  欧文·费雪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经济学家,也是货币主义和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

  费雪年仅31岁就成为耶鲁大学教授,在那个时代是很罕见的。可就在那一年,志得意满的费雪就被诊断出肺结核,在当时这是绝症,等于被判了死刑。

  费雪没有被病魔击倒,而是成为一位为健康而战的斗士。此后,他隐居三年,通过长途旅行,呼吸新鲜空气、坚持锻炼等方式配合治疗,不但战胜肺结核,而且活到了80岁的高龄。他还与医学专家合写了一本教授养生之道的书:《如何生活》,成为美国大学和高中的卫生保健教科书,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他的经济学著作。他还发明了可显示卡片指数系统,并取得专利,办了一个获利颇丰的可显示指数公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499.html

更多阅读

第49节:为企业安上‘人文的翅膀‘(2)

系列专题:《胜者才能生存的商业原则:靠结果生存》  何为3S制度执行力管理项目培训?3S制度执行力就是通过一系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高层到基层,挖掘公司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帮助梳理个人战略规划,把员工个人成长与公司成长紧

第56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9)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当"苹果"化为灰烬……  "死海的苹果"(Dead Sea fruit)是西方家喻户晓的传说。在《圣经》里提到,位于耶路撒冷的死海崖边长着一株苹果树,上面结出一枚枚苹果,外表非常美丽,但一到嘴里,

第57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罗斯巴德写过一本《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对通货膨胀的本质鞭辟入理。他认为,不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出现,所以我们需要通货膨胀",而正是作为政策的通货膨胀误导了企业家,从而引发了

第55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8)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1958年,菲利普斯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他独特的发现:根据近100年间的英国工资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当失业率减少时,货币工资的增长就快;而失业率增加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慢。为此,他还

第54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7)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种种指责,无外乎离任前最后一轮"扩张性货币政策"过了火,"降温"的时机太晚,力度也不够,这种过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美国的媒体还投票评

声明:《第49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2)》为网友辉落屋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