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财评:当年我们有那么多银子哪儿去了



  清议/文

  明朝,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都通过贸易顺差流入中国,最终酿成全球十七世纪危机!那次危机过后,在康乾盛世,中国又进一步通过贸易顺差囤积白银!这些白银后来去了哪里?变成了战争赔款!当年的英国,同样是贸易顺差,却利用其带来的货币,快速壮大经济及军事实力;而日本则利用从中国一次性获得的战争赔款,迅速发展,从而有能力发动日俄及侵华战争!今天,中国又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但这次不是白银,而是随时可能贬值的纸币。

  在去年“自古至今的流动性”系列文章当中,我曾写道:据史料记载,至“17世纪危机”之前,明朝得自不平衡贸易的白银流入量,总计在2万吨左右,大致占同期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以贸易顺差的形式流入的。

  不仅如此,在“17世纪危机”结束后,中国的出口贸易迅速恢复,至18世纪康乾盛世时,再度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在那时亦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历史为国人留下一个悬念:中国得自贸易顺差的白银流入,此后究竟到哪儿去了?

  白银流向的两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在明末镇压农民起义以及随后清廷对南明朝的战争当中,国库的白银消耗殆尽。

  与此有关的论据是,乾隆年间,高宗皇帝四方用兵,先后发动两次金川(今四川西北部)之役、两次征缅甸、平定准噶尔回族叛乱、征台湾、征安南(今越南)、征廓尔喀(今尼泊尔)等战役,共虚耗白银一亿两千万两。

  不过,以上征战,耗费的虽说是国库的银子,但不必进口军需物资,当然也不会使白银外流,说到底银子还在中国,只是从政府流向民间罢了。

  另一种说法是,据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凭借流动性的快速积累,至160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GDP)达到960亿国际元,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合计的29.14%。

  在度过“17世纪危机”之后,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升至2286亿国际元,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32.82%,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高比重。

 清议财评:当年我们有那么多银子哪儿去了

  这意味着,中国15世纪至19世纪初得自不平衡贸易的白银,最初主要被用于国内经济发展。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银子依然留在中国,而没有发生对外流失,或流动性外流。

  毋庸置疑,如果作为经济增长两大资源之一的“流动性”(另一大资源为劳动力),能够始终用于满足国内需要,无论是发展本国经济还是军事开支,那么,中国自古以来在世界经济当中的地位,便不会在19世纪初以后的一百年当中不断向下沉沦。

  那么,中国的银子究竟哪儿去了?

  银子哪儿去了?

  借助柏杨《中国历史年表》,不难发现确切答案。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穿鼻草约》,拟赔偿英国白银600万两。

  次年正式签署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以白银600万两赔偿英国鸦片款,300万两赔偿英商款,1200万两赔偿英军费,合计白银2100万两。

  1858年,清咸丰八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口炮台,中国赔偿英商白银200万两,赔偿英军费200万两,同时赔偿法商白银100万两,赔偿法军费100万两。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据《北京条约》,中国赔偿英、法白银各400万两。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次年,清廷与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分39年偿各国军费白银4.5亿两,年息四厘,本息合计9.8亿两。

  不过,虽然英国从中国获得的战争赔款数额最大,但论及战争赔款对中国损害最大的国家,则是日本。

  日本自1874年因侵占台湾,初获中国赔偿军费50万两而尝到甜头之后,倾国之力壮大海军。

  1895年爆发中日甲午海战,依据战后次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军费白银2亿两,后追加至2.3亿两,并且几乎是一次性支付。这使得中国经济陷入回天无力的境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4809.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中国博士里有那么多江海松朱海洋? 朱海洋杀人现场图

为什么中国博士里有那么多江海松朱海洋?司马平邦该怎样描述中国的留美博士江海松和他的女朋友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国际机场那导致机场关闭6个小时的临别一吻呢?一对中国男女,在异国的土地上拥吻,虽然造成的当地机场的大混乱,但这场大混乱

你知道么 文玩类竹子有那么多的讲究 文玩脖挂又啥讲究

竹子也可以赏玩,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日常生活中这种材料要么做成家居要么做成器皿,很少听说有用来把玩的。现在咱们就来讲讲文玩竹子怎么个分类,都各自怎么玩儿?方竹方竹有两大类,一高大而空心,宜制文具、用具、茶器。一丈

声明:《清议财评:当年我们有那么多银子哪儿去了》为网友谨此而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