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仕通CEO: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投资策略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百仕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百仕通中国区主席梁锦松: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投资策略

  “我们这个时候进入中国市场与深圳创业板没有任何关系,看中的是中国长期的市场,执行的战略也是长期的。”美国百仕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10月30日,在浦东环球金融中心94层,苏世民及百仕通集团中国区总裁梁锦松共同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是日,百仕通(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负责管理其在中国浦东设立的首只50亿元的地区性人民币私募基金。

  百仕通正加快进入中国市场。该集团于1985年由苏世民等人共同创建,据其8月份发布的第二季度数据统计显示,作为世界最具实力私募股权企业之一,集团拥有约290亿美元投资资金。

  苏世民表示,尽管面临金融危机,但百仕通的投资策略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因为我们投资谨慎而相对保守。”

  看中中国机遇才投资

  《21世纪》:现在很多PE都想在中国建立人民币私募基金,这么积极进入中国的原因是什么,尤其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时候,与深圳创业板IPO有何关系?

  苏世民:我对中国有信心,对其经济增长速度有信心。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将会维持很长时间,因为中国城市化会得以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然会大规模投资,且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所以投资者进入中国就很自然了。

  这时候进入中国有几个原因,首先法律上允许了,以前是不允许的;其次,金融危机也有逐步见底的迹象;第三,这个时候进入很适合百仕通的长期战略。我们进入重要的国家,如中国,是一种长期战略,不会和深圳创业板有关系。

  《21世纪》:现在中国国内PE产业也挺大,但现在普遍反映不缺资金,缺好项目,百仕通进来有何优势?

  苏世民:“钱多项目少”的现象会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随着中国商业机会的日渐增多,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我们这种足迹遍布全球的公司就会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投资。我们进来中国优势很多,如品牌知名度、优秀的团队等等。

  《21世纪》:此次百仕通50亿地区性的人民币私募基金为什么选择在浦东,你如何看待PE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的作用?

 百仕通CEO: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投资策略

  苏世民:在历史上,百仕通都位于金融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所以浦东是很合适落户的地方,因为其被赋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责任。当然,我们在北京也有办公室,我们和中投有合作。

  PE可以给企业提供资金,提供建议,同时帮助企业接触潜在的客户。中国很多公司都比较新,正在成长之中,我们的进入可以使这些企业成长为大企业。这些为上海金融中心带来资金,为企业发展带来资金。

  50亿投资将“边做边看”

  《21世纪》:据了解,此次50亿私募基金会在中国国内直接募集,但目前商业银行不允许做这块,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自己的监管门槛,而私人投资又可能有非法集资的特点,你们准备如何解决?

  苏世民:是的,我们50亿完全是在中国国内募集资金,因为人民币随着时间会逐步变为越来越重要的货币。至于困难,这个要边做边看。

  《21世纪》:50亿你们准备重点投向哪些领域?比如,清洁能源或房地产业的打算?

  苏世民:只要该领域值得投资我们就会投,要看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公司的管理质量,投资的价格等。当然,如果其他都好,但投资价格太高的话,我们也不会投资这个领域或者企业。至于房地产,我们会在中国采取合适的投资策略。

  《21世纪》:百仕通有无打算在浦东设立后续的人民币基金?对中国市场,百仕通长期战略又是什么?私募基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升级的作用何在?

  苏世民:如果我们此次成立人民币基金投资成功,很自然,我们会继续支持我们在中国的团队投资更多的资金,到时候,设立第二个基金很自然。

  百仕通在中国的长期战略很简单,使我们PE产业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要素之一,成为重要的PE界、房地产界等投资者。

  PE界在高新技术上面有很多机会,技术投资在全世界都很普遍,PE可以帮助这些公司发展,走出国门,对中国科技很重要。

  梁锦松:不仅仅在高科技领域,其实上海等中国大城市在建设现代服务业,而PE就可以促进服务业升级。

  不会因金融危机改变投资策略

  《21世纪》:中投已经投资对冲基金橡树资本10亿美元,你如何评价中投在西方金融机构的投资?

  苏世民:首先,我认为,在过去的一年中,中投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他们到目前为止,业绩最好,而损失很小,而其他投资者缺损失了很多钱,所以中投在西方做得很好;其次,中投决策也做得很好;第三,他们投资资源性公司,从长期来看,这些投资会有很大回报。

  《21世纪》:百仕通如何与中国及地方政府合作?

  梁锦松:我们和中国的地方政府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我们在浦东成立了私募基金后,就不会在中国的另外地区同时建立同类型的基金,只有在浦东这个基金做完后再考虑。

  金融监管者应为专业人士

  《21世纪》:百仕通从金融危机中学到了什么?这次金融危机是否会导致百仕通调整投资策略?

  苏世民:百仕通在金融危机中表现较好。我们也没有类似其他一些金融机构遇到的恶劣的金融状况,这与我们IPO获得了很多资金有关系。很多投资者给我们的资金期限长达10年,所以我们没有投资者要求收回投资的压力。

  我们唯一担心的是短期的压力,主要是全球经济走势。对于百仕通而言,如果全世界经济走势持续不好的话,我们就很难赚钱。但我们认为金融危机是短暂的。

  对于投资策略,我们不会做任何调整,我的策略都坚持了40多年了。对于现在,我们现在在经济低谷时投资,当经济复苏后,再“收获”。

  《21世纪》: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金融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何平衡风险与金融业创新的关系?

  苏世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这并没有简单的答案。鼓励金融创新很正常,但是金融创新必须有规则去约束,所以需要平衡,在保持创新的同时,防止风险。

  部分的解决方法是有国际金融监管机制,很明显,现在国际清算银行(BIS)金融监管政策效果较差,需要修改。

  在国家层面,需要有合格的管理者,制定监管的人要了解新的创新,对可能潜在的风险有意识。事实上,最好的监管者往往来自于金融界。但在西方国家,监管者很多是律师,他们很多不懂金融界的东西,所以就有问题,监管者不懂金融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现象不值得鼓励,所以中国要多培养专业的金融监管人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6936.html

更多阅读

占豪收评:改革带来的牛市,不会因大调整而终止!

昨天特意写了关于股市的内容的微信文章《如何看A股剧烈波动,未来大势如何?》,其中谈了炒股的心态问题,未来的趋势问题,大家可关注占豪微信(微信号zhanhao668)查看。再说股市。昨天相关部门连发“三支利好之箭”(在占豪微信也有分析),这种利好

百仕通买“菜”:定价权阳谋(1)

  “中国农产品定价权”?且不论这令人垂涎欲滴的远景,现在,投入使用不足半年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已经是中国农产品交易的航空母舰,“就像一个聚宝盆,每天都在长钱”         “百仕通集团在华投资的第二个项目”,仅此称谓就能让此

施瓦茨曼:年薪7亿的百仕通精神教父

列数当今全球范围内的顶级私募,百仕通集团绝不会排出前三。而放眼金融危机风雨洗礼后的华尔街,在仍可挥斥方遒的金融大鳄中,百仕通首席执行官(CEO)史蒂芬·施瓦茨曼亦是个中翘楚。   施瓦茨曼最近一次登上头条是因为其不菲的薪酬。

施瓦茨曼:年薪7亿的百仕通“精神教父”

  列数当今全球范围内的顶级私募,百仕通集团绝不会排出前三。而放眼金融危机风雨洗礼后的华尔街,在仍可挥斥方遒的金融大鳄中,百仕通首席执行官(CEO)史蒂芬·施瓦茨曼亦是个中翘楚。  施瓦茨曼最近一次登上头条是因为其不菲的薪

声明:《百仕通CEO: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投资策略》为网友末日与我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