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毁灭 文明延续 环境资源、能源与文明延续



  1963年夏天,宾夕法尼亚的斯沃斯莫学院进行了一场“巨人的较量”: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萨缪尔森和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乔治·施蒂格勒,分别担任“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这一辩题的正方和反方的主辩手。如果辩论是在1976年之后、2006年11月16日之前举行,很多拥趸或许更愿意让同是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充当后者的辩手。顺便提一句,保罗·萨缪尔森、乔治·施蒂格勒、米尔顿·弗里德曼先后于1970年、1976年和198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仍是凯恩斯主义的黄金时期。10年后,“宴会已经结束”,人们引用英国工党理论家托尼·克罗斯兰的话说。

  这缘于1973年的石油第一次涨价。然后,是1979年的第二次暴涨。这个时候,不仅是英国,恐怕所有主要西方国家都感觉到,他们的“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滞胀——不可能用凯恩斯学派的财政赤字和货币贬值的药物来治疗”。

 地球毁灭 文明延续 环境资源、能源与文明延续

  梅格纳德·德赛,工党最新的理论家,在他的《马克思的复仇》第十六章,如是描述油价暴涨带给凯恩斯主义的挑战。这一章的中文标题被翻译成“土崩瓦解”,我没有看到英文原版,但我倾向于相信,这一章的英文原词可能是“collapse”。

  这个词在斯蒂芬·李柏和格伦·斯特拉西最新出版的《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被翻译成“崩溃”,中文书名则为《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斯蒂芬·李柏其实是一位证券分析师,而分析师的预测汗牛充栋,真伪莫辨。斯蒂芬·李柏暴得大名,是由于其在2004年出版的《石油效应》一书中,大胆地预测未来10年国际油价将达到每桶100美元。嗯,如你所知,他的预测被提前应验。而在《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里,斯蒂芬·李柏再次预测,未来10年,油价将可能突破每桶200美元,如果不是260美元的话。他的预测差一点就要提前于2008年或2009年应验了。

  引用一下《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数据:1970年时,油价每桶还不到1.5美元,1979年卖到了13美元,到1982年时,升至每桶近35美元。1999年再次探底10美元,2004年反身向上,然后,我们知道,油价最高于2008年7月11日触及147美元。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导致的不仅仅是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凯恩斯盛宴的谢幕,更重要的是,“罗纳德·里根、玛格丽特·撒切尔和赫尔穆特·科尔等来自右翼政治队伍的激进领袖”登上前台,从而标志着一个“重新构建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如果目前的油价暴涨也是一场石油危机,那么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期的这场石油危机,又会导致全球怎样的经济和制度变革?

  先拐一个小弯。

  两轮石油危机的成因截然不同。此次油价暴涨(石油危机)的内生因素,众说纷纭,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对中国因素的解释。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劳斯(Daniel Gros)7月17日在为FT撰写的《“中国泡沫”催生创纪录油价》一文中,辟头就说:“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和能源专家认为,从基本面因素,也就是从新兴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来看,即便是目前的这种天价也是合理的。”他认为,“中国对目前油价的影响,不是因为中国目前的需求高(中国现在的原油消费量不到世界总消费量的10%),而是因为,人们预计中国未来需求将大幅上升,这助长了油价上涨的预期。”

  同样的中国因素,也被贾雷德·戴蒙德在其新着《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提及。如书名所示,贾雷德·戴蒙德这本书的关键词也是“collapse”,他主要讲的是由于环境资源的短缺和破坏所导致的文明崩溃。他说,如果中国人均消费率达到第一世界国家居民的水平,即使世界其他地区都保持不变,那么把中国的人均消费率与人口总数相乘以后,工业金属领域全球生产或消费总量就会增加94%。也就是说,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达到第一世界国家水平之后,全球人类的资源利用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会倍增。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问题自动变成了全世界的问题。这当然包括能源在内。

  但是,“如果告诉中国,不要向往第一世界国家的生活水平,中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态度。”同样,如果让第一世界国家降低其社会的复杂性,回到19世纪时的生活状态,或者维持一种零增长状态,恐怕第一世界的人们也不会答应。

  需求决定价格,包括预期的未来的需求在内。但我想说的是,即便未来需求中的中国因素不可忽视,但它对国际能源价格和环境资源的影响,也被国外的分析师和各类专家们明显放大了。

  回到本文第八自然段的设问。斯蒂芬·李柏等认为,应对石油危机或者说能源短缺这个事关文明延续的问题,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决策者的选择。他引用贾雷德·戴蒙德的观点说:一个文明能否平安渡过危机的关键在于,它的领导者们是否及时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高油价必定带来高通胀。斯蒂芬·李柏给出的选择题是:决策者或者冒着经济衰退的风险抑制经济增长,来对付通货膨胀;或者坐视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不管,而想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既解决通胀又刺激经济发展是做不到的。

  这道选择题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具有多么现实的针对性。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凯恩斯主义和弗里德曼们那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如果非要让我来回答,个人观察,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2009年,中国的政策取向将会以确保经济增长为优先选择。

  但这只是一种近乎表象的、短期的选择。倘若上升到文明延续的层面,无论是能源短缺,还是环境资源,不同的社会采取的应对之道,有着更为深远的、本质的机理。“一个社会的应对之道取决于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这些制度和价值观影响到社会能否解决其面对的问题。” 贾雷德·戴蒙德如是总结道。

  在斯蒂芬·李柏看来,贾雷德·戴蒙德过于强调环境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了,它远不如当前的能源短缺那么紧迫。这一点,斯蒂芬·李柏错了,在中国,环境资源问题和能源短缺同样重要而紧迫。或许,包括斯蒂芬·李柏和贾雷德·戴蒙德在内的很多人都想知道,在这两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面前,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将会采取怎样的应对之道?我也想知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149.html

更多阅读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本电子白板资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

阎学通-本科、硕士与博士有什么区别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本科、硕士与博士有什么区别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博士)1.本科生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

地磁场影响人体生物磁场、健康与疾病!鬼论新解! 地磁场

地磁场影响人体生物磁场、健康与疾病!【鬼】论新解:特殊能量场、意识场、神经场与生物磁场!维持人类生命的五大要素是水、空气、阳光、食物和磁。人们对前四大要素早已熟知,但对磁和生命的关系了解甚少。人类从形成那天起就生活在地

声明:《地球毁灭 文明延续 环境资源、能源与文明延续》为网友落莲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