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精耕细作文章 精耕时代 企业拿什么过冬(三)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精读中国经济,启迪企业发展

  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对当前的领先公司,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企业精耕细作文章 精耕时代 企业拿什么过冬(三)

  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可观的对内、对外投资机会。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近期的世界投资报告,2006年中国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为695亿美元,在全球排第五位。2007年更上升为748亿美元。中国被视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同时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也毫不逊色,列世界第17位,为161亿美元。

  然而,国内外公司在热门市场都遭遇越来越多的困惑,甚至挫败,近几年尤其如此。此外,中国的商业环境也在经历巨大变革。西方国家因而出现争论:中国经济将成为全球增长的引擎,抑或是黑洞?

  科尔尼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但变数增多,而企业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对中国经济精准解读。

  增长与障碍同在

  30年来,中国释放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潜能,今天,增长的基本驱动因素仍然存在。

  第一,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这不仅体现在大额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上,科尔尼每年发布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反映了未来趋势,中国连续数年高居榜首。

  第二,仍然对基础设施大量投资,并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第三,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2001—2005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平均每年增长10%,高于印度的7%和越南的5%.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将推动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涨。但是,由于生产力大幅提升,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然享有明显的领先地位。中国的单位劳动生产率在2006年为3.1,相比之下,越南为1.6,而印度为1.1.

  第四,出口仍然强劲。随着中国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出口快速增长并将继续保持。2008年,由于全球宏观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出口额遭受重创,但大多数专家相信,这一变化只影响速度,而非趋势。

  第五,拥有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日益富裕。考虑到庞大的人口基数,消费能力不容小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吸引力降低,令中国总体而言仍极其诱人。

  我们的预测与高盛2005年的研究报告相符,即中国的GDP总量在今后10年将继续增长。并将在2040年有望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此外,经济增长将不断提速。

  但是,中国经济究竟能走多远?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遭遇的阻碍不断凸显:

  经济方面,石油、钢铁、煤炭等众多自然资源的价格不断上涨,使许多中国公司的利润率缩水。外汇储备的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使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沉重压力。而2006年起,房地产价格不断飙升,股票市场波动剧烈——这正是众多国家在遭遇经济衰退前都曾发生过的情况。此外,2000年后,失业率也上升了不少。而因美国金融危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危机都影响到中国对美国的各项出口,其前景尚不明朗。

  此外政治和生态方面,也挑战众多。尤其是生态。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污染对中国经济的破坏约达GDP的3%.总体上来说,整个中国经济体系的能源效率很低(比德国和日本,每1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多5%和7%)。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将面临生态方面越来越严厉的限制。政府倡导的“绿色GDP”概念并未取得显著的成功。

  以上种种都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障碍同在。

  中国公司:精耕全球化

  事实上,国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遭遇挫败之时,令中国投资者头痛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

  许多人相信,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在于政治顾虑。这一顾虑甚至波及私营公司。2007年,贝恩资本与华为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意图共同收购3Com.这一交易激起了美国各界对国家电信安全的顾虑,最终不了了之。

  文化差异及资源和能力的不足构成了重大障碍,中国公司全球化进程不尽如人意。从科尔尼公司的全球化研究中可以看到,中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明显较低。

  研究结果背后的原因,科尔尼发现:当前挑战主要来自于对管理能力、相应资源和对外国市场真实了解的缺乏。

  首先,在管理能力上,整个管理层未能充分重视很多困难,例如:并购后整合、交易财务管理、本地化、国际谈判和交易决策。

  人员、合作伙伴、平台和流程各方面都存在不足。凡此种种不足的弥补都需要资源和时间。

  其次,中国公司普遍缺少人才、财务和外部支持资源。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有约10%的中国大学毕业生达到跨国公司的人才标准。而且,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很低,缺乏在全球市场融资的经验,因此财务资源也相当紧张。同时,中国这一年轻的开放经济体尚未建立足够的支持机构,外部支持(政府的专业服务等)非常短缺。

  中国公司还对海外市场缺少了解。例如: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熟悉外国市场、遵守外国商业准则,以及有效沟通。有时,中国投资者还会遭遇政策限制。

  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中国社会体系。总体而言,前路漫漫。

  因此,我们认为,就现状来说,从简单的市场入手才是合理战略。从地理上看,亚洲市场是中国投资者(为获取资源和技术而进行扩张的投资者除外)进行全球扩张伊始的首选目的地。原因首先在于亚洲政府对外国投资很感兴趣且态度友好,其次是相似的文化,甚至相似的商业准则会带来极大的沟通便利。同时,亚洲市场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较为宽松的法规政策,因而资本投资要求较低。

  当然中国投资者必须保持警惕。对那些技术导向型投资者来说,审慎关注政治问题和专项法规相当重要。好的合作伙伴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风险。公司务必获取“真正先进”的技术,当心质次价高的投资。而对资源导向型投资者来说,谨慎研究当地市场至关重要,不仅要研究商业环境,还要关注法律法规、劳动工会、工作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多情况下,公司应积极利用政治合作。

  此外,从市场种类上看,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比商品市场更适合中国投资者投资。近期中国投资公司对黑石集团的投资便是很好的佐证。投资资本市场可避免在国外开展直接运营,恰好避开中国投资者的短肋。另外,适合的投资工具也能帮助规避众多行业壁垒,甚至能缓和政治压力。

  当然,正如那句经典的英语谚语“No pain,no gain”。全球化的征程没有“捷径”。中国有句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对当前的领先公司,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都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8099.html

更多阅读

企业转型变革分析模型 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变革管理(三)

     第五篇、企业变革“妥协”中前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冷战结束,没有大规模战争;欧美放松管制,出现了全球化;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以及至关重要的一点,中国加入全球市场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新视野 中国企业需要新视野(三)

    中国企业怎样加强全球竞争力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伍德克    如何加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是通过商品的买卖吗?还是通过收购一些已经非常出名的企业呢?比如说像中国石油、中石化,他们

TCL:渠道型企业的SWOT分析(三)

  三、TCL的优势  充裕的资金流、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高效的物流运作体系、既能驾驭渠道又懂产品的人才队伍是一个成功渠道型企业所应具备的四项基本素质。做为渠道型企业,TCL的优势在于:   1、 完善的营销网络渠道。   TCL

彼得斯: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三)

五、价值驱动价值观的确立是企业走向卓越的重要环节。彼得斯曾怀疑:如果没有明确的价值观,还能不能成为卓越的企业?卓越企业往往会为公司打造自己特有的价值观,来统领组织成员的灵魂。然而,多数人谈到价值观往往非常“虚”。彼得斯的不

创业财务管理 三重门考验创业企业财务把关人(三)

  三重门   收入确认与研发费用资本化  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诸多特点导致其收入确认方法、确认时点与传统行业可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企业和中介机构做出灵活的专业判断。而对财务专家而言,另一个难题则是,研发费用哪些部分可

声明:《企业精耕细作文章 精耕时代 企业拿什么过冬(三)》为网友此情可待追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