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把想象力转化成商机



  新模式、新市场、新技术尚待时间检验

  穆一凡

  生物识别,一种既熟悉又神秘的高科技。人们常常在电影中看到关于生物识别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应用:例如用虹膜识别进入金库、用指纹识别进入实验室,或是用语音识别向家中的机器人发出各种指令。但它在现实当中的应用,还“在路上”。

  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一市场慢慢开始被先行者打开。按中科院自动化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专家谭铁牛的说法,生物识别是目前最为安全与方便的识别技术,既不需要记住复杂的密码,也不需随身携带钥匙、智能卡之类的东西。由于不易伪造和假冒,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定,安全、可靠、准确。

  上述特征,决定了这一技术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大规模商业应用?

  现实生活中的生物识别技术远不如电影中描绘的那样神奇,CB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其实有很多,但由于技术的限制,一般都与普通人的生活相差很远,比如,虹膜识别要接受眼球扫描,DNA识别要采集血液样本等等。

  声音识别和脸型识别相对应用较广,如把音频转换成文字的软件,以及可以跟踪特定图像的监控系统。但这两项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还不过关,简单说,一个人感冒后声音会不一样,会影响声音识别的准确性,而一些高明的化妆术也是可以“骗过”脸型识别的。

  目前进行规模化商用的生物识别技术只有指纹,而指纹识别分好几类,门禁卡系统、考勤系统这些应用比较常见,但技术门槛都比较低,其原理是事先把允许通过的指纹拍成图片存入数据库,发现相匹配的指纹后允许进入。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告诉CBN记者,指纹识别最大的应用目前来看是支付,指纹被公认为个人独有的生物特征,指纹支付采用“指纹特征点数据识别技术”,即不使用个人的实际指纹图像,不侵犯隐私,而只在每一枚指纹中提取若干微小的特征点,并将其以矢量加密的方式转化为一组指纹数据信息,每次按压获得数据均不同,通过识别算法对不同组数据的内部逻辑关系加以判断,从而进行识别。

  这一技术已经有大规模的商用。比如美国于2005年首推指纹支付。美国的一线零售商,如沃尔玛、Seven Eleven等知名商户均支持指纹支付消费,且选择使用该方式结账埋单的交易量所占商户收入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商户和个人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从支付到认证

  李家庆认为,指纹识别的核心概念其实是“认证”,支付只是一种表象,认证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中,需要认证的环境处处皆是,尤其是涉及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时,能否迅速有效地辨认出用户的真实身份非常重要。

  举例来说,盗号现象在网络游戏中屡禁不止,这些职业盗号者利用木马程序获得网游用户的账号和密码,是游戏运营商无法避免的尴尬。但如果玩家使用的是带有指纹识别的电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利用指纹识别系统作为开机时的身份验证,真正作用还没有发挥”。

  李家庆说,如果网游运营商与第三方指纹认证机构合作,利用互联网把指纹信息传送给第三方认证机构,通过身份验证后“放行”,一来没有产生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的外泄;二来指纹识别信息有很高的专业性,对于黑客来说只是一串串长达几百字节的数据,而且每次都不一样,不经过与数据库的分析比对,不经过特殊的模型计算,根本无法从中获得任何有用信息。

  网络支付也是如此,目前网上购物的交易量正在攀升,如果在线购物网站能使用指纹认证来核对用户信息,也能有效避免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此外,一些新兴的订餐网站,以及提供商品导购和折扣信息的网站也碰到了类似烦恼。“明明是我介绍去的生意,但商家不肯给我分成。”一位从事提供订餐服务的网站主管无奈地说,明明带去了10个客人,商家却只肯付3个客人的佣金,自己又没有证据反驳,非常苦恼。

  事实上,指纹识别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由于消费者同时是订餐网站的注册用户,采用指纹支付的时候,认证系统记录下消费的时间和金额,以此作为订餐网站与商家分成的依据。

 生物识别:把想象力转化成商机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据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有87.27%的受众表示对指纹支付方式认可,愿意开通并使用该业务。

  不过也有反对者。一位表示不会投资生物识别技术的风投对CBN记者表示,生物识别的专业性非常强,一般都需要强大的数据库做分析的支撑,其分析手段也有很高的机密性。除此以外,生物识别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被真正推广开来。在任何一款产品推广期和试运营期,由于产品形态不完善和实践经验不足,考虑到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涉及到人身安全、隐私以及国家政策,很难推测市场态度如何。

  “看不懂生物识别的核心技术的风投大有人在”,这位投资人说,这样可能避免一个行业被过度“炒作”,对生物识别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以及投资人来说,可能更容易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

  易观国际分析师在一份相关行业报告中指出,不同客户群体也存在着不同行为特征,高端客户群体消费金额高,易接受创新产品,要求定制化服务,期望产品体现个人身份地位,从这些特征来看,可能更容易接受生物识别技术,但相应的高端客户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信息。

  此外,各类成本也制约生物识别技术的推广。以指纹支付为例,指纹终端机一台需要1000美元,假定按照银联最高收益分配比例每笔千分之二计算,要收回设备成本,每台终端机上就至少需要实现约400万元人民币的营业额。要实现2年投放50万台设备,则需要投入约400亿元人民币。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支付交易中只有极少数比例是银行卡交易。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比例的现金交易,就成为了指纹交易主攻的潜在市场。

  詹姆斯·邦德在电影中时常通过指纹或是脸孔的验证,轻而易举地进入藏有重要数据的资料安全库。

  十几年前,《007》电影里常常出现的镜头,深深地吸引了大学生周军。

  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去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老师才知道,这些验证,其背后的技术叫做生物识别。

  但电影中的场景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周军很快找到了答案。他发现每到计算机操作课,自己总会因为记不住密码而折腾老半天,而去银行取钱,也会时不时地因为忘记密码而被迫挂失账号。

  “当记忆密码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时候,定会被另一项技术所淘汰。”周军说。那么,为什么不用生物识别技术,终结记忆密码这件事情?

  于是,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诚盛业”)的成立看似有些冲动,却又在情理之中。

  对指纹、虹膜技术一窍不通的周军抱着赌一把的心态,硬是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不但把生物识别技术做成了,还做出了名堂。如今,指纹、脸谱、虹膜……这些不再被看作深奥概念的技术已到了被国内大规模应用的初级阶段。

  “12年运营一个公司、干一件事情、专注一个行业,虽然在沼泽地里摸索,但不敢到处撒种子。”这是周军创业至今的阶段总结。

  截至目前,天诚盛业已与全国近4万家银行营业网点合作,15万套指纹认证仪全面投入使用,公司市场份额达50%以上,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从零开始

  指纹识别是周军起步的开始。

  周军在大学毕业后曾经有一段在银行工作的经历,并参与银行软件的开发,在这其中,熟悉了中国银行业各项业务。在工作中,周军处处留意,对每个技术的关键点以及银行的工作流程都一一作了记录,光是笔记就记了三大箱。同时,经过翻阅大量的资料,他发现国内从事指纹识别的企业寥寥,即便是在国外,也只是小规模的内部使用。

  与此同时,他发现银行日常管理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在传统密码授权的模式下,银行内部因为密码泄露而造成的盗窃资金案件屡屡发生。“一旦运用指纹识别之后,管理者就不用担心因为密码的泄露而带来巨大损失。”周军在思量后决定把市场切入口放在银行。

  于是,周军组织了七八人的项目组,开始将在银行软件上仅有的利润投入到了研究指纹识别技术中。他四处奔走,经过无数的拜访,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研发团队,开始了漫长的银行指纹认证系统开发,并于当年获得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种子基金支持。

  周军告诉记者,刚开始在研发过程中他们都把这种技术当成一个软件来研发,但在摸索了一年后发现这是个数字问题,需要的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这种模式识别的核心是算法效率。“它的原理就是通过传感器得到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来抓取特征。”

  产品的拒真率、认假率、运算速度快慢以及产品化之后的产品成本等都是决定这款指纹识别产品成败的关键。

  行业对接是难点

  周军强调,其提供的实为一个产品设备,比如在银行领域,每个服务柜台都需要嵌入一个设备,同时还需要建立巨大的后端服务系统,监督设备的运作情况。

  2002年,天诚盛业的指纹识别技术已相当成熟,周军带着科技成果投入市场,但市场对于先进的指纹识别技术还未认可。

  无奈中他进行了多领域的尝试。比如在辽宁辽阳社保局、山西太原社保局实现社会保险的指纹身份认证;为辽宁省招生办提供考生身份认证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开始逐渐有一点收入来源。在维持公司正常运作的同时,周军也在等待机会。

  2002年~2004年,天诚盛业将产品逐步应用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邮政局、辽宁本溪邮政局和宁夏邮政局,用以进行银行内部人员的身份验证。经过3年的技术储备和实践经验积累,天诚盛业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的“银行柜员指纹身份认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从此将重心确定为使用指纹技术为银行提供安全防范的整体解决方案。

  2005年周军来到北京,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一年他成功拿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17省共3万个左右的网点的大单。这也成了公司真正意义上挖到的第一桶金。

  周军表示,目前客户银行用其提供的产品解决内部操作风险,虽然这一直是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但他认为,能把指纹技术用在银行的外部客户业务才是真正的追求。

  于是,2008年为唐山商业银行打造的银行城市一卡通项目,让市民的各种缴费和存取款凭一张卡完成则成为了他的第一次外部试水。

  此外,天诚盛业从6年前开始研究人脸识别技术,3年前涉足虹膜领域。据周军透露,目前人脸和虹膜技术已储备完成,但仍处于摸索阶段,还待根据市场的走势,决定与其对接的行业应用。

  随着今后业务领域的逐渐延伸,周军现也在担心一个问题,如何围绕将要从事的应用领域,寻找到熟悉该领域业务的人才,人才紧缺已成为了他急需解决的问题。

  他坦言,在中国内地生物识别一直叫好不叫座,真正得到发展也只有四五年光景,且现在也只停留在小规模的应用阶段。“技术已不是问题,如何与行业对接形成解决方案才是一个难点。”他说,“预计还需要3年时间来培育市场,5年内,生物识别技术即可驶入大规模应用的‘快车道’。”

  用手指在指纹支付终端上潇洒一按,5秒之内即可埋好单扬长而去。在上海太平洋百货、海之幸、喜多屋、DQ、一茶一坐、巴黎贝甜、永华电影城等众多知名商户,消费者逐渐习惯了这种无需现金与银行卡的全新的指纹支付方法——“指付通”(PayByFinger)。

  上海立佰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立佰趣,Live by Touch)就是这款指纹应用技术提供商和运营者。作为亚洲唯一的指纹支付营运商,立佰趣2004年成立时就获得了润盛和麦顿两家投资机构的投资。2007年上半年,还获得了联想和鼎晖等几家投资机构数千万美元投资。而鼎晖本身的背景是中金,对金融及周边服务非常熟悉。

  事实上,除立佰趣之外,全球仅有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在提供规模化的指纹应用服务。安全、便捷,是指付通支付的优势,但难题仍然存在,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让消费者快速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只有更多的消费者使用指付通,指付通才能获得更多来自商场、餐饮等商户源源不断的交易手续费提成。

  从电影中获得灵感

  立佰趣首席执行官陈晓峰告诉CBN记者,指纹支付依托不侵犯隐私的活体指纹识别技术为基础,客户在进行支付时,当手指在指纹支付终端的读头上按下去之后,终端设备会将用户的指纹数据信息(非图像信息)传至系统,经系统认证识别找到与该指纹信息相对应的付款账户,消费金额将自动从客户的银行账户划至商户,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在5秒钟之内。

  这个场景,似乎在某个影片当中出现过。没错,是《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2004年的一天,陈晓峰就看了这部电影。

  影片中好莱坞用特技营造了一个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未来世界里身份认证的时候不用借助任何证件,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搞定,凭借的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指纹。

  看完电影,陈晓峰念念不忘电影里指纹识别的镜头。他觉得自己已经触摸到了其后的巨大商机。

  回家后,陈晓峰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很多公司都号称自己拥有“指纹识别”技术,难道这个行业的门槛这么低?

  进一步仔细查看后,陈晓峰惊喜地发现,几乎所有网站上号称自己有指纹识别技术的公司的具体产品,无外乎三种:考勤机、保险箱、门禁系统,并且长得几乎都一样,各种参数描述更是如出一辙。难道他们都是经销商?带着这样的猜测,陈晓峰开始找这些公司“套话”,很快发现这些公司所谓的“核心技术团队”其实是同一个人,即现在立佰趣的首席技术官刘君。

  掌握核心技术

  “三顾茅庐”之后,刘君向陈晓峰一步步揭开了这个行业的神秘面纱。指纹识别有一项非常关键性的技术——指纹识别算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建模过程。

  后来立佰趣采用的是“加强型”特征点算法。这一方案解决了识别速度和误识、拒真之间的矛盾,使通过率大为提高。并且立佰趣还使用了其独有专利的导体参数活体识别技术,更进一步确保了指纹识别的安全性,也能够充分确保不侵犯用户隐私。

  与支付宝、快钱这类的第三方支付的模式不同,指付通在指纹支付中起到桥梁作用,不涉及现金流,盈利来自于交易手续费分成,这决定了指付通只有达到规模经济,才能真正运转起来。

  这一业务的开通方式很方便,用户只需通过银行柜台或指定的商户门店,或通过拨打指付通客服热线申请上门指纹注册,并将已完成注册的大拇指、食指或者任何一个手指头与本人的银行账户绑定后,即可免费使用。

  紧贴银行,实现规模经济

  陈晓峰清楚地知道,指付通必须与银行紧密合作,而且要与尽可能多的银行合作,在竞争者尚未出现的时候抢占市场,建立行业进入壁垒。但银行的门槛之高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光是指纹技术检测和内部试运行就耗时将近3年,更不用提不同银行间和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这对立佰趣的核心团队和商业模式都是严峻考验。

  2008年,在上海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及认可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 “立佰趣”在上海率先为用户免费推出指纹支付,随着技术终于瓜熟蒂落,紧接着立佰趣和交通银行、 招商银行合作的指纹支付也陆续上线推广。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的技术开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同时,他们的拓展计划中还包括了明年上半年到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明年下半年推行到港澳及新加坡等境外市场。

  现在,对于立佰趣来说,最大的挑战并非来自任何竞争者,而是用户接受程度的快慢。

  为了尽快推广这一应用,立佰趣采用了很多推广手段,打折、提供优惠及向商家提供广告支持的方式来刺激他们的热情。

  此外,指纹支付终端机器一台需要1000美元,假定每笔消费将获得千分之五的佣金,要收回设备成本,就至少需要实现150多万元人民币的营业额。

  接下来的时间,如同所有的商业模式一样,市场接受程度将真正考验这家科技前沿企业的未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9652.html

更多阅读

《午宴之歌》:把诗歌改编成一台戏剧

《午宴之歌》书影克里斯托夫·里德和他的妻子在他们的婚礼上/戴维·罗斯 摄《午宴之歌》:把诗歌改编成一台戏剧格瑞格·魏斯/绿凝寒烟译  我的一位老朋友马丁·古德曼(MartinGoodman)现在是赫尔大学的创意写作教授,六个月前,他硬是把

创业的时机 如何看待选择创业的时机,把想法转化成赢利?

  如何把你的想法转化为商机  你有什么经商的好想法吗?在将想法转化为商机之前,必须首先为成功进行谋划。 。  以下就是论证你的想法并把它转化成赢利的几个步骤:  1、列出你想经商的原因。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你的列表。 

加盟商机 怎么把自己的经商想法转化成商机?

  你有什么经商的好想法吗?在将想法转化为商机之前,必须首先为成功进行谋划。  以下就是论证你的想法并把它转化成赢利的几个步骤:  1、列出你想经商的原因。用批判的眼光评价你的列表。  2、列出你肯花时间做的事。你若不

声明:《生物识别:把想象力转化成商机》为网友心锁了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