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家王新平 他们缘何卖掉企业一身轻 企业家不如投资家?(一)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01886.HK),朱新礼从果汁终端市场的全身而退,让人大吃一惊。

  不过,这已不是第一个从自己苦心经营多年企业中全身而退的企业家。

  几年前,何伯权将乐百氏卖给了达能,霍振祥把统一石化交到壳牌手中,邓锋在海外创立的NetScreen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不久被Juniper收购,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小护士、大中电器、顺驰、永乐等的出售。尽管仍与主流观念相悖,但类案例已比比皆是。

  这些民营企业家们为何愿意全身而退?

  从卖产品到卖企业

    从卖产品到卖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企业家的日渐成熟。

  2006年的一天,在北京一家餐厅里,统一石化董事长霍振祥回顾了统一从300万销售额发展到全球第16大润滑油公司的历程,几个小时前他与壳牌签订初步股权收购协议,话到中途他的眼泪流下。

  签署协议之后的朱新礼感情同样复杂,他把手机扔在办公室,找个山沟把自己关起来,“这三天很木的感觉”,“我看到远远的山,远远的树,看到北京蓝蓝的天,我不知道自己想什么。”

  显然,创始人把企业卖掉都会很难受,但他们仍作出全身而退的决定。

  “这是中国企业家阶层正在成熟的表现。”达晨创投总经理晏小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在传统观念中,有志向的企业家,都要让自己创办的企业在自己手上做大做强、做成百年企业,把企业视同儿子的企业家更愿意让企业与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并传给下一代,这当然不能被称为错误,而且这种使命感也非常值得尊敬。但是,如果所有企业家都认同这种观念,只能说中国企业家距离成熟还有一定距离。

 投资家王新平 他们缘何卖掉企业一身轻 企业家不如投资家?(一)

  “外国企业在创立之初就想到了退出的问题,而中国企业家则很少这样做。”三星中国研究院高级分析员李刚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与中国企业家退出渠道缺乏有关。

  摩立特高级项目经理孙迅说,在美国不少创业者创立公司目的就是为了出售,这种现象在技术公司中尤其普遍,他们往往成立只有二三十人的公司,将一项市场价值较高的技术产品化,之后便以几千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大公司。这甚至可以称为一种商业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发达也是更多企业家全身而退的重要原因。同时回顾过往案例,退出的企业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第二代企业中。长江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乔治华盛顿大学战略学副教授滕斌圣认为,这批在上世纪90年代创业的企业家,更愿意利用资本市场壮大自己,而在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中创业的企业家们,则更倾向于认为在自己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血肉联系”。

  1993年创业的朱新礼属于“第二代企业家”。

  “企业要当儿子一样养,要当猪一样卖。”在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中,朱新礼的这句话得到高度传播。朱新礼告诉本报记者,1999年他在广州上一个培训班听到一个观点,很多企业家总是把企业当“儿子”养,养一辈子,养到死,等自己死了“儿子”也死了。“我当时觉得他说的有一点道理。后来又听到李嘉诚说他投资某个企业的时候,提前就要考虑以后怎么卖出去,我觉得李嘉诚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商人”,“所以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浙江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认为,浙商在发展过程中,第一轮发展是以产品运作为核心,而目前这一轮的发展,也许就是以企业作为买卖个体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

  “过去我们说做百年企业,就是要控制这个企业。但现在我们讲百年企业,应该是看这个品牌是不是百年,而不是你这个董事长有没有掌权百年。”

  后继无人

    在帮助客户寻找并购对象的过程中,管理咨询企业奥纬咨询大中华区总裁曾伟民发现:中型企业更愿意被并购。

  他认为,与从小企业到中型企业相比,由中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再从大型企业成长为国际公司,需要经历更多“成长痛苦”,其有限的资源需要扩充、资本运作能力需要提高、管理架构需要调整,即使如此,在从中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注定要失败,这将意味着企业家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泡影。

  目前,多数本土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其中低端的产品定位有关,对快速消费品企业而言,渠道也是它们的生存之本。而拥有强势品牌的国际公司,除在高端市场占据大部分份额之外,正在逐渐开发中、低端品牌,并在渠道上获得越来越来多优势,其运作也更加本土化,而本土企业从低到高之路则显得异常艰难。在这一过程中,其中的艰难也让一些人累了。当前路危险而艰苦时,与大公司合作,先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是明智的。

  曾伟民最近接触的一家有20年历史的民营企业就是如此,“钱几辈子都花不完,还赚钱干什么”,是那位企业家的想法。不过这位企业家不准备把全部股份出售,那样将失掉了企业未来可能的增值,他选择出售部分股份,相当于先买一份“保险”。

  在接班人问题上遇到的尴尬,也是企业家选择退出的重要原因。

  随着第一代企业家的老去,他们的接班人正走上前台,方太、万向等企业成功解决了此问题,但更多民营企业还没有找到答案。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家来说往往也并不划算。

  滕斌圣告诉本报记者,经理人没有股权激励不够,但让他们获得股权企业家不会得到很好的价格,权衡之下他们选择了退出。

  同时,还有不少“接班人”对父辈的行业并不感兴趣。据公开资料,在浙江民营企业中准备子承父业者大约只占13.4%,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子女并不愿意接受父辈的企业。滕斌圣认为,大中电器的出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遇到接班人问题。朱新礼也表示,其一子一女对接班汇源都没有兴趣。

  后继无人,让他们更倾向于全身退出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

  “致命诱惑”

  过去几天中,曾伟民代表一家外资公司走访了几家中国企业,洽谈收购事宜,让人意外的是,都得到较为积极的回应,曾伟民认为他们的态度受到了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影响。

  滕斌圣对本报记者表示:“企业家退出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发展很好的时候,一个是在发展很差的时候。”

  实际上,从投资回报角度来说,现在出售企业并不是最明智的决定,因为如今的市盈率已经比高峰时期下降不少。

  据本报最近的调查,相对于去年的12倍甚至15倍的交易价格,今年PE(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所给出的价格已经跌至10倍甚至更低的水平。但这些企业很明显都知道这些,但是他们出售的意愿仍很强烈。

  “不要和过去比了,要看到未来3到5年前景不是很好,万一熬不过去,还不如现在卖掉。”曾伟民这样分析他们的心理,宏观经济的向冷正让企业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波接一波的宏观调控措施,让企业都不敢再抱有乐观幻想,因为建立在原来宽松环境基础上的竞争策略和生存能力受到致命打击,在能否熬过“冬天”的问题上,它们开始怀疑自己。

  中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程满江认为,两年内中国经济很难见到上升迹象。CPI和PPI的差距说明制造企业宝贵的利润正在被吞噬。“原材料成本上涨吃掉了去年青啤一整年的利润”,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表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0208.html

更多阅读

b2c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传统企业如何做B2C电子商务?(下)

3、采购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是有效跟进采购合同/发票的状态,大货的采购入库/退库,财务结算和库存查询与处理。它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单管理和库存管理。而最核心的,是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实现电子商务采购。那些采用渠道模式的传

b2c电子商务企业类型 传统企业如何做B2C电子商务?(中)

一、电子商务的定位要做电子商务,跟做传统商务一样,由于电子商务领域加入者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进入电子商务之前,也必须对企业电子商务和品牌做好定位,这种电子商务定位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卖什么?与实体企业首先要做战略定

服装企业海外并购: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二)

      1、资本的充裕性及后续经营的资金投入。         无论是对品牌还是对渠道进行收购,其最为重要的即是收购资本。而对于利润同样日益下降的服装企业而言,这些需要动用以“亿”为单位的资金如何获得即成为了收购企

服装企业海外并购: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一)

      当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一场综合性的经济危机之时,货币资本的充裕程度决定了企业在这种情景下的生存状况。而时尚产业做为一种非必需性的生活消费产品,当市场消费力下降之时所受到的冲击便足可致命。也正因此,欧美那些

对家族企业管理的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在哪?(二)

  家族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拓宽选才视野,面向社会,招贤纳士,建立并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老板要解放思想,相信身边的人,不断的给别人机会,合理放权。同时老板要来言行一致,以德管人,用德来影响员工。家族企业老板要从战略上去考虑人力资

声明:《投资家王新平 他们缘何卖掉企业一身轻 企业家不如投资家?(一)》为网友向青春致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