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的前身是离任审计,始于1985年。经济责任审计在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科学、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法律法规为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并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经济运行中许多新情况的出现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许多新课题,有待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研究。

  现有研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策略与审计风险防范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但是有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少。而且,就目前的研究文献,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单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角度来写的,很少有文献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将针对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文献回顾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方法和评价指标。

  (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

  廖洪(2001)研究认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包括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速度与效益相结合、成本效益、与计划统计、财政财务指标相结合等6个原则;郭立宏(2002)认为搞好审计评价的有效措施是要准确把握好审计评价原则,指出应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以法规制度为准绳、权利与责任对等、政绩量化为原则,考核经济责任履行状况。

  (2)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蔡春、朱荣、蔡利(2012)认为,以目标经济责任为导向,以经济责任履行报告体系为基础,是对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体系与指标体系的一种探讨;刘正午(2003)研究构建了复合审计评价系数与层次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型,从而建立了含三个一级指标的三层次的复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孔维伟和张海(2012)依托其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应用。

  (3)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洪承旭、阎建军(2002)认为,商业银行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发展能力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资产流动性指标和财务效益性指标四个方面予以确定;李晓群(2002)认为,对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审计应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社会贡献与积累状况、投资状况等六个方面来评价。

  三、我国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责任界限难以划清

  虽然领导干部作为部门或单位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和组织者,对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负有全面负责,但是,对于一些具体问题,如因政策变化、行政干预等影响而形成的问题,受前任或历史遗留问题影响而形成的损失等,要分清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是玩忽职守还是工作失误、是集体责任还是个人责任,在实际操作中都难以量化。

  (二)过于注重效益指标,对发展能力指标注重不够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于各领导干部的审计内容基本集中在,其是否履行了其所被赋予的责任,是否完成了委托人交付的任务。这些大多是对效益的审计,而对于其发展能力的审计却很少。本人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对发展能力的审计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很难对其进行评价;二是审计人员职业素质能力较低,未能对其进行评价。

  (三)缺乏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高、风险较大的工作,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最为突出的难点包括:评价体系难以适应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要求;对前任与后任经济责任划分不清;审计资源还难于满足审计评价科学、全面、准确、客观的要求由于目前尚缺乏一套操作性强的审计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不仅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难度,而且增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利用价值。

  四、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在受托经济责任观下,如何实现对被审计单位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的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对其经济责任进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构建一个良好有效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首先,要遵循评价原则,即前文中所说的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速度与效益相结合、成本效益、与计划统计、财政财务指标相结合等;其次,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将各类不同的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的层级,以达到对其评价的详略得当。最后,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发布,以使得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勇. 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87至2007年研究的分析[J]. 审计研究,2009,03:21-27+54.

  [2]陈波.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J].审计研究,2005,05:84-88.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研究[J].审计研究,2005,05:80-83.

  [4]罗韵轩.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2:35-41.

  [5]宋常,王睿,赵懿清.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1:10-1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283.html

更多阅读

一种电子商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8-08-23 10:55:00]作者:徐伟编辑:studa0714[摘 要] 企业大量投资于电子商务系统以及有些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效果欠佳,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对电子商务系统实施成功的评价问题。本文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者按:转载了一篇关于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博文,觉得有必要把我们在去年学会年会发表的相关论文也通过博客发布出来。记得《十年规划》总结会上,王延觉司长也提到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将是下一阶段的工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的前身是离任审计,始于1985年。经济责任审计在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科学、健康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法律

重塑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重塑上市公司董事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大部分并未建立董事评价体系,有的即使建立了也流于形式。国有上市公司董事评价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评价基础上建立董事科学激励约束机制尚在摸索之中;至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企业董事长或者大股东往往操纵董事的选聘、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和逻辑框架  “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方向,“五个文明”和“五有社会”应是“科学发展评价核心指标体系”构建应涉及的

声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网友倾城花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