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仓:让历史创造时尚



      本刊记者/肖焕中 

      站在历史的起点眺望未来,总有始料不及的发展。600年前,没人会想到这座皇家粮仓——南新仓,会是如此这般模样;60年前,没人会想到计划经济会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作为百货仓库的南新仓会被一种新兴产业所代替;30年前,没人会想到有一天到南新仓去“歇着”也能成为一种时尚。然而,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回眸历史,一切皆有规律可循。

      2008北京奥运期间,到南新仓去“歇着”成了中外知名人士和各国运动员的一大乐事。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南新仓接待中外宾客达8万人次,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新加坡总统、立陶宛总理、约旦亲王、韩国总理、德国柏林市市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等在内的国外政要及美国泳坛名将菲尔普斯等各国运动员,纷纷来到南新仓参观游览,感受古老的东方文化,让这个融现代楼宇与古建风貌于一体的时尚特色街区,成为展示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如今,被誉为“京城文化创意产业新亮点”的南新仓,已是北京的一个著名品牌,更是北京国企改制的一个成功范例。南新仓——一个曾经步履艰难的“老国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闯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南新仓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皇家粮仓里的“龙头老大”

      南新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平安大街东端,是明清两朝京都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仓。南新仓于明永乐7年(公元1409年)在元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与北京故宫同龄。它气势宏伟、造型古朴,有着迷人的古韵,散发出充满沧桑的美感。它依托于运河文明,是元明清南粮北济重要的见证、是仓场文化珍贵的遗存、是古建中一个独特的类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历经600年的雨雪风霜,至今,仓内仍弥漫着松木结构的芳香。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它见证了京都的变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南新仓在明朝鼎盛时期,拥有仓廒180座,现保留古仓廒9座,是全国仅有、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现状保存最完好的皇家仓廒。由于是京城储粮重地,南新仓与皇城的城墙一样严格按照军事标准建造,全部采用大城砖砌成,仓廒的墙体厚度达1.3米至1.5米,十分坚固耐用。而且仓廒容量极为可观,按当年最少储粮100万石计算,南新仓可储存1亿斤粮谷,相当于现在的5000个集装箱。如今,这一古老的建筑遗迹,已经成为历史古都、文化北京的城市标签和精神象征。

      “前几年,说到南新仓,老北京人有的不大熟悉。可要是提到‘百批’,恐怕北京人没有不知道的。”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介绍说。“百批”是北京人对北京市百货公司的俗称。这个与新中国同龄的百货公司,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以分配为主要职能的国有商业批发企业。那时的南新仓就是百货公司存放商品的大仓库。在那个物资供应短缺的年代,百货公司发挥着商品流通主渠道作用,其优势地位十分明显。

      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批发行业“龙头老大”的北京市百货公司,承担着北京市2000多个零售商店、远郊区县批发公司、河北省27个县级批发公司和640余户机关团体及生活、生产的商品供应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全国各地市场供应商品调拨任务,是全国批发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年购销总额在15亿元左右。在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百货公司仍然发挥着商品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的作用。人们不会忘记,“百批”在那个年代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保证首都市场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商品流通方式逐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零售自采、工业自销、非国有批发企业进入批发领域。市场上,商品供应由长期供应紧张转向松动、缓和以至充裕,百货、针织类商品全部敞开供应,打破了国有批发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失去以往优势的国有批发企业,业绩一路下滑,继1990年出现全行业亏损之后,1994年,伴随着新中国走过44个年头的北京市百货公司,也滑入经营亏损行列,国有批发企业原有体制受到巨大冲击。

  在市场竞争中华丽转身

      “为寻求市场经济下国有百货批发企业的生存发展之路,从1995年开始,百货公司踏上了漫长的求生之路。”杨波回忆说:1997年,百货公司从改变产权关系入手,采用不同形式,吸纳多元投资,以经营结构调整和产权结构、组织结构重组相结合,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建立新型企业。

 南新仓:让历史创造时尚
      由于在百货公司商品销售总额中,化妆洗涤用品占据半壁江山,年销售额近3亿元,百货公司决定以化妆洗涤用品为突破口,进行公司制改造。1998年1月,经一商集团整体运作,百货公司将化妆洗涤用品与另两家经营洗化类单位重组,成立了“北京一商美洁化妆洗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北京一商美洁商业有限公司)。通过改制,美洁公司在以后几年中发展迅猛,现成为北京洗化类批发行业的龙头企业,实现了企业重生。从1998年至2008年间,美洁公司每年实现股东回报率都在10%以上。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他们初步摸索出一条国有批发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出路。

      2001年开始,百货公司又对其余不具备整体改制条件的业务,实施了“收缩老的、发展新的、培育大的、放活小的”改革举措,全面推进二级公司和三级企业的改革与发展。2002年,所属6个从事商品经营的企业从百货公司剥离出去,成为另立门户的独立法人。至此,北京市百货公司50余年的商品经营画上了句号。

      “百货公司不搞经营了,下一步如何发展?当时人们议论纷纷。” 杨波说:“百货公司一直踩在“聚宝盆”上却没做“淘宝”生意,占据黄金地段却没有创造黄金效益。因此,开发南新仓势在必行,也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为开发南新仓这块“聚宝盆”,2003年初,百货公司根据南新仓历史古仓文化、占据京城“文物大道”平安大街的龙头位置和市级新兴产业金融功能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与后海、三里屯、簋街等最具京味的娱乐休闲场所相邻,与北京CBD、燕莎商圈、朝外商圈、建国门商圈互为依托等地缘优势,提出“以资产经营为突破口,加快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分3步走的改革发展规划:一是盘活资产,开垦“南新仓”宝地;二是打造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三是以新体制、新机制经营好开发建设后的“南新仓”,实现物业资产经营集约化和资本的最大增值。

      2004年7月23日,南新仓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北京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在原北京市百货公司的基础上改制组建,成为由北京一商集团公司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即一商集团子公司,受权经营百货公司经营性资产。企业从国有独资改为股份制,主营业务由商品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物业管理,由宽泛的物业资产经营提升为具体的经营休闲娱乐业,由经营一般意义的休闲娱乐业提升为建设“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由经营房产物业提升为经营市场、经营客户。

      2005年至今,南新仓公司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大力发展特色商业街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新北京,新奥运”历史机遇,充分保护并合理利用“南新仓”珍贵的古仓资源,将宝贵的古仓资源与现代建筑、长城文化、运河文化及国际化、民族化有机结合,打造了全市首家由企业主办的特色商业街——南新仓文化休闲街。街区主打文化休闲牌,面向的目标市场为中高端中外消费人群,追求高品位、高质量生活的时尚人群。

      通过对古仓文化的挖掘与整合,南新仓逐渐成为向世人展示现代北京多元文化和商务共融的窗口,在丰富京城文化内涵的同时,使一个曾经步履维艰的“老国企”在华丽转身中重现英姿。

  资产增值 彰显改革魅力

      改革需要付出成本,发展需要资金支撑。南新仓公司实施企业再造工程时正处于经营亏损阶段,拿什么投入?答案是:变存量资产为增量资产。

      杨波对记者说:“2004年,我们引进具有相当经济实力和建设能力的香港香江集团作为南新仓的投资建设方,共同开发建设南新仓商务大厦。与此同时,将南新仓9座古仓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把原有旧仓库改造成仿古建筑,与古仓廒构成风格一致的历史文化环境,成为文化休闲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这部分资产至少增值数倍以上,有力地支撑了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必需的硬件设施建设。”

      南新仓街区在创业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官商”作风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部分员工从未涉足资产经营、物业管理,客户是“上帝”的观念淡薄。为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创新发展,南新仓公司坚持以战略管理为导向,以租金收入为重点,以基础管理为依托,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初步锻造了一支适应南新仓发展要求的员工队伍,有效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同时,南新仓在“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京民族文化艺术博览园”、“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全面出击,并连续3年举办“南新仓文化休闲节”,宣传了街区和商户,增加商气、人气,为南新仓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2008年北京奥运,给南新仓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奥运期间,南新仓街区共成功接待中外宾客8万人次。建在此处的国内首家奥运冠军俱乐部——“柏林北京2008冠军俱乐部”成为德国运动健将、各界贵宾、赞助商及合作伙伴的高档聚会交流场所。南新仓公司被第29届奥组委北京奥运新闻中心评为“为新闻宣传和媒体服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

      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的建设,得到中央、市、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贾庆林、王岐山、陈奎元、程世峨、陆昊、杜德印、阳安江、蔡赴朝、李世祥、吉林、丁向阳等先后来南新仓文化休闲街视察和调研,对南新仓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奥组委新闻中心“部长媒体接待日”、“国际导演拍北京”、“国际摄影师拍北京”、“国内知名媒体拍北京”等大型活动都牵手南新仓,让南新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据介绍,南新仓文化休闲街自2006年下半年正式运营以来,经营收入累计实现1亿元人民币,国有资产较改制前有明显的增值,成为一商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点。南新仓在主营收入逐年递增、国有资产较改制前有明显增值的同时,创造了一种和谐文化。在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活动中,南新仓连续三年蝉联“北京商业特色品牌”,被评为“2006年度北京商业文化创意品牌”、“2007年度北京商业创新品牌”、“2008年度北京商业文化魅力品牌”,还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和谐商业企业”,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商业3A级信用企业”,成为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北京市重点对外参观单位和京城文化创意产业新亮点。

  用文化创意传承古都文明

      今天的南新仓文化休闲街,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步行街总长千余米。由南新仓古仓群、仿古建筑群和南新仓商务大厦底商组成。业态分为文化、休闲两大类,涉及艺术文化、演出文化、美食文化等。其中文化类有:艺术画廊、音乐传播中心、昆曲小剧场、影视文化俱乐部、文化传媒工作室、会所等。

      置身于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中,你会惊喜地看到,古老的皇家粮仓,正在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文化气息:绿地里展示着挖掘出的直径1.8米的文物大磨盘;历经600年风雨的皇家古粮仓依然显露出王者的风范;当你站在门口那道古老的门槛儿外,曼妙的昆曲声静静飘过,萦绕耳边;抬眼望进去,古朴的砖墙上挂着现代派的画作……“新的在旧的中,时尚在历史中”,高耸的南新仓大厦与古老的仓群交相辉映。

      “文化创意是南新仓的灵魂。”董事长杨波如是说。几年中,南新仓公司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商户从事文化创意经营,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活动。街区先后举办了画展、影视新片发布会和各种文化信息交流活动。从2007年5月至今,在南新仓的“皇家粮仓”上演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已达200多场,慕名前来观看昆曲的政界、商界、文化界人士和海外游客络绎不绝。

      南新仓的“美食文化”同样散发着独特魅力。“大董烤鸭”、“饭前饭后台湾餐”、“六百年新派日本料理”、“库和美法餐”……琳琅满目、回味无穷。南新仓还有现代派画展、西方音乐、影视沙龙、德国柏林奥运冠军俱乐部等等。的确,600年南新仓加600年昆曲,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被业界誉为“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文化创意”。这种新旧融合、古今结合,中外文化互为映衬、相得益彰的独特韵味,已经成为南新仓的招牌,并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

      南新仓以保护和传承古都文化的方式,把有限的存量资源变成市场稀有的增量资源;打开历史的宝库,让古文化遗产在开放的市场中得到应有的保护与尊重;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用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都市经济定位。“新的在旧的中,时尚在历史中”的南新仓,已成为一个被人们所认知的品牌。“南新仓现象”,耐人寻味。

      回顾南新仓的发展与变迁,杨波深有感触:”哲人说得好,历史有许多留给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南新仓就是历史留给未来的永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544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小年夜生活新方式:80后的另类时尚

有美味谁都会开心,有绝味就会有激情…原文地址:小年夜生活新方式:80后的另类时尚作者:绝味鸭脖距16日小年夜的到来有短短数日,许多市民早已筹备着迎接小年夜的到来。除了祭灶、家人团圆之外,不少80后也忙着“赶场子”,变得格外忙碌。80后

博特新材料:让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

     “首个将国产混凝土外加剂推广应用到我国的核电工程,解决了国外产品解决不了的问题;  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采用此成果,帮助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问题,至今未发现一条裂缝,被称之为“世界建坝史上的奇迹”;  世界最大的斜拉

声明:《南新仓:让历史创造时尚》为网友隐藏德心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