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未来消费群体萎缩 白酒金融化的未来



     白酒金融化目前处于怎样的态势?面对严峻的产业形势,并不景气的经济环境,白酒金融化未来趋势如何?是否依然会像前两次那样,继续“逆势飞扬”?

  白酒金融化目前只是起步阶段

  梳理白酒金融化历程,发现白酒金融化诞生至今,共经历两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及“探索期”。

  第一阶段为萌芽期(2008~2010),这一时期,还没有白酒金融化的概念,但是民间老酒收藏热已经兴起,加上全球金融危机,老酒因体现出了白酒增值、保值的产品特征,故在艺术品收藏及投资领域开始被关注。但这一阶段多为民间交易,促使白酒收藏热升温的则是之后两年拍卖机构的不断介入。

  在众多稀缺白酒屡创拍卖新高之后,白酒的收藏与投资价值开始渐渐被金融机构关注。2010年,知名网络产权交易及投资融资服务平台“北京金马甲”开始试水“白酒金融化”,与“茅台”合作推出“十二生肖纪念酒”,首次提出“高端商品权益化”概念。这可以看作是白酒金融化的雏形,但此阶段明显受“投资收藏”热潮影响。

  第二阶段为探索期(2011年-2012年)。2011年初,“金马甲”交易中心挂牌“泸州老窖大坛国窖1573原酒”交易。此时尽管在操作模式上与其它金融化产品一样,采取的是传统的证券化交易,开始强调交易客户端,但是因为相关标准的缺失,所以仍带有明显的尝试探索色彩。同年底,上海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与金马甲不同,“上海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声势更为浩大,平台更为开放,产品更加聚焦。首先,“上海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开启了路演推广功能,这一功能是2012年白酒金融化形成热点的重要原因。另外,“上海国际交易中心”提出了“限量”、“保值”等理念,这些理念为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增加了信心。

  樊东平认为,白酒金融化目前仅处在起步阶段。比如从金融化特征来看,以股票为例,一旦挂牌,成熟的市场一定会有波动。但目前在上海金马甲交易中心,波动现象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市场不活跃,成交量过少,投资者对此新金融产品还未投入完全热情。而作为一种新的金融类产品,白酒金融化目前尚缺少相关的监管部门,成立交易中心门槛很低,比的是谁抢占先机,可能会导致一段时间交易的混乱,这也是白酒金融化存在的风险所在。

  “杜康”副总经理苗国军认为:白酒金融化在国内刚开始,和当年的股市一样,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需要一个认识的过程。且白酒金融化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短期看淡,长期看好

  对于2012年白酒金融化热潮以及今年及未来白酒金融化趋势的走向,业内专家的判断极其一致。

  和君咨询总经理林枫认为,如果说去年是金融化高峰的话,今年热潮将会回落,理由在于:经济形势的下滑,业内只会对金融化“惯性”关注,很难再构成当下热点。

  在他看来,白酒金融化成因在于:作为一个常规的消费品,因为中国政商消费的特殊国情,以及本质属性(农业属性,不可复制性,稀缺性及区域性)、行业属性,决定了白酒具有收藏投资功能,具备了高端商品金融化的条件,使“茅台”和“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从一个消费品变成了一个金融投资品。对“茅台”、“五粮液”的惯性思维成就了对其投资保值的信心。在这一前提下,“茅台”率先成为投资产品,之后带动了“五粮液”及其它名酒的加入,实际上是顺势而为。但是高端商品的金融属性一定是由历史时间构成的,需要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对于白酒金融化的未来,林枫认为:如今高端酒应声下跌,以及股市的持续下跌将导致白酒金融化前提的缺失,短期来看,需要谨慎,并不看好,但中长期来说,还是一个机会。

  九度营销董事长马斐也认为,“白酒金融化”模式是白酒发展瓶颈期的特殊产物,没有必然原因,不可以把这种模式当作救命稻草来看待,前景如何,值得思考。

  马斐对于金融化的看法是:如果企业在一定情况下想做一些推广或者小量融资,金融化是可以做的,要想取得长足持续发展,还是规规矩矩回到市场上来,认认真真做市场,真真切切爱护消费者。

  马斐强调说,任何企业都可以创新模式,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也需要鼓励,在特定的情况下值得倡导,但还是要保持谨慎乐观来看待这种创新。

  营销战略专家铁犁则认为,虽然这两年白酒金融化模式的确为部分企业带来了一定收益,但当下白酒金融化模式存在一定风险,在产业调整的背景下,价格下行,必然影响投资的价格预期。

  对此他建议,目前的周期与节点并非白酒金融化的最佳时机,企业需要慎重思考。

  铁犁认为,白酒企业绝大多数是将白酒金融化作为一种传播的手段来对待。融资的功能只是其次。若想依靠这一模式实现企业大的销量突破更不可能。他预测,即便未来白酒金融化发展速度不变,最终的销量也只能占到1%~3%,不可能会有更大的份额突破。

  对于这一模式的未来,他同样表示,今后空间将更大。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未来将会在业内占有一定的比重,3~5年内比重将会进一步加强。但最终比重不会太大。

  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金融化

  既然“白酒金融化”有着多重价值,那么是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金融化?

 白酒未来消费群体萎缩 白酒金融化的未来
  据了解,为了对投资者给予保障,交易中心在白酒产品的选择上也有科学的标准。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告诉《东方酒业》,一般在选择产品时会有五个标准。一,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二,工艺的复杂性;三,产能的有限性;四,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五,品牌的价值。同时拥有五个标准的白酒企业通常都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为投资者长期持有提供保障。

  不仅是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有着自己的“五个标准”。其他大型酒类交易中心也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金马甲的标准与上海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有着类似之处,樊东平认为,白酒金融化应该具备几个特征:首先一定要具备定制化的特征,也就是说不能跟市场正常销售的产品有冲突;其次必须限量。但是限量的标准究竟多少合适,需要从企业、市场等综合因素考虑。另外产品必须具备高品质。另一交易机构——贵州白酒交易所交易员刘叶林告诉《东方酒业》:核心还是要看酒产品本身。如地理位置是否特殊,是否具备不可复制性。另如产品属性上是否具备保值及收藏投资的特性等。

  马斐的观点是:成熟的企业要是真的想做金融方面的延伸,那么一定要从品牌基因和产品附加值两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品牌需要具备:属全国性品牌或者是泛全国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相对比较高,地方品牌或者小区域品牌就不要做这个无谓的投入,没有投资者买这个单的;产品方面:要有独特的个性和历史文化渊源,最好是老名酒或者十七大名酒,这样附加值才比较高,包装设计各方面都需要有特色。

  铁犁的观点是:名酒的高端产品最适合白酒金融化,如“茅五剑泸汾”;其次是个性化差异明显的品牌,如文化个性明显的“诗仙太白”,香型个性明显的“景芝”等。

  李进忠也从品牌和产品两个角度分析,他认为:就产品而言,因为发行的酒品具有收藏性质,档次非常的高贵,而且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还要发行价格非常便宜。否则还谈什么收藏?产品采用的原浆酒质和调香酒年份都很长,至少在10——30年以上。所以,酒厂的发展历史必须有着一定的年限,有储存很多年的粮食原浆酒。就品牌而言,一线名酒似乎没有必要,因为上面说过,发行的根本目的重在品牌宣传。也就是说,具有一定历史发展年份的,有着储藏多年原浆酒的,品牌期待全国化发展的酒类企业,可以考虑参与。

  对于欲进入金融化领域的企业,樊东平建议: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如果要做成一种权易性商品,商品一定要个性化。实际上中国的白酒真的要走高端化路线,现有的企业应该有一定的策略,要把他们部分原有的带有个性化特征的企业拆分出来,进行支持,做成和国外葡萄酒一样一个一个的小酒庄,比如酒坊模式。“酒坊模式应该恢复,就是把国企现在标准化大生产里面的一部分,把他拔高出来,单独做成未来走个性化、高端化、稀缺化路线的品牌。因为酒这个产品,现在已经有了差异化的需求。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改变原有的产品结构。”樊东平说。

  第二,决不能将融资及销售作为核心目标。与股票一样,这是一个公开的市场。要认识到其为企业品牌所带来的价值。参与白酒金融化实际上是在为企业贴标,贴“高端商品”的标签。这个标签不管贴到谁身上,市场一旦有效,投资人会认可、消费者也会认可。消费者认可是因为这个市场是保真的市场,投资人认可是因为这个市场是可以投资的市场。只要市场有一定量的参与人群,相信对任何企业来讲,都会是有价值和吸引力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598.html

更多阅读

白酒未来消费群体萎缩 中国“小”声音,白酒大未来

     白酒发出“小”声音  从“有兄弟才有阵营”的时尚宣言,到“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的众口皆传;从江小白在全国市场的的异军突起,到宋河扣扣、嗨80、嗨90、小诗妹、小刀等时尚小酒如雨后春笋一般地竞相涌现。白酒“小”

白酒金融运营方案 白酒金融化

     自去年年底以来,白酒行业震荡频繁,很多业内人士判断,白酒可能就此进入调整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白酒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摆脱长期以来对资源和政策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真正与国际接轨和实现经营创新?  就在思考的

金融机构定义 白酒金融化的定义

     白酒金融化是什么?  对于“白酒金融化”的含义,金融专业人士认为,“白酒金融化”与“艺术品金融化”相通,指的是将白酒产品“作为金融资产纳入个人和机构的理财范围”,使白酒转化为“金融工具”,进而将白酒市场金融化的一种手

金融危机成因 白酒金融化的成因

     是资本力量的推动还是白酒渠道模式创新?催生白酒金融化的原因有哪些?白酒金融化的产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白酒金融化的成因从宏观层面来看,离不开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黄金十年”白酒产业的高速增长。正是在

白酒的营养价值 白酒金融化的价值

     为什么经济形势严峻,但白酒企业的金融化热情不减?若要寻求个中答案,既要站在行业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化模式,也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对其进行价值评估。  站在行业的角度,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员表示,酒类金融化是酒类销

声明:《白酒未来消费群体萎缩 白酒金融化的未来》为网友何必再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