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1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要想准确说出谁会从这些优势之中获益,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盈利纪录判断,美国全球性企业显然是这些优势的获益者。企业高额盈利同样惠及广大股东,股东范围涵盖近半美国人,这是因为养老项目及私人退休账户持有超过40%的美国公司股票。 这些年,美国工人的生产力水平也是大幅提升——高于欧洲及日本大多数工人——然而,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对很多人来说,生产力水平提升并没有转化为工资收入的显著增加。美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了大量廉价商品,大部分美国人工资收入的购买力有所增加,这个多少算是一点安慰。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廉价商品大量进口,在沃尔玛等折扣率很高的商场购物,一个普通消费者每年可以节省好几百美元。而且,当前工资问题并非来自全球化本身,而是主要来自因为全球化更形剧烈的竞争压力与快速增长的医疗与能源成本之间的冲突,其实,资本回报率还在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在欧洲和日本一样尖锐,他们倒是还没有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其他衡量指标也一样表明,与其他大的先进经济体相比,美国经济具有领先优势。保证有工作意愿的人充分就业,就是检验经济发展健康程度与活力强弱的传统标准,即使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遇到一些新问题,就业率仍然是美国的优势之一。过去10年,美国工人求职不得的平均比例是5%,比英国低了大约1/5,比德国低了2/5,仅相当于法国和意大利的一半。只有日本一直保持低于美国的失业率。美国人一旦失业,他们通常都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过去10年,能在6个月内找到新工作的美国失业工人大约有80%,相形之下,瑞典的这个比例是65%,英国是60%,日本与爱尔兰是50%,而德国和法国更是只有1/3。美国在职工人每年工作时间也多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除外)——分别比英国、意大利与爱尔兰、德国与法国多了10%、15%、25%。工作时间短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是,工作时间长短差别也正是欧洲工资收入较少、人均产出较低的原因之一。

  当今时代,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言,开发、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能力,几乎与保证就业的能力一样重要。而这也是美国极具竞争力的一个领域。过去10年,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商务活动及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除了美国,其他都是一些小国(或地区)——瑞典、芬兰、丹麦、新加坡、香港、韩国、百慕大群岛及澳大利亚——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实现这个目标。尽管美国幅员十分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门类数以千计、行业经营千差万别,而且也没有制定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传播的国家政策,但是,到2004年,每百名美国居民平均拥有的微机数量超过76台,使用互联网的国民比例达到63%。此外没有哪一个规模庞大、门类众多的经济体能够接近美国的这些指标。日本百人微机拥有量接近美国,但是网民比例只有50%;英国的网民普及率跟美国差不多,但微机拥有量差距很大。在这两个方面,德国、法国、意大利都落后于英国和日本,与美国自然更是相去甚远。

 第6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14)
  在信息技术领域,欧洲与日本正在紧追慢赶,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他们还是落后美国20年,这就意味着未来10~15年内,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领先优势很有可能继续扩大。美国在这方面的有利形势持续扩大,部分反映了经济学家所说的“综合性先行者优势”(compound first mover advantage),或者说是受益于率先开发诸多新技术。美国的研发网络、企业文化及商业环境并不具备生产全球性重要产品的最强优势——例如,日本就是全球最强大的汽车制造国——但是,美国特别擅长开发、传播新技术。美国发明家与IT企业早期形成的领导地位,创造了关键知识储备、业务流程规范以及重要关系网络,这些领先优势又轻易扩展到了大多数产业部门与市场角落。因此,美国发明家与美国企业不仅能赶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大多数首轮技术创新,而且可以在后续各代技术进步过程中一直保持领先,因为美国拥有更多的智力、文化及组织资本,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这些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2513.html

更多阅读

第75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5)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尽管短期内印度不会成为另一个中国,不过印度具有实现经济稳定进步的潜力。过去四年来,印度行政许可与产品控制的陈腐管制制度缓慢瓦解,官僚体系对创办企业的牢固控制趋于放松。电信与

第7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4)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今天的印度电影业很像上世纪30年代签约巨星制度正处巅峰的好莱坞,由极具英雄色彩的人物统治,1994年的世界小姐艾西瓦娅?雷(Aishwarya Rai)和恶名昭彰的坏孩子沙尔曼?汗(Salman Khan)就是

第73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3)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软件及IT服务企业构成了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部门。这个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比医药行业多——只占印度雇员总数的0.1%——2005年该行业的总收入为285亿美元,超过GDP的3.5

第72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2)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在丰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引领下,一些外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把印度作为某些零部件来源地,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印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年均增长达到25%。不过,以2006年28亿美元的出口额,在

第71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21)

系列专题:《下一轮全球趋势:决定你未来的15年》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

声明:《第64节: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14)》为网友痞子英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