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六批:期望值过高(2)



系列专题:《决定孩子好前程:中国母亲教育批判》

  一直联想下去,我都为小孩子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母亲这么年年月月的担忧,她难道不累?总跟我提从前她是怎么读书的,哪里像现在这样拼命啊,舍不得孩子却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谁敢拿自己家的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啊?

  中国的母亲们仍是普遍将家庭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德、体、美、劳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相当一部分母亲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家庭学习",而且在实施智力教育的同时,多数母亲把智力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等同起来,因此将目光仅仅盯在孩子的分数和升学上,认为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于是,抓学习成了母亲的主要任务,陪孩子学习,甚至放弃工作陪孩子异地求学的母亲也越来越多。还有一味地逼孩子学习,乃至因此而酿出悲剧,类似"徐力杀母"的悲剧事件屡屡发生。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母亲们的思想要放开一点,不要让孩子生下来就围着文化知识转,灌输成绩意识,甚至培养应考能力。我们要不要教孩子学知识,要不要会考试呢?当然要,问题是知识是学不完的,考试也不是目的。

  人类文明越往后发展,孩子要学的文化知识就越多,即使有选择地学,也会不堪重负。所以,母亲一味地教孩子学知识、做作业是绝对行不通的。

  3.相互攀比。

  母亲常常将自己的孩子拿来与同事、同学、朋友、左邻右舍的孩子比较,稍不如人,非打即骂,使孩子无所适从。有些母亲的攀比心理受自己的好胜心驱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超过他人。这些母亲只要看到别的家长让孩子学什么,她就跟着让孩子学什么。

  比如同学的孩子学钢琴,她周一晚就送孩子学钢琴;同事的孩子学书法,她周二晚就送孩子学书法;朋友的孩子学跳舞,她就又用周三晚上送孩子学跳舞。有的母亲一周用五个晚上送孩子参加各类文化或特长学习,以致孩子疲于奔命,厌恶母亲为他安排的一切,从小形成不良教育关系。

  现在有些孩子从厌学到厌恶家长,感到家庭没有温暖,小小年纪就想离家出走。一些孩子在外面寻找乐趣,经常半夜不回家。这些孩子的非正常行为大多是母亲逼出来的。

  孩子一出世就有差异,如体重、体质、性格、反应能力等,个体差异是自然存在的,也就是人与人的天分不同。从0岁开始的后天教育,重要的是与孩子的天分结合,而不是与他人的孩子简单攀比,否则违背教育规律,好心办坏事。

  4.拔苗助长。

  广西桂林市的陈女士,为了让女儿将来成为万众瞩目的歌手,2007年春节后就为才13岁的女儿请了一位声乐家教,每周上课三次,每天早晨按照家教老师的要求,家长陪着女儿到漓江边练声。

  可练了近3个月,女儿的歌唱水平不但不见提高,到如今根本没法唱歌,连朗诵课文都很吃力,平时说话忽高忽低,发出怪声。

  到医院一检查,由于喉嗓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充血,声带出现了两个小结。陈女士后悔莫及,为了让孩子变成明星,害得孩子连正常说话都成了问题。

  这则案例告诉我们,拔苗助长就会根枯苗黄,对孩子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更会贻误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第74节:六批:期望值过高(2)
  5.成名成家。

  在如今许许多多做母亲的人心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著名小孩"的念头,却是实实在在萦绕不去的。望子成龙是为人之母的正当愿望,问题是,许多母亲不仅要求孩子成才,更进而要求孩子"著名"。在这种念头驱使下,对孩子的培养上就往往操之过急,甚至做出些贻误孩子的事情来。

  如有的母亲一个劲对孩子灌输"第一"、"拔尖"的要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施加了过多的精神压力;有的母亲强迫孩子,没完没了地上这样那样的"强化课"、"提高班",大量挤占孩子的玩耍、运动甚至休息时间;有的母亲总是恨铁不成钢,对孩子疾言厉色,甚至拳脚相加。

  凡此等等,屡见不鲜。母亲们这样做时,往往还冠以"现代早期教育"等好听的说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5867.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对环境要有正确的期望值(3)

系列专题:《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如果我们期望值过高,后果可想而知,巨大的落差带来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这公司真糟糕,怎么会让这么个烂人做领导?巨大到原来可能他只有20分糟糕而在强大的失落和愤懑中感觉有80分。如果你期望值比较低,

第74节:做个“乐活”的女人(6)

系列专题:《李玲瑶: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我认为世界上有三类事情:一类事情是上帝的事情。到底你是生在一个有钱人的家庭,还是一个贫困的家庭,你的父亲是不是很有地位,是个白人还是个黑人……这些都不是你能够决定的,这是上帝决定

第74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6)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二  项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大家都担心经济出问题。但事实上,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虽然达不到两位数,但预计仍在8%以上,这仍然是很高的增长,但为什么大家这么紧张呢?这是因为老百姓感受到的G

第74节:抵制荒谬对心灵的侵袭(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十六章抵制荒谬对心灵的侵袭  通过监控我们的思考过程就可以了解到,抱怨思想的确会对我们的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思想的作用,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我们

声明:《第74节:六批:期望值过高(2)》为网友青春微凉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