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就是机遇吧 危机下中国的机遇与陷阱

 危机就是机遇吧 危机下中国的机遇与陷阱


    每年的“两会”,《中国企业家》杂志都会搞一次以“两会”上的企业家为主角的“两会沙龙”。从1999年的第一次“两会沙龙”开始,今年已经是第9次了。今年是11年来大家参与最踊跃、人气最旺的一次。  

    半天听下来,验证了沙龙开场时我说的一句玩笑话:当全世界的预言家们因看不清未来而失语的时候,最能看清未来的一小撮人却聚到了一个小小的会议室里,用自己看到的东西进一步擦亮彼此的眼睛,以保证下一步行动的正确性。在这里,我把沙龙上听到的、想到的自以为是最重要的东西稍加提炼,仓促抛出以就教于各位朋友。  

    这次发源于美国并迅速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然依然没有“见底”,并在越来越深的程度上演变为一场罕见的经济危机,但它对中国的影响与伤害毕竟是有限的。中国经济的冬天主要还是自己的“四季更替”和相关因素造成的,美国金融危机和外需锐减带给我们的主要还是雪上之“霜”,我们应该冷静地看清楚哪些是自己下的“雪”,哪些是别人带来的“霜”,弄清病根才可能对症下药,对症下药才可能应对有效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我曾在多个场合讲过一个观点:中国今天已经有能力、有条件面对任何问题、困难和挑战,真正值得担心的,是由于不够自信而不敢正视造成这些问题、困难和挑战的真正原因。实事求是地说,今天我们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自信,因而把太多应该做出深刻的自我反省的地方都简单化地推给金融危机这个罪魁祸首了。  

    表面看,美国既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又是这场危机的重灾区,仍在继续恶化的金融、经济状况很可能会把美国推向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实际情况也许会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在我看来,奥巴马借美国制度的自我纠错机制登上历史舞台后,正在试图完成一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迅速拨正美国的航向为前提,他一方面会用尽可能温和的方式继续让全世界为美国昨天的错误买单,另一方面则会最大限度地将危机转化为变革的动力,通过重振美国的软实力和巨大的创新能力重新领导全世界。三年后,美国经济也许尚未在这次严重危机的阴影中完全走出,全球力量格局从西向东转移的趋势也不会止步,但奥巴马领导的“清洁能源,绿色经济”运动可能已成为这个世界新的发展引擎,美国也可能借机又一次领时代风气之先了。  

    那么,三年后中国会怎么样?危机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和陷阱是什么?最大的机遇,一是把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变为推进改革的强大动力,更加充分、有序地释放民间与市场的力量;二是对内有效调整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对外积极审慎收购扩张,全面优化和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三是以坚定明确的国家战略、清晰健康的国家形象、积极负责的价值理念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一个既令人尊敬、又不可替代的全球规则重要制定者。最大的陷阱,则是危机面前方寸大乱,不敢用改革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去战胜困难,不能在迎接眼前挑战的同时为未来铺路,而是顺势迅速向轻车熟路的旧体制回归,一边反腐败,一边制造更大的腐败资源和腐败条件;一边救今天的火,一边埋明天的雷,似乎在被动应付中能够维持一个消极稳定的状态已属不易。  

    因此,要回答三年后中国会怎么样的问题,根本取决于我们是能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呢还是会掉进可怕的陷阱。抓住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将会在30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大的台阶;掉进可怕的陷阱,则不知道又会在无奈的痛苦中挣扎多少年。虽然我们今天总体上还是信心满满,胜算多多,但是风险依然很大。特别需要我们自我警醒的是,此事关乎的不仅是中国大的成败,亦关乎中国人大的荣辱。而不管是中国大的成败还是中国人大的荣辱,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千万不要再把自己荣辱成败的原因归结到别人的头上去,哪怕这个世界上的确有很多坏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8580.html

更多阅读

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热潮与陷阱 纳斯达克上市要求

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热潮与陷阱本刊记者:自2003年起,中国企业到美国进行反向收购上市形成了一股热潮,这也是继1999年~2000年反向收购波浪后的第二次波浪。不同于第一次波浪,此次反向收购热潮由于影响面大、范围广泛,引起了主流投资银行

庄启传:金融危机下中国只能“做生意”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两会期间,在浙江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庄启传说,中国目前不能做“救世主”,只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的生意。 “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中国与美国得的不是同一种病,不能吃同样的

声明:《危机就是机遇吧 危机下中国的机遇与陷阱》为网友天空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