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二部分 当崩溃来临,出路在哪儿 第四



     保罗·克鲁格曼及其他持相同观点的经济学家或业界权威会告诉你,罗纳德·里根和小布什因废弃“新政”而酿成2008年的金融危机。

  据说,罗斯福曾以监管限制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但保守主义者却怂恿银行家摒弃这些规定,最终让无法无天的资本主义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二部分 当崩溃来临,出路在哪儿 第四
  但是在现实中,罗斯福的“新政”显然应为金融体系的过度冒险并招致2008~2009年的危机承担主要责任。我们在第二章曾讨论过,房利美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过程中“功不可没”,而房利美恰恰是“新政”的产物。罗斯福一手打造的另一项制度却在破坏银行系统稳定性的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就是存款保险。

  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接受救助时间最长的美国银行。简而言之,对于你在任何一家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FDIC都会为你在这个账户中存入的第一个25万美元存款提供保险,而支票账户则无金额限制。如果银行倒闭,并导致你无法提出全部存款,FDIC将负责补足差额。

  尽管某些政治家会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FDIC的宗旨就是保护银行客户免受银行不良行为的伤害,但事实上,FDIC保护的是银行免受自由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

  美国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与很多媒体权威都声称,FDIC是美国政府在“大萧条”时期面对银行体系崩盘做出的审慎应对。诚然,当时有数千家银行破产倒闭,整个银行体系一片狼藉,很多人因银行破产而损失了存款。

  但如果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损失存款的风险显然被人为夸大了。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我们提供了“大萧条”时期的银行破产数据:

  1930~1933年,有近9 100家商业银行破产,涉及的存款金额高达68亿美元。截至1929年,这些破产银行的存款额占全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13.3%。而在这些破产银行,存款人的净损失约为13亿美元,或者说,大约为全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19%。

  这听起来有点儿恐怖吧?但算一算,你就心里有数了。假如在这些破产银行中,存款损失率为19%,并且这9 100家银行持有全部存款总额的13.3%,那么在这段时间里,破产银行损失的存款总额则是13.3%中的19%,即2.5%。

  因此,在美国迄今为止所经历过的这场银行破产大潮最疯狂的时期,银行破产造成的存款损失率也仅有2.5%。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点儿损失无足轻重,而是想告诉各位,对美国人来说,即便是通货膨胀给支票账户带来的贬值,也要比这多得多。

  在实行存款保险以及刺激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之前,我们已经历了100多年的通货紧缩,在此期间,银行存款每年都在增值。事实上,从1929年秋季到1933年第一季度,消费品价格整整下降了24.4%。这就是说,尽管银行存款遭受了2.5%的损失,但即使是剩下的97.5%存款,也能比这笔存款的全额在“大萧条”之前多买20%的产品和服务。

  真正有意义的还是那13亿美元的损失,因为它意味着美国人对银行信任的丧失。就像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那样,“大萧条”带来的银行破产让一大批美国人失去了自己的终生积蓄。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再信任银行。随后,存款总额下降30%,而且主要是由存款人提取存款造成的。

  这才是FDIC给这场战争带来的真正威胁:由于客户不再信任银行,使得银行失去了业务。这就是说,政府存款保险的真实效应并不是保护存款人,而是保护银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088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 《国家为什么会崩溃》 第二部分 当崩溃来临,出路在哪儿 第四》为网友坏孩子的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