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 花旗 信用卡 花旗、汇丰 中国际遇大不同



花旗的犹豫使得比它坚决的竞争对手一再将其排挤出局。至于未来如何,还无法预料 

文/本刊记者  葛清 

6月17日,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在京隆重宣布美洲银行(BAC.N)成为其战略投资者,花旗银行出局。23日,交通银行(3328.HK)率先完成在港上市,在去年交行战略投资者的争夺中,汇丰银行(0005.HK)后来居上,击退的同样是花旗。 

花旗、美洲和汇丰恰好是三家全球市值最高的金融企业(见表一),短短一年内两次短兵相接,结果是花旗连续出局。是中国让花旗遭遇“滑铁卢”,还是花旗在中国挑肥拣瘦呢? 

除一年之内痛失建行和交行大单之外,花旗旗下的旅行者保险2004年6月获中国保监会批文,开始与上海国资委旗下的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筹建花旗人寿,但随着2005年2月初花旗宣布把几乎所有保险业务作价115亿美元转让给大都会保险集团,在华的花旗人寿也就寿终正寝了。 

花旗在中国金融业的投资似乎只剩下浦发银行4.6%的股份了,这与十分活跃的汇丰银行和此番高调杀入中国的美洲银行截然不同。汇丰近几年在中国承销业务上大有斩获(见表二),在去年获得平安保险的承销大单后,这次又操刀交通银行的IPO。过去2年中,汇丰先后5次成为内地企业的主承销商。同时,汇丰在中国大陆主要的金融投资还包括平安保险(持股19.9%,第一大股东)和交通银行(持股19.9%,第二大股东)。 

不一样的全球化战略 

花旗、汇丰与中国这个东方古国都有久远的历史渊源。花旗银行作为第一家美资银行于1902年来到上海,开立了在亚洲的第一家分行。1993年花旗成为首家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的外资银行,也是首家获得在上海、深圳经营人民币业务执照的美资银行。 

再看汇丰。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是汇丰集团的创始成员,亦是该集团在亚太区的旗舰。2000年5月,汇丰成立“驻中国总代表处”,统筹业务发展。汇丰在中国内地设立了10间分行,这一不断扩大的分行网络在内地外资银行中首屈一指。 

但两家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全球化战略各不相同。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拓展中国业务时迥异的战略选择。 

据2004年年报,花旗2004年营业额高达861.9亿美元,净利润超过170亿美元。主要的四项业务中,环球消费者业务贡献了72%的净利,企业和投资银行、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分别贡献了13%、8%和7%的净利。在净利润的地区分布上,北美地区占47%,亚洲、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拉美、墨西哥和日本分别占16%、14%、10%、8%和5%。花旗的亚洲业务发展迅猛,2004年盈利达到26.39亿美元,比2003年大幅增长了50%,投资银行和消费者业务尤其表现抢眼。 

从2004年年报看,花旗在证券投资上仅投入了101亿美元,风险投资的公平市值也仅为38亿美元。可见花旗很少对其它公司进行不控股的投资,花旗一般通过设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经营海外业务。正因为此,2004年8月花旗以27亿美元收购韩国领先的商业银行KorAm银行99.8%的股份,随后KorAm与花旗在韩分部合并为花旗韩国公司。此前的2004年6月,花旗出售了所持沙特第二大银行Samba金融集团20%的股权,获利7.56亿美元。 

因此,花旗尽管十分重视亚洲业务,但对参股中国银行业一直犹豫不决。 

汇丰的国际化程度与花旗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2004年年报,汇丰2004年全年税前盈利176.08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香港、亚太和拉美地区分别贡献其中的30.8%、29.6%、26.9%、10.3%和2.4%。汇丰的混业程度也很高,从税前盈利的业务构成上看,个人金融业务占46.6%,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占26.7%,商业银行业务占21.5%。 

作为“世界性的本地银行”的汇丰多采取收购和参股本地金融企业的方式实现全球化梦想。 

汇丰在中国选择“两条腿走路” 

中国国有银行的“战略性”股份并没有让外资银行趋之若鹜,这一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上市的难点。这一点倒是辅证了花旗甘愿选择“出局”的说法。 

Punk, Ziegel公司分析员Richard Bove指出,花旗认为战略投资不能带来想像中那么高的盈利,因为花旗对战略投资没有控制力,投资获得的董事会席位和对管理的介入力度较小,——根据建行的官方公报,美洲银行只在建设银行董事会中拥有一个席位,同时还将向建设银行派遣大约50名人员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而不是获得管理职位——所以花旗宁可选择出局。但是不入股建行并不代表花旗不看好中国业务。 

尽管对参股中国本土银行优柔寡断,花旗拓展在华业务却并不含糊。中国的银行主要业务是企业银行业务,而花旗和汇丰都是以消费者银行业务为主,所以它们在中国拓展市场具有先天的优势。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曾预测,消费者银行业务将是银行业开放后的竞争重点。目前花旗正大力与浦发银行合作信用卡业务,而交通银行与汇丰的信用卡业务也是双方合作重点。另外,花旗和汇丰的分支机构在企业银行业务中争取外资企业的优质客户有着天然的优势。而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这些分支机构很可能后发而先至,抢占中国金融市场最有利可图的细分市场。 

在中国金融开放的预期下,花旗对自己的金融品牌信心满满,其专业素质和全球网络为其发展在华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花旗认为靠自己的分支机构可以很好地拓展业务,例如开展主流的消费者银行业务、优质的企业客户业务、理财业务等等。“它(花旗)的优势摆在那里,它对形同鸡肋的内地银行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并不感冒,对入股不入股也并不特别在意。”某投行人士指出。 

相比花旗,对中国市场志在必得的汇丰则选择两条腿走路。 

汇丰银行是香港最重要的银行,也是香港联交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同样,香港在汇丰全球业务中的地位举足重轻,香港业务贡献了汇丰全球税前盈利的近三成。可以说,汇丰的中心地带就是香港,中国则是它志在必得的重点地区,除了期待金融开放给汇丰中国分支机构带来更多的机会外,汇丰还希望通过合资锁定一部分利益。汇丰在金融开放的前夕仍然两条腿走路,无疑为其中国战略上了双保险。 

不一样的牌理,不同的出牌方式,造就了花旗和汇丰今天截然不同的中国命运:汇丰大手笔投资,而花旗三思而后行,花旗的犹豫使得比它坚决的竞争对手一再将其排挤出局。至于未来如何,还无法预料。 

 

 

表一: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金融企业(亿美元) 

    2005年6月22日市值    2004年营业额 2004年净利润 

花旗银行 2460    861.1   170.4 

美洲银行 1890    529.5   161.4 

汇丰银行 1790    505.8   176.1 

 

表二:2003年以来汇丰和花旗担任主承销商的中国公司IPO 

股票代码 公司名称 上市日期 主承销商 全球融资额 

                (亿港元) 

2868    首创置业 2003年6月19日   汇丰 3.1 

980 联华超市 2003年6月27日   巴黎银行/汇丰    6.9 

2628    中国人寿 2003年12月18日  中金/花旗/瑞士信贷一波/德意志银行 267.1 

2318    平安保险 2004年6月24日   中银国际/高盛/汇丰/摩根士丹利 143.4 

 汇丰 花旗 信用卡 花旗、汇丰 中国际遇大不同

597 华润上华 2004年8月13日   花旗全球市场亚洲公司 3.4 

906 中国网通 2004年11月17日  中金/花旗/高盛   101.0 

1000    北青传媒 2004年12月22日  汇丰/中信/Oriental Patron    10.4 

3328    交通银行 2005年6月23日   高盛/汇丰    146.6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家》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1335.html

更多阅读

4、砸锅搜铁大炼钢 砸锅卖铁养王爷

正道沧桑----探索毛泽东一生思想的演变过程查 坤 荣 著4、砸锅搜铁大炼钢1957年11月,毛泽东曾提出要在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和“钢铁元帅升帐”等等口号下,钢铁

转载 龙湖香醍景观—花盛、溪岸、漫步! 慈溪龙湖香醍漫步

原文地址:龙湖香醍景观—花盛、溪岸、漫步!作者:春暖花开万物复苏1岁,家和父母是我睁开双眼看到的整个世界;5岁,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奔跑着跌跌撞撞;18岁,以为自己翅膀丰满了,却不知家是自己逃逸后守盼归来的港湾;30岁,家因

中国十大名花简介 中国十大名花的花语

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英名:TreePeony别名:花王、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科名:芍药科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与芍药同科。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它高1一2米,老干可达3米。叶互

声明:《汇丰 花旗 信用卡 花旗、汇丰 中国际遇大不同》为网友雾隐青山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