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人物周刊”猜想



我很喜欢读书,特别是励志方面的。方便的时候,总要在报刊亭买上几本看,没有机会,就到网上去浏览。前几天,有意识的登陆《爱学网》网站,想到这个电子图书馆里找几篇文章来读。网站一打开,《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23期)》的封面照片一下子就吸住了我:啊!雷哥!上面有两篇易立竞写孙红雷的文章:一篇是《孙红雷我靠实力走到今天》;另一篇是专访《孙红雷 我离娱乐圈特别远》。或许是由于《潜伏》的原故吧,我对孙红雷多了一分关心,同时也多了一分好奇。易立竞的专访文章写得很地道,字里行间让我对孙红雷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可当我返回到首页封面再看孙红雷照片的时候,心里却没有了第一眼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有点疙疙瘩瘩的。世界第22个戒烟日刚过,《南方人物周刊》怎么就选中孙红雷吸烟的这张照片作封面了呢?在我脑海中,一连串的问号就蹦出来:

这是杂志社的一时疏忽大意?

为了增加卖点而有意冲击读者的眼球?

照片刊登前是否争得了孙红雷的认同?

当地烟草专卖有广告资金投入?

杂志社在当地生产厂家有股份?

有多少烟民因这张照片的刊发而宣告戒烟失败?

有多少追星族人因为这张照片而参加烟民大军?

… …  … …

我从小是在山里长大的。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老师教了八个字是: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村头的断墙上,还有山里的崖壁上,这几个字是很长见的。所以,山里从没有发生过火灾,我觉得这是人们意识提高了,而且是真真正正的担负起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分责任。整个村子里男女老幼不吸烟的没几个,特别是男孩子不到10岁就吸烟是常事儿。不论走到哪里他们总是弯下腰去把烟屁股放在地上按一下,然后再踏上一只脚,用力的碾几转儿。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管不了别人还管不了自己吗?

在电视剧《潜伏》里人们最能够感受到的就是“信仰”二字。人类确实需要“信仰”,有了“信仰”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发展。但“信仰”更适合于大的范畴,适合于国家、民族、企业。到了每一个体,“信仰”就弱化成了“责任”。一个家庭、一个人,你可以没有宏大的“信仰”,但你不能没有应尽的“责任”。那怕是这份“责任”简单的就如把烟屁股按在地上踏上一只脚再用力的碾几转儿。

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09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无烟青少年”。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统计,目前全球有13亿烟民,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我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我国15岁以上烟民有3.2亿,未成年吸烟者约500万。

近年来,戒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开始反思对于戒烟不利的各种因素。有的观众列举了影视剧中的“吸烟习惯”:主角深思熟虑时、侦探思考问题时、老人生闷气时,动辄就用香烟做道具。这是对多数观众健康的不负责,对烟民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的“世界无烟日”到来之前,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呼吁整顿 “烟草影视”,减少吸烟镜头,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违法行为,建议广电总局《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中“过分表现酗酒、吸烟及其他陋习的应删剪修改”规定,应进一步明确具体量化指标和操作性。

如果说影视剧作品应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等最大限度地宣传健康向上的内容。那么,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就不应该担负起一分属于自己的责任吗?aihuau.com如果作品中具有不良的文字、图片,“启发”儿童、青少年抽烟“很过瘾”、“很时尚”等内容,尽管找不到对此行为应承担的法律依据,难道不是一种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吗?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已经2008年3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第九条明确规定:全社会都应当支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烟草危害、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很多大城市也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作过不同的《规定》和《条例》,目的只有一个:让全社会远离烟草的危害。

据美国和印度的研究资料显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最大影响是:将吸烟认同为很光彩的事情。

有关数字显示:中国每年因与烟草有关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在100万左右,如果吸烟率保持不变,这个数字将在2020年前增长到220万。吸烟是中国日益流行的慢性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给中国卫生系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姜垣主任认为:之所以大多数烟民是在青少年时期染上烟瘾,主要是由于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追求时尚和潮流,很容易因盲目跟风而吸烟,而吸烟一旦上瘾很难戒掉,会越陷越深。

2004-2005年度,印度89%的电影有吸烟镜头,75.5%的电影明星都曾演吸烟的动作。相对应的是52.2%的印度青少年首次吸烟是受电影中吸烟镜头的影响。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看了银幕上吸烟镜头的青少年吸烟的概率大约是没看吸烟镜头青少年的3倍。这说明,银幕上的吸烟镜头对青少年影响很大,而且是青少年吸烟的主要起因之一。

孙红雷的这张照片,会不会让青少年们认为吸烟是一件很“了得”的事情?是“英雄、时尚、智慧、帅气”的象征?他们会觉得这样叼着烟卷“很男人”,他们会把“吸烟有害于健康”这一来自家庭、学校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

在专访中有这样两段对话:

周  刊:金钱对你没有诱惑力吗?

孙红雷:说没诱惑完全是扯蛋。为什么说艰难?因为它对我有诱惑,可我必须拒绝。

周  刊:你说50岁后要回中戏去教书?

孙红雷:我继续不了的事情,我希望年轻人,或者我教一些学生继续做下去。我以前也听过别人这么说,我不理解这些,说这些人有这么伟大吗?后来知道了,这跟伟大没什么关系,很普通的想法——自己做不完的总要有人继续做下去。

俗话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知道别人看了这两段对话后怎么来理解,而我把这些对话理解为是孙红雷对自己、对社会的一种态度,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人物周刊”猜想

人生在世,理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对家庭、对单位、还是对社会,都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自己的行为力所能及的尽职尽责,我想那些“限塑令”、“禁烟令”执行起来就没有那么难了吧。这种责任可能不是崇高的、也算不上是伟大,但是人人都有条件身体力行的。

所以,我对《南方人物周刊》把孙红雷这张叼着烟卷的照片放在封面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用意而百思不得其解。我白天猜、晚上猜、吃饭猜、睡觉猜,终是没有个结果。忽然间又想起了专访中的一段对话:

周  刊:当你老到可以回首往事,给自己下一个结论的时候,你希望给自己一个什么评语?

孙红雷:牛逼。

牛逼!也许这两个字能够充分体现出《南方人物周刊》用这张照片做封面的用意了。哦,牛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8187.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度人物 人民的教皇方济各 罗马教皇方济各

2013年度人物——教皇方济各 译者:满仓发布:2013-12-19 14:23:29他以谦卑的圣徒之名,呼吁教堂成为疗伤的场所。1200年来第一任非欧洲裔的教皇,即将改变一个若干世纪以来死水一潭的地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的边缘,有一条小小的街道,叫帕

2004年至2012年“感动中国” 人物资料 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

新华网评: “卧底局长”何以“感动中国”2013年02月25日 00:00:20来源: 新华网“卧底局长”陈家顺蔡玉洁“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结果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揭晓,多次到企业卧底打工的“卧底局长”陈家顺光荣当选。现年45岁

2002——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

我们对“年度人物”的定义: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次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

中国百年历史年度人物 中国近200百年历史

中国百年历史年度人物1901——慈禧: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生于叶赫部(今四平附近)。咸丰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

声明:《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人物周刊”猜想》为网友唯美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