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国学教育



——想到就说之二十三

 

国学教育盛行,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国学教育走红,是当代社会浮躁的回归。国学教育一定会趋于平静。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故纸堆里找不到现代管理理论。再说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就是人类智慧经验的升华、总结、完善、提高。人是一代又一代的死了,但是人类的思想却从未中断传递。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交到了后人手中。不论是秦砖汉瓦,还是唐庙宋宇,不管是故宫,还是古城,都一一传承到了今人手中。人类文化不论是诗经楚辞,还是荷马史诗,不论是山海经,还是古希腊神话,不论是李白杜甫,还是莎士比亚,全人类都在享有,都在传承。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国学,是因为自五四到文革,中国人数典忘祖,从砸烂孔家店到破四旧,中断了一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历史记忆。矫枉必须过正,等到文化传承自然延续,国学也就复归平静。

国学一盛,中国式管理也甚嚣尘上。特别是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出,国学热者如获至宝,系统思考原来也是出口转内销。加之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预言:未来的管理可能要向中国人学习。是的,向中国人学习!难道向中国人学习就一定要从国学中找方向吗?记住,千万别忘了,是“未来的管理”应该向中国人学习。学习什么?德鲁克未言。但我的理解是未来中国人的管理经验总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德鲁克是在谈到现代社会管理理论的总结提高无不来源于企业实践。企业实践经验的产生无不出自经济最活跃、社会最开放、探索更大胆的最大经济体。因为德鲁克总结出人类管理理论的进步无不切合经济发展领头羊转换的轨迹,近代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先法国、再英国、后美国、再日本,下一个最活跃经济体可能是中国。因此我认为德鲁克预言的中国人是未来的中国人,也就是当代中国人,而绝不会是早已化作灰烬的古人。

国学补课非常必要,但是渲染过头,有害无益。

一个月前有人著文,提出“最需要培训的人群恰恰是那些培训大师”。他们的视频在机场大厅反复播放,有个大师居然说“当广播提醒乘客登机的时候,你不要理他,至少要等他喊上二遍三遍你再起身也不迟”。如果大家都以此种态度对待机场广播,那登机工作不被耽误才怪!这个故事是我太太看了之后转述我听的。

我本人也在机场“聆听”(看)过一个“著名”国学大师的视频。那是今年三月二十日在海口美兰机场。那大师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男的),外型很像古人。困为航班延误了二个小时。那段视频我是又看又听了几遍。他的名字我记得,但我不想替他宣传。他讲的内容我也记得:二个“屁”加《亮剑》的几个画面。说得是大奸臣和坤替皇帝揽屁得宠、小秘书不为市长担屁丢了宝座。现在说起来,还是一股子臭味。

我欣赏于丹的国学讲座,我欣赏易中天的国学观,我赞成季羡林老先生的论断“国学不等于儒学”。

要学国学就要学习我们的老祖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我们有诸子百家、有儒道法墨、有易经、道经、兵经、医经,我们有晋商、徽商、浙商、粤商,我们有浩瀚的典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瑰宝。我们要传承的很多,我们也传承了很多,它们已经渗透在我们的骨子里,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

如果我们不紧扣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不吸取全世界全人类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包括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中国的管理注定走不出国门。还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在影响着世界,世界也在改变着中国。孤芳自赏,还是不要了吧?!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不要人为地标注中国式管理,也不要一味地排斥所谓西方式管理。当今世界,美国管理融合了日本管理,日本管理吸取了中国经验,中国管理借鉴了前苏联教训……管理的进步是同技术进步同步发展的,有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就要有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与之配套。在IT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谁还会掰着指头计数?凡是引进了电脑辅助管理的企业,谁能不理会ERP的规则?

上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中国没有受到多大的冲击。有人庆幸是中国政府的英明领导。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有人指责是入世的错误。偏矣、谬矣!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历史潮流,是必然选择。如果我们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看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封锁、战争、地区防御……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现在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疾病传播、温室效应……等等无不需要集中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去攻克。没有全球范围的合作,这些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没有办法解决。

当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全世界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寄希望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发挥更大作用。这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基本国策是对的,这就是向全世界学习,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是对的。我们只能一如既往,而绝不能开倒车、走回头路!更不能从故纸堆里找良方。

国学教育要进行,传统文化要继承,但把国学教育拔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要不得!文革的反面教训也深刻,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对的,但夸张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就荒唐了!

国学教育是万能的吗?显然不是。

国学教育对个人而言至多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净化心灵的作用。对企业而言,也只能是增强执行制度规范的自觉性。这还要看你取的是精华,还是糟粕。国学并不代表传统的都是优秀的。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对待历史遗产,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国学、继承国学传统的准则。

 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国学教育

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西方各国擅长理性思考;中国人重视宏aihuau.com观,西方人强调微观;中国人重定性,西方人重定量。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西方人注重“时间空间条件”。日本人融东西方之长,弃东西方之短,二战之后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行走在融汇中外管理之所长的道路上,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因此,我相信未来的管理一定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一定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

能够走向世界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国学教育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不要过了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8548.html

更多阅读

道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论企业管理之道和企业管理之器

  近代管理思想源于西方,随着西方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出现了许多对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思考的文章和论述,最初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主张:“只有透过强迫标准化的方法,强迫采用最佳设备和工作条件,以及强迫合作,工作才会更快”。唯“效率”

如何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及人才培养

     前言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观念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分析

    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动力,均来自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素质及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以经营活动、战略目标为根据,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进行的战略规

《服务营销:微利时代下的企业生存与管理之道》内容简介

重点推荐:★★★★★书名:服务营销:微利时代下的企业生存与管理之道书号:978-7-300- 12653著者:彭志雄 责任编辑:费小琳成品:160*235MM 页数:218页纸张:70克轻型装祯:平装出版时间:2010.10定价:32.00元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企业管理之国学秘籍:“仁”学的启示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如日月经天,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对于现代人的人格塑造及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具有十分重

声明:《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之国学教育》为网友阴天快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