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之国学秘籍:“仁”学的启示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如日月经天,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对于现代人的人格塑造及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现代企业管理也具有很多启迪意义。

  孔子说:“仁者,人也。”(引自《中庸》)他把“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故其有“成人”、“成仁”之说。孔子对仁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孝悌为本、杀身成仁等几方面。

  其一,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其理想人格,首先就要“范爱众而亲仁”。

  在企业里面我们可以把“仁者爱人”理解成“以人为本”。在工作中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切切实实的为员工着想,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员工做事实、解难事、办好事。通过与员工心与心的交流,来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企业里面“仁者爱人”的核心是尊重员工。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只有尊重下属、尊重为其工作的人员,才能赢得这些人员对他们的尊重。有些企业下属对领导唯唯诺诺,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哪怕明知道是错的也照样执行,这主要是因为领导对下属平时不够尊重,从来不听下属的意见,让下属“敬而远之”。

  日本大企业的老板每天早晨站在工厂门口向每一个来上班的员工鞠躬问候,既反映了日本公司的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了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在这样的企业,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因而对企业的忠诚度发挥到了极致,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最有效地结合起来了,每个人都在企业腾飞中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上世纪日本企业横扫世界的原因之一吧。

  其二,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克己”,即克制和超越自己的生理本能、个体感性欲望:“复礼”,即按照社会典章制度和伦理原则行事,做到在视、听、言、动诸方面皆合于礼。在这里,仁是礼的内在依据,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在现代企业里,我们可以把“复礼”理解为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克己”理解为克制自己的主观随意性。企业里面的“克己复礼”也就是要克制员工自己的主观随意性,来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做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越是成功的企业规章制度越是完善。

  企业的规章制度,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不论是谁,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不能超越于制度之上。一家世界著名大公司的总经理早晨上班时由于忘记带胸卡,在公司门口照样被门卫拦住要求其出示证件。后来有人问那个门卫“你不知道他是我们的总经理吗?”那个门卫说:“我知道他是我们的总经理,可我们的职责就是检查出入人员的证件,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世界一流公司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就是严格,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始终严格地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才铸就了其世界一流公司的品质。

  “复礼”还有在企业里面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坚持文明、坚持礼仪。在公司里面,领导与下属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要保持基本的礼仪。有些领导在下属犯错误时对其大呼大叫,甚至把以前不相干的东西也夹杂其中,这必会极大的打击下属员工的积极性。即使在事情平息之后,下属也会对这件事情心存芥蒂;其他员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会明哲保身,对公司不关自己的事情不发一言,高高挂起。长此以往,公司就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也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其三,孝悌为本。

  孔门弟子有若说的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的“孝”指子女对父母的亲情,“悌”指弟弟对兄长的亲情。在孔子看来,孝为百行之本,是实现人道之仁的心理感情基础。

  孝悌的本质是热爱、忠诚的态度。在企业管理里面我们可以把“孝悌”灵活的理解为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坚贞。一个人如果对所从事的事业没有热情,是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的。现在许多有名的大公司在刚成立的时候都是倍受争议的,比如搜狐网站、阿里巴巴网站、吉利汽车,甚至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日本索尼公司等等,这些企业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好多都是因为其领导人的坚持,因为他们把从事这个事业当作是自己必生的追求。

  皇明太阳能集团总经理黄鸣因其对太阳能产业的痴情而被人称为“疯子”。为了保证热水器的质量,他曾经被员工拿刀来砍;为了使主管部门修改有关规定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在磨了大半天结果仍没结果后,他忍不住拍案而起,并威胁说:“我带着几万人到你头头那里吃饭去。”为了讨论技术,他与请来的专家开会开到2点多还人家不许吃饭,还说:“吃饭可以,我们有馒头,有快餐,咱们就现场吃。”回顾半生,黄鸣这样总结自己:我最好的品质不过“热爱”两字,而我惟一的追求只是爱“热”,爱太阳能热水器。正是这种“疯子”精神造就了黄鸣的成功,2006年5月,他被请上联合国讲台,各国政要台下聆听他的授课;国际能源界给他“太阳王”的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皇明”品牌价值早已超过50亿。

  其四,杀身成仁。

  孔子认为,一个徒具人的形骸和自然生命的人,只是一个自在的人,而不是理想的人。人生的最高价值或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想,此即“成仁”。为了仁,有时需要付出重大的牺牲,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成仁在一定意义上比生命还重要,它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庄严的伦理义务。达到此种境地,实践了此种义务,那样才能真正感到做人的神圣于庄严。

  做企业管理有时也是需要这种“杀身成仁”的勇气的。在绝大多数国内企业还在国内红海拼命竞争的时候,TCL、海尔、联想等少数国内成功企业已经把目光瞄向了国际市场。当然他们也知道在国际市场上与狼共舞并非容易,但凭着一种“不成为先驱,就成为先烈”的精神,开启了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征途。

  2004年,TCL在做了两笔大生意,一是兼并了汤姆逊的电视业务,二是兼并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可是国际化发展谈何容易,这两件收购并没有使TCL马上获得赢利,反而造成了巨额亏损,受其拖累TCL集团整体收益大副下降,甚至到了集团整体亏损的边缘。一年多的时间里许多人都对这种国际化和李东升本人提出了质疑。可李东升本人却从没有对这种国际化发展道路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在参加CCTV《对话》节目时,主持人陈伟鸿问到:“假设如果说您和TCL真的成了先烈的话,那你最担心失去的是什么?”李东升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不要因为我们如果有一两次战役的失败,大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这项事业丧失信心。”

 企业管理之国学秘籍:“仁”学的启示

  哲学是一种在“现实世界”之上建构和解读“意义世界”的活动。现实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哲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自于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矛盾、“人”的存在本质、生命的意义、历史的目的、人的道德局限等作“超越性关怀”所产生的独到的见解,此种见解构成他们各自的意义世界。借此意义世界人们获得安身立命的根据和理想的存在方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82502.html

更多阅读

2015高考语文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4:鉴赏诗词的语言

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4:鉴赏诗词的语言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转自老罗的博客)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转自老罗的博客)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之一)罗永浩 @ 2008-11-21 13:32新周刊杂志授权转载:有一种毒药叫成功————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现 代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兼论青年鲁迅的思想起点杜光霞1鲁迅,一个太过独异的个体,卓然特立于其民族、时代与社会群体之中。从中国近现代至当代,我们无法将鲁迅纳入某一个相对较为持久的思想文化或文学群落,甚至无法找

企业管理 古人企业管理之借鉴

     道现今企业管理,多为策略手段论之,而随着社会时代发展,压力与物欲多样复杂性,致以人员心态之变化莫测,企业行为中浮燥多为见之,而如此,策略与手段能否解之,非也,近期国学研究遍及南北,为众企业家所青睐,而其中之内涵是否借之呢,皆为企

声明:《企业管理之国学秘籍:“仁”学的启示》为网友缺爱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