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法定节假日 透视新型节假日“假日经济”消费现象



     眼下中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即将接踵而至。原本大家几乎淡忘的节日一经国家政令定为法定节假日,顿时变得喧嚣和沸腾起来!   

     其实,甭管你是上班的消费大众,还是做消费大众生意的厂商,一提节假日,想必大家都来劲!

  消费大众来劲的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来了难得一遇的长假,在放假时间里缺少了老板和单位的约束和工作的烦扰,可以自由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尽情的吃喝玩乐;

  品牌厂商来劲的是,终于可以逮住大家伙平时有心情、有金钱但没时间的空档儿,好好地秀一把,将库房里的家什显摆出来,卖劲地吆喝。不然,错过了消费大众既有时间又有金钱的这个节骨眼时间,又要堆积在库房里大眼瞪小眼的干着急。

  按说新的法定节假日制度一经出台,传统的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时间几乎被打了个对折,由原来的七日压缩为三日,无论对场上还是消费大众,心里一时肯定转不过弯来。三天时间,无论对谁,都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大家嘴上都不乐意,但也不能不过,假照放,节照过,只不过觉得时间太短了,用小沈阳那调侃的话说“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感觉不那么过瘾。但毕竟是消费大众欢闹的节日,但也是各类消费品热销的节日,作为“假日经济"的集中消费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蕴含的巨大市场和利益,并未因时间缩水,而大打折扣;相反,倒引得无数商家惜时如金,纷纷拉开架势,展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硝烟更弥漫了,火药味更浓了,而消费大众心里更乐了。

  传统意义上的节假日,为五一、十一和春节,横跨两个反差较大的季节。新型的节假日除各缩短至三天的五一、十一外,加上国家一纸正令新增加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连同传统节日中的春节,一年当中一共有六个法定的节假日。这对消费大和品牌厂商而言,较之节假日调整以前,也就意味着新增加了三个“约会"的机会。虽然,由原来的两个节假日一下子增至为五个,对某些行业不利,但对大多数行业而言,仍是利大于弊。

  一、新型节假日促动假日经济消费重心的转移

|www.aihuau.com|

 2017年法定节假日 透视新型节假日“假日经济”消费现象
  在此,姑且将时间上缩水几近一半的五一、十一节假日连同新增的清明、端午、中秋节假日,一同并称之为新型节假日。节假日相对传统节假日而言,因时间的缩短和传统节日的提倡,必然节假日经济消费重心的转移,这种转移着重体现在:

  从跨区域消费到局部区域消费的转移。很明显,原本七日的假日,为很多渴求外出旅游的消费大众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而因时间上的宽裕,可以到省外乃至国外的名胜景点旅游度假。但由于节假日的假期缩短为三日,这无形中影响并制约了一大部分消费大众涉外旅游的心理。因此,带来的直接转移变化是,局部区域消费的地位日益凸现。而在此有利条件下的,局部区域假日经济消费,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权衡利弊,可也算断了跨区域消费的财路,扬了局部区域的假日经济消费。而作为区域性家门口厂商们,是否因此而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呢?

  从单一性、交叉性旅游消费到广泛性、复合性大众日用消费的转移。原本你走我来的单一性旅游方式及其所带动的当地餐饮、住宿、客运、景点、礼品等交叉性的旅游消费,逐渐向区域范围内大众日用消费品的中心迈进和转移。尤其是,相对以前一下子多出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假日,节日出现,自然蕴含着广阔的商机。这种日用品消费,所带动的不仅仅是当地旅游经济的重复性消费、商超人气与销量的递增、餐饮业营业额的倍增等,广泛一步讲,涵盖了衣食住行、玩、乐相关的关联性产业。节假日时间上的变短,促使人们打消了外出游玩的念头,却多出了同家人、亲朋好友相聚的机会,为聚众消费性的各自守着一亩三分地尽情乐呵创造了有利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节假日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对上述家门口的关联性商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对那些拟将拓展目标区域市场的厂商是否勾起了攻城略地的欲望?对那些致力于涉足传统民风民俗商业的厂商,是否做好了摩拳擦掌的准备?

  从外向型到内向型的健康和传统习俗的转移。新型法定节假日政令的实施,很明显在前提上已限制了外向型消费的步伐;随着消费大众健康、传统消费的逐渐回归,越来越多的人对外出旅游已明显降低了热情,已有相当一部分消费大众不愿一窝蜂地赶在一起外出,而选择留守在家陪伴家人或短距离的走亲访友;加之国家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的提倡,使得一种健康和传统习俗的消费逐步抬头,并备受认同。节假日中,不管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旅游方式,都离不开吃的方面。分析中发现,这些群体的就餐场合不外如下几种:到商超或附近专业化便民店选购食品在家做丰盛的饭菜招待家人或亲朋好友;或者外出游玩无暇就餐或不方便就餐时,选购休闲或熟食制品临时就餐;或者约上亲朋好友到餐饮场所进行就餐。但无论在哪就餐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也即是首先考虑方便、安全、卫生、快捷的因素,并是消费大众最关注的问题。传统节假日的弘扬和提倡,从某种程度上,也正为消费大众聚众消费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由此,健康和传统消费互为并重和促进。从这一些方面讲,对于各区域家门口市场、百货商超的餐饮店意味着有了巨大的商机。

  二、新型节假日谁受宠?

  在新型节假日经济面前,谁将受宠?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分析新型节假日中所呈现的几个消费特性:

  1、度假方式正悄然改变 “回家团聚"将成为主流

  一提到节假日,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外出旅游,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五一前夕,在之前重庆卫视举办的关于“这个五一你准备怎么过?"的短信互动活动中,面对这个问题,更多的人选择了“回家"。回家自然少不了要吃“团圆饭",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分工合作,当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品位着那熟悉的盼望已久的味道,感受着那暖暖的亲情,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好的度假方式呢?

  要吃“团圆饭",肯定少不了吃喝相关的食品,这就为肉类、酒类、饮品类、休闲食品类等快消品的消费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即使一家只吃一次团圆饭,这个市场也还是很庞大的。当然这个市场是需要引导和培育的,以“家庭"为核心,以“团聚"为口号,大打“亲情"牌,在节假日消费中走出一条新路。

  2、健康饮食消费逐渐成为大众消费主流趋势

  近一两年,我国食品消费价格略有增长,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体消费量仍然呈稳定上升的态势,尤其是营养、健康、安全的绿色食品消费量大幅度提高,因此不难预测:未来食品方面的竞争将突出表现为由价格竞争转为质量竞争。

  在肉类产品尤其是生鲜方面,超市、农贸市场里产地、屠宰地、运输渠道不明的生鲜产品将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将是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冷鲜肉制品,整个生产过程有据可查。这就为一些肉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肉类食品提供了一个在竞争中求发展的大好时机。

  3、快消品及当地区域性旅游消费迎合了节假日大众消费心理与实际需求

  分析发现,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传统的节日,在假日周期上随着时间的延长,将助长商机的延展;另加上五一、国庆节日的缩短形成的足不出户的家门口消费存在,首先带来利好的是一些快速消费品企业,如:肉制品、酒类、食品企业等;原本与黄金周期间“火爆"销售局面的其他行业形成反差的肉制品、食品等,也一改往昔的“冷清",间接中被带动起来。其次,区域性消费大众对当地的百货商场、旅游景点、餐饮于可场所等,也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节假日中,在肉类消费方面,首先有利于低温熟食制品的销售。在旅游景点及部分商超附近的餐饮点的调查中发现,尽管天气炎热,商超内肉类熟食制品琳琅满目,旅游景点附近零售店的台肠烤制点的生意十分火爆;在低温类其它产品中,如:高温火腿、午餐肉等其它产品,成为人们外出游玩临时就餐的主要产品之一。

  节假日经济激活了餐饮业、酒类行业,而餐饮业的火爆有利于肉类中的冷鲜肉、规格化产品、低温熟食制品、速冻及调理产品的销售以及配套的酒类等快销品。

  透过上述几方面特性,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置身于无休无止的工作和应酬中,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和春节这五个传统法定节假日,无疑成了一年中人们最盼望的日子。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调整工资标准和节假日休息制度,既解放了消费者,又提高了购买力,这对上述关联性的诸多商家意味着什么?当然是巨大的商机。所以,各个商家不应一味地抱怨黄金周的取消和新型节假日时间的短暂,而应结合虽短但频繁的节假日特性及其所影响的节日消费特性,推出各式促销活动,以从节假日经济中赚得盆钵爆满。对诸多商家而言,新型假日面前,你的消费群体较之以前的传统节假日,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包括群体对象、消费方式等。

  在新型节假日面前,广大厂商们你是否作出了调整、应变的姿态和充分的准备了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19402.html

更多阅读

2012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 2015年法定节假日

2012年法定节假日假期安排时间表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或称2012年法定节假日安排时间表)按照中国法定程序基本敲定,2012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时间表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参考以往国务院办公厅

声明:《2017年法定节假日 透视新型节假日“假日经济”消费现象》为网友熏未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