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9)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沙龙,大家都谈论对企业忠诚的问题,有个职工说,我不懂,凭什么要员工对企业忠诚?老板靠他的能力赚钱做事业,我凭我的劳力挣钱吃饭。他发给我工资,我替他赚钱,我不欠他的,他也不欠我的。企业不景气时,老板决不会发慈悲留下我。同样,当有人给我更高的工资时,我也决不会留下来,凭什么我要忠诚老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无所谓忠与不忠,你给我钱,我出卖我的劳力,你不给我钱,咱们就"拜拜"了。

  刘伯温:是这样。企业需要忠诚,但忠诚是有条件的。忠诚不是员工单方面的事情,与他们的工作单位息息相关,企业首先必须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环境,穷困潦倒者能得到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渴望出人头地者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才谈得上忠诚。

  王熙凤:这是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标准问题,企业寻找经理人与老板的水平和心理支撑位成正相关,什么水平的老板就会寻找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自己半斤,你就会找对应的八两级别的职业经理人。自己水平越低,心理支撑位越低,就越找不到职业经理人,因为职业经理人是有能力的一族,太低水平就称不上职业经理人了,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老板肯定看不见,因为他还没有更上一层楼;如果老板自己的能力和心理支撑位比较高,就会找到比较高的能力和心理支撑位的职业经理人。

  刘邦:李嘉诚式的高薪法固然有益,但许多企业无法承担这么高的年薪;日本式的社会约束,其核心点是职业经理人跳到哪里都要从头干起,所以就不敢轻易跳;美国式的给股权给责任,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最值得称道,那就是给予职业经理人一部分股权,但决不给予控股权,控股权一定要掌握在老板手中。

  王熙凤:这是比较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观众可能听得云山雾罩,还是回到我们的案例中吧。

  刘邦:"笑里藏刀"、"口蜜腹剑"只是说李林甫的处世方式和政治权谋,并没有说到他的能力和政绩。首先,李林甫肯定是个能力出众之人,否则,位相19年是很难解释清的,所以,对李林甫不能全盘否定。

  刘伯温:好人什么都好,坏人就一无是处,这是孩子们幼稚的道德评判标准,对于社会现实显然不合适。

  王熙凤:如果说李林甫生在大汉集团,刘先生会不会重用他?

  刘邦:重用我不敢说,但决不会排斥这种有才能的人。只要是人才,我都愿意用。李林甫、杨国忠甚至安禄山这样的人,我也会用,但我会对他们有一定的约束。

 第51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9)
  刘伯温:我同意刘总的观点,但是我绝对不会和李林甫、杨国忠这种人交朋友的,实际上,我也永远成不了他们的朋友。

  刘邦:嗯,我用他,但也会对这种人高度戒备。是人总会有自己的喜好,所谓酒色财气、功名利禄,人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陈平喜欢金钱美女,樊哙爱喝酒,韩信热爱功名地位,没有这些,怎么领导这些王八蛋?我最害怕的就是什么都不喜欢的人,这种人可能最难对付。

  王熙凤: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种人确实不好对付。

  刘伯温:所以,李林甫并不难对付,他有强烈的权力欲,这就是他的弱点。一个人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把这个欲望推向极致,并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工作作风,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小撮帮派、小集团利益让,帮派、小集团利益又凌驾于大集团利益之上。唐玄宗重用李林甫无可非议,问题在于作为晚唐集团的当家人,他的领导对部属没有形成威慑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建立晚唐集团的权力制衡机制,安禄山对李林甫畏之如虎,杨国忠对其趋之若鹜,这就是李林甫掌权19年,晚唐集团人才凋零、青黄不接的主要原因。

  王熙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李林甫应当承担晚唐集团衰落的主要原因?

  刘邦:不是李林甫,是唐玄宗!正因为他的领导缺乏艺术性,才导致李林甫这种人出现。如果我像他那样,韩信与彭越,张良与萧何,樊哙与靳强,不知道会出现多少"李林甫"。人自私并不可怕,挖空心思地侵占集团利益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具有侵占集团利益的资格。这种侵占包括权力的角逐,即集团高层的争权夺利。

  王熙凤:(笑道)侵占集团利益需要什么资格?请刘总解释一下。

  刘邦:当然需要资格,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侵占集团利益的资格?首先是这个人必须有能力为集团作出贡献,萧何推荐韩信的时候,我已经对韩信的才干做了调研,这才有登台拜将的故事,否则,仅凭萧何的一面之词,我岂能把集团公司的重任交给一个曾有"胯下之辱"的人?还有自污的萧何、隐退的张良以及樊哙等,我之所以能容忍他们,是因为这些人曾经为集团作出贡献,而且没有太大的威胁。争权夺利也需要资格,这就是争权夺利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争权夺利是任何利益集团永远难以避免的事,晚唐集团也一样。我不反对争权夺利,争权夺利表明,我的集团充满活力,我的部属在积极进取,关键在于怎么处理这种事情。晚唐集团面临的问题和我的大汉集团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笑道)对不起,刚才有点跑题,还是请刘先生谈一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3874.html

更多阅读

第54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2)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还有一个号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的中山王徐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徐达患病不能吃蒸物,朱元璋知道以后故意赐给

第53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1)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刘邦:朱元璋杀了汪广洋,然后让涂节上表告变,说是胡惟庸准备造反,就此杀掉了一大批功臣宿旧,包括依附胡惟庸的官员和六部官属。大小官员被处死者多至一万五千人,而后在洪武十九年把胡惟庸党

第52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10)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刘伯温:我也认为,晚唐集团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任何集团都会遇到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本质上还是高层领导的权力制衡问题。这里,我想谈谈朱元璋那桩历史公案,即革命成功后,朱元璋诛杀功臣

第51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9)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王熙凤: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沙龙,大家都谈论对企业忠诚的问题,有个职工说,我不懂,凭什么要员工对企业忠诚?老板靠他的能力赚钱做事业,我凭我的劳力挣钱吃饭。他发给我工资,我替他赚钱,我不欠他

第50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8)

系列专题:《中国式管理的十大谋略败局:谋败》  高力士非常平淡地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不能在这时候失去民心,不能武力解决。"  陈玄礼沉默了,半晌才说:"还是我辞职吧,请杨丞相代理一下。"  杨国忠笑了一下,赶紧摆手谦虚道:"不行

声明:《第51节:怀贤嫉能,诡诈欺骗--企业权力制衡方面的谋略败局(9)》为网友叶舞翩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