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歌声1 第2节:前言 别在凯歌声中倒下(1)



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前言

  别在凯歌声中倒下

  我国的制药行业浩瀚海水,来势凶猛,潮落又潮涨,不断经受着"企业兼并"一次又一次地洗礼。波涛汹涌中,毫无疑问,中小新特药企业首当其冲,成为了万劫不复的牺牲先驱。

  面对这样的大风大浪,我们路向何方?难道要顺势而行,任凭风雨交加,任凭狂潮来袭,最终在凯歌声中光荣的倒下吗?

  不,当然不是!我们要坚持战斗,让销售业绩拼命前冲!只有这样,才能躲开这个隐形的兼并"套索"。

  受国际经济层面上次贷危机与金融风暴等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及, 虽然2008年上半年医药经济运行情况有明显好转,但下半年以及2009年医药经济运行的趋势却变幻莫测。制药行业的超高速增长使市场集中化程度空前提高。

  面对一路凯歌的行业群落,纵使是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的100强制药行业、销售资产过亿元的企业也是担惊受怕,纵论兼并话题。他们为了躲避风波,"众臣献策"。无疑,这对中小型制药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脊背顿生寒意。因为他们深知,这些"兄长"对自己的软肋了如指掌。

  2008年医药格局的集中化、集约化发展令中小企业感觉到严酷的生存危机,无论其产品有无科技含量,销售模式有无核心竞争力,都要求自己的销售提速达到规模化才能免遭淘汰。

  如此一来,销量长期徘徊在20%增幅均线以下的企业,必须奋力追击,因为他们只有实现80%甚至100%的年度销量增长才能在这场"快鱼吃慢鱼"的新兼并中脱身。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在企业现状不具备爆炸性要素支持的情况下,此堪称历史性地跨越对营销班子来说,实在是一场生死考验。

  然而,在新特药的医院营销中,由于品牌产品的惯性能量,同质化产品堆里胜出的品牌产品无一不是巨资投入与长时间拼搏的综合结果。弱小企业,则被"资金"的门槛无情的拦截在外。

  另外,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制造了更多的垄断性技术壁垒,使自己游离于简单的市场竞争之外,而大企业低附加值的产品群正在撤销,由原来简单地追求规模效应过渡到了提高利润水平。在不依赖国家政策倾斜性支持的情况下,竞争优势已渐渐浮出水面。

  找品种:英雄难挽狂澜

  机会是创造出来的!

  没错,去寻找自己合适的产品品种!就目前来看,这是很多处于困顿之中的中小企业拘泥的"解套"方向之一。

  然而目前,国家药监部门内部整顿尚未完结,当年批复的新药又极其有限,品种文号已成稀缺资源,投资研发费用百万元以下的品种显然担不起公司未来的发展重任,投资千万元的品种又因企业资源有限而望洋兴叹。

  西南一家老牌药厂在企业遭遇销量受阻经营危机的时候,并没有倾全力解决销售难题,而是迷信于购买新品的自我拯救。可是,新品上市遥遥无期,原有的高竞争新品和覆盖面甚广的老产品未能充分发挥销售潜力。顿时,企业停滞不前,运营瘫痪,能做的只有静待收购,造成一种无力回天的困境。

  我认为,这家企业应当采用"分割代理、改造市场、取舍有止、学术先行"的系统性营销方案,集中精力和有限资源,争取正面促销胜利,暂缓战略性扩张。

  企业永续经营的核心能量在于:对创新产品投放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但是,不要忘了使用审时度势的销售力过渡手法。

  只有活下来才有再展雄风的机会!深处危机,避免太过宽泛的思考,而且着眼点要低,手法要简捷。危困关头考验的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和魄力!

  举企业之力硬拼,只能换来全员战死的悲壮结局,叱咤英雄却也难改"刀剑毕竟不敌枪炮"的历史趋势。唯独智取巧打才犹如桃源寻路。别忘了,营销团队的职责就是寻找企业跨越前行的门径!要想在这场"兼并危机"的殊死搏斗中成功解套,开辟出一条阳光大道,我们的营销团队一定要考虑企业当前的承受能力。只要合符时宜,起点高也可以着手低。

  寻代理:筑巢自能引凤

  逆流而上,势必会被大潮大浪击垮;顺水推舟,想必会事倍功半。渠道重建,向下游寻代理就是很好的方式。

  这些年,经销代理网络发展较好的企业的工作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从广覆盖、高密度的网罗编织,过渡到了对经销代理队伍的整理及教育升级,通过文化融合提升品牌依赖性,从2007年昆明药交会上无数厂家紧锣密鼓召开的各类经销代理伙伴交流会可见一斑。

  综合实力有限的企业由于品种弱、品牌差,启动市场乏力,较难谈成招商代理。究其根源,是由于代理商对品种的销售潜力没有样本比对分析,对厂家承诺的协助推广上量实力充满怀疑。

  因此,经过大规模的全国地毯式轰炸招商后,企业应当通过高频率的信息交流,做好当前代理资源,减少代理商对企业的盲从。进而,通过已有代理商的示范作用吸引尚处于彷徨、观望中的代理商,令其选择更为冷静、明智。

  获知华北一家年销售额达4000万元的企业面临着代理商信任缺失问题,在了解该公司产品的市场结构和公司实力后,我建议:收缩开发、调整组织,学术拉动、树立样板。

  针对这些年代理商的流失与动荡,出台协助代理商销售的具体措施,将已进药的800家医院整理出一、二、三类,并按区域布局的医院数量离散程度等要素归纳,集中4位产品演讲经理,对一类中的200家医院轮番实施学术推广轰炸。2个月后,销量仍不见长。随后与负责支持学术推广的专业合作公司一道,进一步丰富投放宣传物料。1个月后,宣传的叠加效应如瀑布般呈现,商务部沉寂一年的电话铃声终于"引亢高歌"……

  "先做单产销量向代理商证明销售潜力,并在某一时间聚精会神只做一件事"的做法,来自于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团队信念。

 中国新歌声1 第2节:前言 别在凯歌声中倒下(1)
  一味招商,形式呆板,根本无法面对风云变幻的营销市场。脚踏实地,把基础夯实才是真!即将现有医院市场做透,在帮助代理商实现利益回报的同时,成就企业威名。

  学术外包:它山之石可攻玉

  精耕细作乃至个性化服务需求提高都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而行业成熟的标志是其透明化的程度,这是新商业时代的必然要求。企业如果不能做好应对转型的准备、不调整销售方式,则很可能成为新一轮上市公司路演的祭品。

  目前,4000多家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仍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意识进行以学术手段为主的销售。这些企业要想改变销售格局,将会面临如下两个困难:一是钱,企业早期招商为降低风险(扣率低)出让了学术营运的空间,失去了统筹财务资源主导地位的战略先机,导致二次创业的启动金也囊中羞涩;二是人,前期粗放式的管理造成无论办事处制还是代理制,都是重"销售部"轻"市场部",使得技术型人才受冷落,整个团队有勇无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4781.html

更多阅读

第25节:我们依然在坚持中前行(1)

系列专题:《中国企业家成长警世恒言:西丰事件后》  后记:我们依然在坚持中前行  ——西丰事件与《法人》杂志的成长  肖黎明 阮加文  最开始的震惊在过去20个月之后,我们再来梳理西丰事件与《法人》杂志的成长关系,显然不是一

第25节: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1)

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第四节  自省,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重在时常自省。一个人只有在不断的自省中才能保持清醒、完善自身。自省,是个人的内在修养,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然要求。 

第2节:前言 危局: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裂变与转型之路:大变局》  著名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欧洲主要国家陷入衰退与战乱之中,美国却因为远离战场,靠贩卖军火大肆赚钱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上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债务问题严重阻碍

歌声飘过30年4 第5节:前言 别在凯歌声中倒下(4)

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员工因企业之名而自豪,良好的文化传递,会使员工乃至于最终端的医生都愿意自动自发地维护企业的形象。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

歌声飘过30年3 第4节:前言 别在凯歌声中倒下(3)

系列专题:《处方药品学术推广:处方药营销实战宝典》  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是企业的最低竞争层次,也是基本的竞争层次。  处在这一竞争层的企业,产品市值销售通常是在1亿以下,企业能力相对弱势,是处在起步拼价格的阶段。此类企业,当务

声明:《中国新歌声1 第2节:前言 别在凯歌声中倒下(1)》为网友在努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