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圣诞节英文歌 第48节:第29回 圣诞节的感冒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9回

  圣诞节的感冒

  圣诞节是西方人的“春节”,是英国人最风光、最排场的一刻。家庭主妇把积累了一年的钱都倒了出来。比尔,我们中心的主任邀请他的中国学生到家中住几天,共度佳节。

  从艾克塞特市驱车西行约一小时,来到了一所荒凉、宁静、美丽的小山村,美得像宋朝人的一幅山水画。几座两层石木结构的草房,错错落落,散布于无边的青草地中。房上的草檐布满青苔。夕阳西下,炊烟升起。

  比尔的草房就坐落于路边。据说草房在英国最值钱。比尔讲这座房子有两百年的历史,这是大清乾隆年间同期古迹,起码也值几十万英镑(数百万人民币)。两层楼过去下面一层是喂牲口的地方,现在改成了客厅、饭厅和厨房。一进门就是厨房,锅灶靠在墙边。一米多高,一米五宽,竟和我们山东老家烧草的锅台差不多。锅台上的烟筒坏了,师娘爱丽逊还在修理,旁边堆放着几双雨鞋。

 感冒的圣诞节英文歌 第48节:第29回 圣诞节的感冒
  师娘让我在客厅就座,宽大的客厅里全部是古旧家具。沙发有的地方露出了棉花,整个客厅充满了怀旧的意味,像是倒退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客厅正面有一幅大型照片,一位青年妇女身着上个世纪的服装,美丽大方,向着每一位来宾微笑。令人吃惊的是,照片居然与师娘有几分相似。原来此照片摄于1840年,是师娘几代以上老祖母的遗容。据说此照片是照相机发明后的第一代作品,特别珍贵,是传家至宝。与师娘谈了几分钟,她老是把话题往电视上引,问我在学校有没有电视看。突然,我发现对面桌子上有一台彩色电视,约有12英寸到14英寸的样子,乳白色外壳,样子有些过时。按键又大又粗,起码也是十几年以前的产品。因为原来知道他家没有电视,忙惊喜地问:“你家买电视了?”师娘狡猾地一笑,把白眼球往上一翻说:“租的!让孩子们过圣诞节快乐一下。”好嘛!真够节约的!不由使我想起了北京,我的彩电是日本日立多制式21英寸的,立体声带遥控。老婆来信说已不时兴了。北京人家家老想换25英寸的。仅就电视这一许事,很多英国人照北京人差五到十年。英国人也爱看电视,用他们的话说人活在世界上就三件事:“Eat,drink and watch telly.(吃香的,喝辣的,晚上看电视)”一台新款电视,大彩电也就才500英镑,不及英国人一般工人月收入的一半(英国人平均月工资1000英镑),为什么比尔家就不买呢?

  比尔对我的疑问做了一个回答,简明扼要:“不能让孩子们看电视,要让他们看书!”

  诚然,比尔家是没有电视,但却有数不清的书籍。几乎每一间房子中都有巨大的书架,书架上堆满各色各样的图书。使这所老屋更像一所图书馆。比尔的两个女儿,从小就生活在这片书的海洋之中,把别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用来探索知识的宝藏。比较一下我的儿子,不仅每天有电视看,还有电子游戏机玩,光电子游戏机就有三台。可有一样,这样的孩子读书就少了,知识就贫乏了。试想,北京市有哪一家为了让孩子多读书而不买电视的呢?每想到这一点,我就对比尔肃然起敬。

  等到晚上睡觉,可遭了罪。这所老房子中根本就没有暖气。室内外气温差不太多。吃晚饭时有煤火壁炉,烟熏火燎地尚不觉得冷,等上床睡觉时就受不了。晚上,我独睡一房。被套床单都是新换的,雪白可爱,干净整齐。隔壁是比尔的两个女儿,大的10岁,小的才6岁。可能是冻习惯了,没有暖气也行。不过比尔全家人人上床时都抱着一个特大号的暖水袋。我们老家山东也没有暖气,冬天睡觉时房子中的水缸都结冰。不过家家都烧火炕,临睡前多加几把火,土炕烧得都烫屁股。为什么比尔家的取暖设备,还没有山东农村先进,还没有山东农村现代化呢?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答案,即在寒冷中睡觉是英国民族一种传统美德。英国是个岛国,自然资源也绝非十分丰富。长期以来。为了谋求对外发展,英国人逐步形成了一种崇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吃,二是住。英国的饮食业不发达,没有什么著名的大菜,吃饱肚子即可;住房不讲究御寒,以不怕寒冷为荣。据说在伦敦有些老人,为了使子女继承不怕寒冷的美德,“防修反修”,在冬天要打破子女卧室中的一块玻璃。这种“忆苦思甜”的措施,在英国到处可见。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民族意识,使我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

  不知您见过化石没有?比如说青蛙化石,几亿年前的青蛙趴在一片石头上逐渐地变成了石头,就这样一动不动几亿年。圣诞节之夜,我就像化石一样趴在床上,缩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尽量保持身上的热量,让身体在冰冷的床上逐渐建立起一块暖和的空间。那晚,我根本睡不着。楼下,师娘仍在包装圣诞礼品,细微的折纸声在半夜格外清晰。师娘说,这个节日她花了500英镑买礼品。的确,楼下的客厅里,圣诞树旁礼品堆得有小山那么高。我估计明天非得冻病不可,果然,圣诞节的第二天,我得了来英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冒。

  圣诞节的早晨静悄悄。门外一望无边的绿茵,牛羊满山。头戴骑士帽的女邻居骑骏马路过比尔的草房。比尔的大女儿像老朋友似的抚摸着马头,亲切地喂它吃了一个大红苹果。她告诉我,她爸爸也为我准备了礼品。当我打开那印满圣诞老人头像的红色包装纸,里面是一本书,《南国旧事——1850年以来艾克塞特市的旧照片集》。照片里所有的人,包括少女、马与儿童都已不在人世间了。

  这就是我在异国他乡导师家中过的圣诞节。一个普普通通的,没有电视,没有暖气的英国人之家。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古老民族的血脉中所流淌的两件东西:读书与吃苦。这一夜,宁静的圣诞之夜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感谢你,比尔!使我亲身体会了英国人民的伟大。

  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5418.html

更多阅读

第47节:第28回 马丽昂的“饺子道”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8回  马丽昂的“饺子道”  无巧不成书,竟在英国遇上了语言学院的老师。  马丽昂是个漂亮的女人。所有在语言学院集训的中国男生都可以给她打85分。亚麻色的头发,英格丽·

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第46节:第27回 四枚金币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7回  四枚金币  杀人偿命,欠账还钱。  小时候见到的事儿,一生一世也忘不了。  小时候去紫禁城。太和殿前两个大铜缸,有洗澡盆那么大,表面镏金。父亲说:“你知道上边一道道

破烂儿大老王 第45节:第26回 英国也有破烂儿市场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6回  英国也有破烂儿市场  让我告诉你艾克塞特市星期天市场的趣闻。  沿着天鹅漫游的艾克塞特河往南走,成群的海鸥在大桥下飞翔。穿过“红旗渠”(“红旗渠”是中国留学生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第39节:第22回 红卫兵老板娘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2回  红卫兵老板娘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英国有没有红卫兵?笑话,不仅有,而且还不少呢!  20世纪60年代中国闹“文化大革命”,这股风不

声明:《感冒的圣诞节英文歌 第48节:第29回 圣诞节的感冒》为网友兑换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