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第46节:第27回 四枚金币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7回

  四枚金币

  杀人偿命,欠账还钱。

  小时候见到的事儿,一生一世也忘不了。

  小时候去紫禁城。太和殿前两个大铜缸,有洗澡盆那么大,表面镏金。父亲说:“你知道上边一道道的划痕是怎么回事儿?那是八国联军用刺刀刮的。”“他们刮金子干什么呀?”“回去做金币。”

  我从7岁就知道,帝国主义的金币是刮去的金子铸造的。

  到了英国之后,我又记起了这件事。因为英国的金币太多了。每个金店、古董店,都有三五枚金币静静地躺在柜台下。老太太的金项链下常悬着一枚金币。老头儿的戒指面,也是用金币镶嵌的。

  每次见到金币我都要停下脚步,仔细地端详。说也奇怪,我总觉得这些金币准是从圆明园抢去的金子熔化铸造的。那些唐宋时代的金钟、金佛像、金餐具被联军强盗抢走、打碎、拍卖。然后,狞笑着的联军士兵再把它们抛进火炉,熔成金砖、金锭。为什么英国金币如此之多,而我们中国却少有呢?这不是抢来的,又是哪里来的?

  按照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弗洛伊德的理论,成人的举动大半是童年时代潜意识驱使的结果。我从心里喊着一定要把这些金币,这些被抢走的宝藏赎回来,带回国去。

  市中心邮局旁边有一个小金店。英文中金店叫Gold Smith,即金史密斯。小店小得只有三平方米,房子是细长的一条。一半用玻璃隔开,店主坐在里面。另一半只能放一把椅子,那是给顾客坐的。

  橱窗里挂满了各种金链子、金戒指、银勺子、金银币。一枚金币标价50英镑,合700元人民币。足金,8克。不说收藏价值,仅金价,在北京就能卖1100元人民币。

  这里的金币真便宜。我向店主要了一枚金币看看。老头子个子不高,为数不多的几根白色头发蓬乱地长在太阳穴两边。他嘴里说着很难懂的英语,把一个小盒子递到我的手中。

  盒子里是黄色的丝绵,打开丝绵,一枚金币显现在眼前。正面是维多利亚女皇少女时代的侧面头像。她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约十五六岁。有谁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她竟然征服了世界上四十多个国家,把大不列颠的米字旗插到了每一个大洲。金币的反面是一名武士,左手驭马,右手持剑。头戴头盔,身披斗篷。战马两条前腿腾空踏住一条恶龙。恶龙躺倒在地,翅膀被折断。恶龙下面写着1883年。这个图案,北京收集钱币的都知道,叫“马剑”。我暗暗在想,怎样才能把这“金马剑”弄到手?

  次日清晨,我又来到了金店,小老头认出了我,友好地一笑。我从挎包中拿出六副玉手镯,放在柜台上,对老头说:“先生,我是从中国来的,能不能跟您换那个金币?”

  老头细细地看看玉镯,摇摇头说:“这恐怕不是真的玉器?”

  我连忙解释:“真的!真的!假玉器用刀刮,其碎片成片状;真玉器则成粉末状。”

 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第46节:第27回 四枚金币
  老头还是不信。我又从这些玉器的产地与历史讲起:“这种玉叫岫玉,产在辽宁省岫岩县。历史上就是给皇帝的贡品。这是我岳父送给我的,他就是辽宁人……”

  老头儿终于相信了。拿起一只镯子对着太阳照了照说:“好吧!”金币,那从圆明园抢来的金子终于回到了我的手中。

  那玉手镯是每副12元买的,的确是岫岩玉,不过中国这样的东西太多不值钱罢了。用72元换了值1000元以上的东西自然是赚了大便宜。谁想,第二天再去金店,老头竟然把玉手镯每副标上50英镑。他又赚了6倍的钱。

  有了一枚又想第二枚。

  在圣·大卫市场我又结识了古董商提克。在圣·大卫市场的一角,提克有一个摊位。他卖的东西无奇不有:金银铜币、美国兵的大盖帽、苏联军人的军衔标志、中国古董、巴西的鱼化石……

  我用一把中国青海藏族同胞的小刀换了提克一枚金币。那是一把只有一拃长的铁皮小刀,刀把是牛角制作,刀刃上有一只人手形状的图案,刀鞘上系着一只玉石骷髅。提克喜欢得不得了。

  还有一次,我用一床缎子被面换了一枚金币,那被面本是送给导师的礼物。

  第四枚金币我也记不清是用什么换的。反正是随身带的小礼物,也许是几块山东产的三叶虫化石,也许是几枚毛主席像章,也许是几把檀香折扇。

  四枚的年代均不一样,它们是:1883年、1895年、1856年、1896年。其中1856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响的那年。1896年是割让香港岛的那年。这四枚金币都产生在鸦片战争打响之后,不知有没有熔着中国的金子?

  四枚金币被装在一个小红木盒子中,外边还锁了一把中国式的黄铜小锁,我决心有一天把它们捐给国家,陈列在圆明园遗址公园。让后人记住中国留学生还没有忘记那100多年前的耻辱。

  我家住在北京双榆树,距离圆明园遗址很近,很近。过去每逢星期日我们全家总爱去圆明园玩玩。说实在的,圆明园一点儿值钱的东西也没留下。陈列室里只有几个破瓷器,一点儿金子、银子也没有。一次我和儿子去玩。正赶上园内清土,几百个民工挖了一天,总盼望能挖出几十个金元宝、钻石、红宝石什么的,结果只挖出了一颗珍珠。可见当年抢得够彻底,够干净的。

  历史上像我这样“冒傻气”的人绝非一个。清朝末年,山东烟台有个商人,在海参崴做买卖。一天见到一个又穷又脏的哥萨克士兵拿着一个玉雕的瓶子沿街叫卖。商人接过来一看,大吃一惊,上边竟雕刻着一首乾隆爷的御制诗。造化其妙,鬼斧神工,乃是一件国宝。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哥萨克士兵从故宫里偷出来的,所庆幸的是保存完好。商人花费了毕生的积蓄将玉瓶买下来,新中国成立后,其后代替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经查对历史上被抢夺损失的档案,竟然分毫不差。

  四个金币虽小,小得微不足道,但把它放在手上掂掂,却也沉重得打手。祖国啊,母亲!儿子从英国给您捎回来的这点儿小账,您一定要收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5420.html

更多阅读

感冒的圣诞节英文歌 第48节:第29回 圣诞节的感冒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9回  圣诞节的感冒  圣诞节是西方人的“春节”,是英国人最风光、最排场的一刻。家庭主妇把积累了一年的钱都倒了出来。比尔,我们中心的主任邀请他的中国学生到家中住几天,共

第47节:第28回 马丽昂的“饺子道”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8回  马丽昂的“饺子道”  无巧不成书,竟在英国遇上了语言学院的老师。  马丽昂是个漂亮的女人。所有在语言学院集训的中国男生都可以给她打85分。亚麻色的头发,英格丽·

破烂儿大老王 第45节:第26回 英国也有破烂儿市场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6回  英国也有破烂儿市场  让我告诉你艾克塞特市星期天市场的趣闻。  沿着天鹅漫游的艾克塞特河往南走,成群的海鸥在大桥下飞翔。穿过“红旗渠”(“红旗渠”是中国留学生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第39节:第22回 红卫兵老板娘

系列专题:《大伟话人生三部曲:弱者没有失败的权力》  第22回  红卫兵老板娘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英国有没有红卫兵?笑话,不仅有,而且还不少呢!  20世纪60年代中国闹“文化大革命”,这股风不

声明:《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第46节:第27回 四枚金币》为网友让爱情沉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