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刀:微薄之盐,只做小事



 本刊记者/廉锋 

  在北京SOHO尚都 “微薄之盐”的演艺酒吧,乔小刀笑容可掬,侃侃而谈,说到得意处,眼睛里流露出“狡黠”。他是真诚的,同时不讳言自己的小聪明。

  很难定义他的身份。他是创意人,在东村的艺术工作室里,常年展出他和朋友的最新创意设计作品;他是策展人,策划过大大小小的创意展和艺术展,近年热衷策划各种音乐巡回演出;他是北京摇滚圈里红极一时的音乐人,曾和9岁的侄女组过一支叫“大乔小乔”的乐队,专辑《消失的光年》卖到断货。更早的时候,他还当过油漆工、瓦工、电焊工、装修工人、网络设计师、摄影师。2008年,乔小刀创立“微薄之盐”。他如此解释“微薄之盐”:是一个组织,只做小事。

  微薄之盐:帮助别人,成全自己

       乔小刀的“京漂史”很励志,大可拍成山寨版《奋斗》,讲述一个“东北农民”如何变成“京城创意达人”的故事。往事懒得多提。如今的他,坐镇“微薄之盐”,像极了另类江湖中的老大,专事助人为乐。有何困难,老乔负责动脑子想创意,调动场地人脉帮你解决。他是何“居心”,不敢断言。他说,曾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如今创立“微薄之盐”,帮助别人,也是成全自己。

     “微薄之盐,微,就是微小;盐,就是力量。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团结很多人一起来做一件事,这个力量就很大。微薄之盐的定位是一个非盈利的机构。它会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筹集一些资金,去帮助那些有理想、有才能但理想一直还没有实现的年轻人。从长远来说,微薄之盐最终发展是这样一个机构。现在它才成立一年多,很多事情在做,还没有实现。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地从每件事做起,每件事都为将来做打算。我们不会把理想吹嘘得太伟大,所以才起了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微薄的名字。”

  乔小刀说,微薄之盐发展之初,刻意保留一些江湖气,是一个自由、松散的组织。他四方游说,把一些资源和人脉调动起来,互通有无。一撮初出茅庐的创意人想展示作品,微薄之盐就“捣鼓”出个展览;一个地下摇滚乐队想出唱片,微薄之盐帮他们设计封面,找录音室,利用各种渠道推销……

 乔小刀:微薄之盐,只做小事
     “微薄之盐现在涉及的范围很小,主要是帮助一些创意人、设计师、画家、音乐人、摄影师、或者是话剧创作者。有朋友开玩笑说,社会上那些不得志的孤魂野鬼,都投奔你来了。微薄之盐建立之初,在东村艺术基地。那时候理想主义精神作祟,因为帮我的人给了我很大的地方,然后,我说服一些老板出了一些钱,做了隔断,隔出很多小房,做成录音棚、摄影棚、设计工作室等等。当年帮过我的朋友,现在我也帮他们。像当年帮我录音的哥们,我觉得他是个人才,只要有品牌,他的发挥就更大,就给了他一个隔间做录音棚。还有人热衷摄影,我就给他一个摄影棚。总之,是一群有创意、有想法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做事。因为资金或平台挡住了他们发展的道路,我来负责疏通和理清这些渠道。”

   

       乔小刀不讳言自己有些小聪明。脑筋活络,擅于折腾。对于别人质疑他做事的动机,他说,我有别的挣钱渠道,做微薄之盐是我的意愿,不指望它挣钱。他并非对每一个上门来的人有求必应,而是有其选择标准,大对数人都是他的朋友。他熟悉营销理论,懂得商业运作,但追求更大的社会意义。

  “我自己做专辑之前,是给一些主流的艺术家或非主流的摇滚音乐人做设计的。当时就捕捉到了很多市场信息。比如说这个人是不是明星脸,一张专辑的含金量多少,已经经过多年眼睛和耳朵的培训,能够判断出来。有了经验和市场感受以后,就去作一个判断。我们的筛选很简单,一是你要坚持10年以上,有这个理想追求,不计后果。二是我要了解你,知道你的性格、爱好、风格等。我不会轻易出手帮助一个陌生人。比如做一张专辑,词曲创作出来以后,我们努力调动各种关系和人脉,然后把一件事尽力做到成本内的最好结果。

  我相当于是商业和艺术之间的一个说客。说服双方,让他们实现共赢。我基本不会从中拿这个钱,因为我觉得我一年做50张专辑,社会意义可能大于去拿这些钱。目前我的年龄,社会阅历和公共关系,已经混到一个基本上饿不死的状态。至于回报过程,微薄之盐也可以说是一个变相的资产机构,得到的回报可以说是一些社会效益或者良心道义。”

  世界上没有独门绝技的创意

  似乎没有什么事难得住乔小刀。每天脑子里冒出的想法,都让他欲罢不能。他说不能忍受一成不变的东西,所以才会折腾那么多事儿。他做设计,做创意,做音乐,做策划,像台马达,奔来跑去,让人永远有期待。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一个平面设计,就像桌子上的杯子,怎么摆比较好看?你要知道听众是谁,你要知道这个公司要往哪个方向去引导,才能把位置摆好。录音也一样,你要知道这段不能用吉他太多了。任何行业都是隔行如隔山,感觉好像设计、音乐和电影不一样,和经营又不一样,但隔行不隔离,道理其实都一样。比如我在帮很多乐队做专辑的设计,万晓利、二手玫瑰的专辑都是我在做。他们对我的设计都很满意。用二手玫瑰主唱梁龙的话来说,是信邪了。只要交给老乔,就放心了。只有很了解他的风格和他需要的东西,才能做出贴切的设计。

  我喜欢的创意人或艺术家特别多,但经常会更新。这个社会太善变了,你不变,别人在变。但是当有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永远第一句话就是坚持做下去。首先鼓励你,再去分析到底怎么了,然后帮你想一个方向。比如说你是善变的坚持,还是坚持不变。在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你要去做一些善变的坚持,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方向,创作新作品。”

  记忆犹新的是08年夏天看过的乔小刀策划的“复制我——创意透明展”。在他看来,创意是不怕被复制的,将创意解剖、使它更透明,其实可以促使更多更好更丰富的创意源源不断的涌现。他的“极端”,想来,更是一种豁达。

  “在我看来,这个地球上基本没有‘创意’这两个字。大家都是用旧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人自诞生起就是一个模仿体,复制品。人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比如你做一个老虎玩偶,其实是用颜色、布料、针线、老虎形象,再加上自己的智慧,这5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意。我这样说有点极端,当然很多人都很用心去创作,但如果有人非要叫板说我是独门绝技的创意,我可能就会和他抬杠。很多人很自我,永远是第一人称,这是我画的,这是我做的,这是我写的,我觉得你稍微把‘我’字去掉一些,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人要豁达一些、谦虚一些。

       我觉得创意人更应该走出去和外界接触,走到屋外去想创意。迪斯尼是一个持续上百年的产业,你随便叫一个卖包的人,卖上一百年试试,谁敢说自己行。脚踏实地的去做,去行动,别去妄想。先去做1万个布袋,但没有重复的样子。我相信别人会看到你的努力,而你也肯定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成长起来。要有设计,要有新的产品,要懂得自我推销。好好研究麦当劳,想想为什么人家的连锁就开到全世界。你既然敢叫创意,应该站的角度更高一些,虚心地向身边的老师、前辈和朋友去学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29078.html

更多阅读

房价泡沫:日本之殇, 中国之鉴 中国近代史的前车之鉴

可以观察到日本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的伤口已基本愈合,大阪和神户的人们早已经恢复到地震之前的正常生活。不过1990年代初的泡沫破灭之殇, 20年过去了,却仍然在发酵,打击着日本人的经济和精神。刚刚发生的日本东海大地震震惊了世界,罹难人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6.5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仲弓德行科第四~出身卑微~跟他无关~跟他老爸有关~但无法掩盖他的才华~..就像一头耕田的牛却产下了一头红色的牛~..耕牛是不够格做祭品~但跟小牛犊没关系啊~天生丽质难自弃~就算官员

声优恋习社—第一幕:宽恕之音,机遇再临—THREE

“小薰!” “沙未!”“终于见到你了!小薰!”“真的是你!沙未!我不是在做梦吧?”在冲进约克瑟事务所的三分钟之后,顾沙未就看到朝自己扑过来的超级美少女艾川薰。紧接着两个女生抱在一起又蹦又跳,争先恐后地向彼此诉说着多年以来的“相思之苦

声优恋习社—第一幕:宽恕之音,机遇再临—FOUR

时间出乎意料的飞快,十一月的天,白昼开始变短。顾沙未从约克瑟事务所走出来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天际已经隐隐地出现了白色的月亮,在灿烂如血的红霞之中格外显眼。直到最后,顾沙未都没有再见到艾川薰。只听Aaron哥说她每天除了上学就是

英法500年恩怨纠葛:往昔之敌手,今日之友盟

导语:从百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500年历史长河中,欧洲列国因宗教、领土之争纷扰不断,硝烟弥漫之中,英法两国多次兵刃相见。自拿破仑战争以后,二者开始走向联合;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中,面对强悍的德国,两个日渐衰弱的老牌帝国不得不联袂结

声明:《乔小刀:微薄之盐,只做小事》为网友专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