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保护主义 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是应该声讨还是应该尊重(2月5日)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排外情绪  中国救市  “开国际化的粥厂”

 

近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新经济刺激方案中倡导美国人“买货只买美国货,裁员只裁外国人”,这一自私自利、不能跟全世界人民同舟共济的做法掀起了全球的一致性的声讨,加拿大和欧洲各界人士纷纷批评新刺激经济方案的规定标志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可能招致其他国家“报复”,引发“贸易大战”。

据悉,美国一年发放的工作签证数量(H1B)在8.5万左右。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合法身份”更成了让在美外籍员工寝食难安的“紧箍咒”。美国12家大银行共有2.18万持H1B签证的外国雇员,其职位遍及副总裁、公司律师、普通市场分析员和人力资源专员等岗位。

在美的外国人可谓人人自危。

 

 中国贸易保护主义 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是应该声讨还是应该尊重(2月5日)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搞贸易保护主义了。

据史料记载,美国国会1930年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关税法案,通过向多达两万种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来限制进口,招致很多国家的报复措施,从而引发全球范围严重的贸易战,不仅使国际贸易几近停滞,而且拉长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周期。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也特别指出,1929年在经济危机中,美国把关税提高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其结果是贸易保护主义者获胜,国际贸易出现灾难性的衰退。为了防止上述局面重演,20国集团去年年底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时曾专门就此进行了磋商,并同意当前不宜增设新的贸易壁垒。如果这种设想变成现实,美政府将无法从一些新兴国家购买产品。

 

其实,美国如此自我保护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随着金融危机加剧,美国失业率也在上升。

去年12月有50多万美国人失去工作,使去年新增失业人数达到260万,失业总人数超过477万,创196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专家估计,失业率将很快从现在的7.2%上;美国众议院在8190亿美元刺激经济方案中也加入保护主义条款,规定任何基建项目要获得方案资助,必须使用美制钢铁制品;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也规定,任何制服和纺织品必须为百分百“美制”。 这些外国员工平均年收入为9万美元,比美国家庭收入平均数高1倍。保守势力因而要求,获得逾1500亿美元救市资金的银行“要优先保证美国公民的工作”。

 

要知道,竞选到关键时候,奥巴马的承诺是解决300万的就业岗位。

 

众议院通过新经济刺激方案时,其中一项附加条款规定,除特例外,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刺激方案资金支持必须使用美国产钢铁产品。参议院在支持“购买美国货”上可能比众议院“走得更远”。

假如说“先裁外国人”是为国民利益设想,“只买美国货”的呼声则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味道。

美国商会总裁多诺休表示,这种条款将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不仅无助于解决经济和失业问题,而且还将使美国丧失长久以来在全球自由和公平贸易市场的领导地位。

美国公司雇佣外国人的最重要考虑就是,可以付给他们更少的钱。与此同时,有些岗位是美国人不愿干或者干不了的,这也给了在美国的外国人以机会。因此,以当前的经济局势角度看,即使美国容纳外国人就业,也是自身利益的需求而非包容的心态。

虽然“购买美国货,裁外国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愤慨,但我始终认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贸易保护的。至少从短期的利益讲,这是符合美国人的基本利益的;而且美国原本就不是信仰者的天堂,也不是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为什么在企业发展的时候,都可以对员工像争夺宝贝一样奉若神明,在企业遭遇危机或者是面临重组的时候总是会首先采取裁员的手段,而且如果你是站在投资者与管理者的角度,肯定就希望把裁员作为新资本入主之后的第一把火。一个国家、一任政府也是一样。

 

就如在奥巴马上任之前本人的专题评论文章中所说的,奥巴马将坚定不移地站在美国和美国人的立场,并为美国人的利益最大化而服务的。奥巴马再讨人喜欢也是美国总统,代表的是美国人的利益,不因为其前辈来自非洲,就帮助非洲人从美国那边争取利益,更不会由于其在中国粉丝的绝对人数多,就损害美国并满足中国的利益。

总统是一个国家的CEO,假如不能保障本国的利益,让本国居民的利益最大化,何以得到民众的支持?这并非某些言论过激者所谓的“政客为了争取国民的支持”,而是一个领导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或者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为什么没有人去抱怨企业为了得到利益而降低成本、在市场有过热需求的时候抬高价钱,在市场需求过冷的需求的时候降价促销?却要去抱怨经济危机下的裁员与有选择的采购?

 

天冷的时候多穿衣,饿肚子的时候不过分地追求山珍海味,这是基本的道理。如果你只有一个馒头,一边是你的衣食父母,另一边是你在国际上的盟友,当你面临人伦与道义的选择,你将何去何从?

那么裁员是先裁哪些人呢?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还是自己的手足与心腹?

如果你有钱并一定要花钱买东西,是从朋友那里买还是从敌人那里买?

这类问题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的问题,答案也是很显然的。

 

其实美国人的排外情绪比上海人的排外情绪更加强烈,但遗憾的是,越是在一个地方受到排挤,在一个人的面前丢失颜面,某些人就越要削尖脑袋往人家怀里钻。

——这是知难而进的迎接挑战的精神,还是丧失基本尊严的可鄙行为?

既然美国可以把金融危机的罪责归结到无辜的国家与人民身上,在面临生存困境的时候,用剥夺工作机会的方式把外国人赶出去难道不是情理之中的选择吗?难道他们会像中国这样宁可自己挨恶都要张开宽广的怀抱,给外国难民“开粥厂”吗,宁可“打肿脸充胖子”也要维护自己友善的形象不受影响吗?

 

从另一角度而言,假如美国由于刺激经济方案所树立的敌对意识,刚好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绝佳的机会,通过“开国际化的粥厂”的方式,在世界村里赢得更高的声望,成为大家的楷模,应该也是一种收获了。

在外人看来,既然得到了形象和面子,你当然是要损失一些利益的:比如放开手脚聘用那些被裁员而丧失了饭碗,难以养家糊口的国际精英;或者放开国门欢迎国外商品在中国市场上跟山寨产品自由PK,甚至通过打压国产山寨产品而在实质上助外来产品以一臂之力;或者是趁便宜的时候出国旅游、考察、采购还洋洋自得于在外人面前财大气粗、扬眉吐气。

——这难道不是新的卖国逻辑吗?!

即使不是这一国际话题,不切实际地举办一场豪华婚礼都要勒紧裤带过一段时间苦日子,不自量力地请美眉吃一顿法失大餐或者日式料理都要在随后的一个月之内被迫清心寡欲的。

——当自己的钱不够花的时候,所借来的每一份钱都是要连本带息地还给人家的。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当然用在美国人身上就不太合适。

毕竟人家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跟我们的标准不同也是应该的。

 

虽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议案,但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给我们这些还在盲目崇拜国际主义的人;因为是地球村就可以对别人家随便地登堂入室甚至反客为主的人;有了新主子就忘记祖先的遗训,甚至反而成为列强们进行侵略的传教士与急先锋的洋奴们,好好地上一课。

——清醒一下吧!

 

贾春宝

2009年2月5日星期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3692.html

更多阅读

七伤拳拳谱 美联储的七伤拳,最受伤的是中国(3月21日)

关键词:美联储 倚天屠龙  法国重返北约  中国入世3月18日,美联储表示,未来6个月将购买至多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并将另购入至多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此前,美联储的放贷项目已使其资产规模从9000亿美元增加到1.8万亿美元

声明:《中国贸易保护主义 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是应该声讨还是应该尊重(2月5日)》为网友秋凉瑾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