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PK专家:恐龙灭绝之因是汶川地震之源



“5.12”汶川特大地震,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地震之后,探索地震的真正原因,防患于未然,是科学研究的必然,是人们的急需。

“恐龙灭绝之因是汶川地震之源”,看见这个题目,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反对。然而,恐龙灭绝的原因人类一致以来没有彻底搞清楚。因此,当我们终于彻底揭晓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一颗直径较大的小行星撞击所至,那么,6500万年前地球上同期出现的“十大巨变”及其四川盆地西部和云南省为什么处于地震带的现实问题,就随之迎刃而解。

四川盆地的基本地质特征是“刚性的四川盆地,碎裂的周边山脉。”其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四川盆地的盆地底部地质是刚性并深厚的?为什么刚性并深厚的四川盆地恰好有碎裂的周边山脉?因此,我们只有把整个系统的问题统一认识思考与研究分析之后,才会有可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砖家PK专家:恐龙灭绝之因是汶川地震之源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之际,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恰好同期发生的十大巨变是:恐龙灭绝、大陆漂移、火山爆发与冰川形成、广泛分布的沙漠、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中国四大盆地、生物大爆发、煤炭石油天然气、海洋含盐、地球公转轨道变化和地极磁场变换。

当一颗上千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发生后,随之而来,那时一体化的,地球表面有上百米高度的广密森林的整体古大陆,才能导致“十大巨变”同期形成的可能。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动态过程有七:一是闯入地球轨道后进入地球大气层。二是与地球大气层摩擦发生剧烈火光并发热。三是接近地球陆地表面时因高速运行与摩擦导致小行星前部压力大、尾部压力小,进而产生爆炸。四是爆炸的碎片分别撞击地表。五是于撞击点形成撞击坑,坑边构成环行山,撞击的碎裂物质抛撒于周边地域。六是撞击坑内形成反弹山脉。七是小行星在大气层中摩擦掉的大量粉尘降落地表,最终将古地表上的植物覆盖并形成沙漠或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的地质特征有六:一是盆地是典型的圆型,具有撞击坑的最基本特征。二是盆地周边群山环抱,尽管西高东低,但是与整个西部高原属于一个整体结构。三是盆地底部地质属于刚性并有地曼物质喷发而成的火成岩山脉(比如盆地中部的龙泉山山脉、哥乐山山脉)。四是西北部至西南部位的群山,属于粉碎性山体,是典型撞击爆炸残余物抛撒堆积,撞击应力释放之际的剧烈地质活动,促使地表隆起而形成山脉。五是盆地西部的横断山山脉,具有明显的地质大拐弯,显然是某种强大的地质力量推动了东部原来的整体山系产生横向位移的结果,不仅是与形成盆地的能量相统一的,并且是斜向的着陆撞击,是横断山脉产生大拐弯的真正动力原因。无论撞击还是弯曲,因为能量巨变形状巨变是物理学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六是盆地西部及西北部地区处于地质结构性断裂带上,进而是地震多发区。这个地质断裂带导致的地震多发区域,是撞击能量对周边地质产生的构造性永久断裂及其地质持续变化伴随的应力释放机制。

因此,以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来认识与研究分析6500万年前的地球综合性巨变,我们不难看出恐龙在地球上的灭绝,是6500万年前那颗直径上千公里的小行星(天体)对地球的撞击性灾难后果的其中之一;今天的汶川地震,其根本原因是那个灾难性撞击后果的历史性遗留机制的局部小幅度反复出现。因此,在地质断裂带上的地震常发区域建设城镇,是现代人类必须系统性科学面对的紧迫性问题。众多生命的代价和血的教训提醒我们,如何回避天然的区域性地质风险,进而建设更加平安的家园,是我们今天需要实事求是地面对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742.html

更多阅读

恐龙灭绝之谜3恐龙灭绝的假说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灭绝有许多的版本1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这些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些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2自相残杀说气候发生变化,植物大量死亡,从而使以植物为生的食草龙渐渐死亡

组图: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已成演员几乎不上学

1/5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英勇救人的小英雄林浩,如今已经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了。成名后,林浩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导演向他抛出橄榄枝,他短短几年拍了多部影视剧。林浩自称“尽量不耽误学习”,但记者从《满山打鬼子》的导演徐耿

汶川地震前兆之谜!(图) 汶川地震前兆有哪些

PS-100“HRT”波接收站网结构示意图“5·12”汶川地震至今已有八个多月,灾区也在平静之中迎来了震后第一个春节。但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退休研究员钱复业和赵玉林的内心,或许依然难以平静。就在春节之前,这对夫妇和20多位同行在2009

声明:《砖家PK专家:恐龙灭绝之因是汶川地震之源》为网友凉笙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